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内容
十三、中秋咏月诗词三首第 1 学时
学习目标
1、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2、让学生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企业徽标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学习重难点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导  学  过  程
自主空间
一、课前先学:
(一) 朗读课文三遍,注意下列字词
5、 给加点字注音。
(      )鸦  宫(      )  不(      )寒
(      )户  (    )娟  天(      )
6、 理解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把酒问青天:              乘风归去:
不胜寒:                  何事在人间:
天涯海角
(二)填空
3、王建,字              精益眼镜代诗人
路遥文学4、        ,字子瞻,号                (朝代)文学家。“子由”是其弟      ,他们的父亲是        ,父子三人合称“        ”。
5、          助理经济师,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以              一诗成名。
(三)思考:本课中共出现了几种诗词形式?每篇作品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质疑:诵读课文,你发现了哪些有价值的问题?(疑为学之始:做学问,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二、课堂探究:
(一)交流预习(分工合作,小组展示)
英语短语(二)整体把握
1、《十五夜望月》一诗中最后一句句末用的是问号,你认为用句号好不好?为什么?
2、通过阅读《水调歌头》一词,你是否认为苏轼陷入了消极悲观的情绪之中?为什么?
3、《我的思念是圆的》一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三)精点探究
1、《十五夜望月》中的一个“落”字尽显诗家炼字功夫,堪称全诗诗眼。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个字的理解?(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语言特等方面加以赏析)
2、联系全词写作背景,说说你对“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理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
3、为什么说“思念是圆的”?
(四)你来赏析
请出三首诗词中你最喜欢的字词或句子,用正楷字写下来并作赏析。
原文:
赏析:
三、达标检测:
(一)默写积累
1、                    ,不知秋思落谁家?
2、但愿人长久,                     
3、思念亲人的人/                /谁能把月饼咽下?
4、请写出本课以外的咏月诗词名句(连续的两句):
(二)课文阅读 再读《水调歌头》,完成下面问题。
1、词前小序往往交待写作缘起,暗示写作目的,请问《水调歌头》词前小序中的“兼怀子由”,这个“兼”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2、依据课文,对下列加点字词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欢饮达(早晨)          B、高处不寒(承受)
C、愿人长久(但是,表转折)D、千里共婵娟(即嫦娥,借指月光)
3、看全词,上片问天:“              ”,下片问月:“           
”。作者问天,问月,实际是问“人生”,结果大诗人探得的人生哲理是“                            精于勤荒于嬉          ”虽然月圆人难“圆”,但是豁达的诗人还是祝愿道:“                   
”。
(三)拓展延伸  课外收集、摘抄咏月的古诗词名句,小组同学合作办一期手抄报。(大家比比看:哪一组做得最好!)
学习反思:
知识链接:
(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生平际遇及写作背景,有助你更好理解作品内涵)
苏轼因乌台诗案倍受折磨,被贬黄州。此词时,作者41岁,除政治不得意外, 苏轼兄弟情谊深厚,他与苏辙在颍州分别后已有六年不见了。时值中秋,苏轼赋词怀之。
王建,字仲初,许州人,唐代宗大历十年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 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
艾青,现代诗人,这首诗写于1983年9月21日,是艾青晚期的作品,由于经历太多的飘零磨难,“”结束后,原本在艾青心中比较淡漠的亲情变得浓郁起来,他想到了心灵相通的挚友,骨肉亲人不在身边,有的已离世,而自己仍活着,心头渗入更深重的孤独和凄惨之情,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诗人写了这首诗。
(二)王美春::《美的永恒——漫话古代咏月诗》
月亮,多么美丽迷人的字眼!古今中外,人们无不爱月、赏月、咏月。中国诗歌史上究竟有多少咏月诗作,如同“明月几时有”一般令人难以作答。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那便是自古咏月诗人多,咏月诗更多。“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诗经•齐风•鸡鸣》),“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均见《诗经•陈风•月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咏月诗句。
从咏月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月亮有不少的别名、代称。最常见的有——月子:“月子纤纤云里见,吴江不尽莫湖来”(宋•汪元量:《湖州歌》);月牙:“别家六见月牙新,万里风霜老病身”(金•张澄:《和林秋日感怀寄张丈御史》) ;月魄:“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唐•高适:《塞下曲》);月轮:“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唐•王昌龄:《春宫怨》);月桂:“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南朝•陈•张正见:《薄帷鉴明月》);桂魄:“不知桂魄今何在?应在吾家紫石屏”(宋•欧阳修:《中秋不见月问客》),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