10.济南的冬天
授课日期:年月日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 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 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文章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2. 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相结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文字词(分发,不然教学进度来不及)(按其在课文中出现的顺序)(板书出字词)
济南jǐ:地名。jì周济
奇迹(jì):亦作“ 奇跡 ”。亦作“ 奇蹟 ”。不平凡的事情。
伦敦(dūn ):地名
响晴:(天空)晴朗无云。
响亮:这里指天气晴朗、燥热。
温晴:温和晴朗。
设若:假若。假如
安适:安静而舒适。
圈:quān圆圈;juàn猪圈;
暖和:nuǎn huo:温暖。谓不冷也不太热。
着落:(zhuó)事情有归宿、有结果
慈善:对人关怀、富有同情心。。
发髻(jì):在头顶或脑后挽束起来的头发。两鬓(bìn)
看(kān)护妇:女护士
镶(xiāng)边:镶: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内或围住另一物体的边缘。秀气:文雅,不粗俗。
狭窄:(xiá)指狭小;宽度小
宽敞:(chǎng)宽敞:宽阔,宽大。本课例句:“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宽阔:宽广空旷。
水墨画:中国画中纯用水墨画的画。
水藻(zǎo):生长在水里的藻类植物。
贮蓄:储存积蓄。 zhù
澄清:(chéng)清澈明亮。dèng 让液体里的杂质沉下去:~清。~沙。~泥浆。
空灵:清净透明。
课文朗读:
课文导语:
参考冬天的诗句: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唐)岑参cénsēn《白雪歌》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唐)柳宗元《江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隆冬到来时,百花即已绝。(陈毅:《梅》)
是啊,一提起冬天,我们脑子里浮现的恰是北风怒号、白雪皑皑、万木萧条的画面。但济南的冬天却是与众不同的,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更是别有情趣,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都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那么济南的冬天到底有什么特别的美感呢?作者又是怎样来表现这种美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追随老舍先生的足迹,到济南去感受一下济南冬天特有的温馨吧。(板书课题)
常识(分发)
qq闪照怎么弄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8月老舍被林彪、江青及反革命集团摧残迫害,不幸逝世,终年67岁。
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这是一首旧时代的葬歌)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
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彩和浓厚的生活
情趣。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老舍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和青岛大学任教七年,对山东产生了深厚感情,他称山东为'第二故乡'。这时期他生活比较愉快,在创作上也是丰收期。由此可见,山东七年多的时间,在老舍的一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约写于1930—1931年间,是作者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的。
相关知识:
[北京娱乐信报2003年6月23日] (十大文化偶像出炉)时间:6月6日—6月20日。参加人数:14万多人。一直以来争议很大的“二十世纪文化偶像评选活动”于6月20日正式揭晓,十大获选偶像名单出炉,老舍以25220票位居第五。一个广泛流传的故事说的是,如果老舍不是自投太平湖自尽,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就将授予他。作为一名满族作家,老舍狂热地迷恋单弦、大鼓这些俗文化,他的小说深刻地反映了老北京市民阶层的喜怒哀乐,话剧《茶馆》更是戏剧史上的一块丰碑。
中国的军校关于济南的山和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j
uān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米。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bō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gào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课内问题--串讲:(含语言分析)(板书出题目)
1、《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2、济南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济南冬天的“温晴”。
3、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
调对比,烘托形象
蛋挞的做法
以北京冬天朔风怒号、天寒地冻的肃杀衬托济南冬天的“暖”。(以寒衬暖)
以伦敦灰雾惨淡的阴郁衬托济南冬天的“明”。(以暗衬明)
教育大省以热带地区烈日高照的可怕衬托济南冬天的“温”。(以热衬温)
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突出济南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4、请分析作者顺着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
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
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先写绿萍、再写水藻、垂柳、构成一副空灵水晶图。
▲朗读第2自然段,想想,文章怎样转入写阳光朗照下的山景。
用过渡句“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转到写冬天的山。第二段: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舒适(小摇篮),(小城、小山、人们)
第三段: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美秀气(看护妇、镶银边、穿花衣、害羞) ;按照空间顺序,从山上、山尖至山坡、山腰,有层次地写出秀美的山景。
第四段:城外远山——素淡雅致(小水墨画) ;第三段是近看,第四段是远望。
第三段讲解
(1)全段的中心句是: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就是……(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矮松山尖草阳光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文中的彩词用得好,如: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
nba中锋(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以动写静,写出动人的形态。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a、好像日本的看护妇。——比喻
b、哪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把薄雪比喻成害羞的少女,写出雪的情态。
c、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拟人
第四段讲解: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
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和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第五段讲解:
文明礼貌儿歌
1、作者又是怎样描述济南冬天的水的?
(l)水的绿:作者描写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的绿,衬托出水清澈透明。由水的绿联想到绿的精神,联想到春意盎然的生机。(2)水的清、亮:作者描写澄清的河水,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提问:这段文字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1)拟人:“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全拿出来了。”“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突出水的清净透明的特征。
(2)比喻:“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突出水的清亮的特征。
3、第3小节和第5小节写景顺序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3小节和第5小节在抒发感情和修辞运用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
写山景:自上而下的顺序,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写水:自下而上的顺序,水面上、空中、半空中、天上。
都是对冬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都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
课文最后一段
文章标题是“济南的冬天”,结句是“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为何“济
南”与“冬天”位置互换?——采用(4)
(1)《济南的冬天》因“冬天”为中心词,见此马上会生冬天之感:朔风扑面,大雪纷飞,厚雪冰棱,无一不透出一股袭人的寒气。可读过全文,响晴取代了暗晦,阴冷被煦暖替换,作者结句为“冬天的济南”,把中心词换成了“济南”,则突出了济南的冬天特有的韵致,使读者经历了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