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考研先锋文学(小说)考点总结
先锋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所影响的一种小说文学创作思潮。先锋小说强调的不是写什么,而是如何写,与传统小说关注叙事的真实性不同,先锋小说关注的是叙述行为本身。他们强调讲述或虚构的功能,也就是作者的叙述行为。先锋小说试图寻一种摆脱意识形态权力话语控制的叙述途径,使小说真正成为一种主体叙事,将文学拉向了自由主体意识,进而指向了包括梦幻、死亡、暴力、性等内容的个人潜意识。
代表作家作品有马原的《拉萨河女神》《当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洪峰的《极低之侧》;格非《迷舟》《褐鸟》;苏童《平静如水》《我的帝王生涯》;孙甘露《访问梦境》;余华《现实一种》《鲜血梅花》《古典爱情》等等。
吃苹果最佳时间
(1)先锋小说的特征一是在文化上表现为对旧有意义模式的反叛与消解作家的创作已不再具有明确的主题指向和社会责任感;二是在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三是在文本特征上体现为叙述游戏,更加平面化,结构上更为散乱、破碎,文本意义的消解也导致了文本深度模式的消失,人物趋于符号化,性格没有深度,放弃象征等意义模式,通常使用戏
谑、反讽等写作策略。
(2)先锋小说的意义先锋小说在思想文化、文学观念和手法上将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资源植入中国当代文学的土壤。给本土的文学带来新鲜血液丰富了文学的彩,激发了文学的创造活力,在激进的反抗姿态里透露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先锋小说所引起的文学叙述革命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反叛,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思想文化背景。在这种意义上,先锋小说的形式实验不仅表现为形式本身而是时代精神的某种象征。这些小说实验在观念和方法上对后来的写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小说叙述方式和语言形式的大胆探索为中国当代小说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3)先锋小说的局限性先锋小说对后来的小说创作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将“叙述”和“语言”视为小说写作活动的全部意义显然过于偏颇,它对意义的放逐也使自身丧失了广泛的交流基础,从它的历史发展来看,这都是导致其渐趋衰落的重要原因。再比如先锋小说的发展过程中对形式的极端强调,造成空洞感和虚无感,而引起人们的深入审视。有人称之为一批不能结出果实的花朵,因为某种价值的成就转化为价值观的虚无,拒绝原有的价值体系后便成为一片精神的荒原。有论者对此提出更深层次的思考,由此而产生过对于这批西方现代主义影响的中国探索小说是否是真正的现代派亦或是伪现代派的争论。
一块钱也能创业>感冒能喝茶吗
知识补充,先锋作家
1.马原小说特点a.在于他在小说中频频出现“马原"的形象并以此来拆除真实与虚构之间的界线,使得小说呈现出既非虚构亦非写实的状态。在《虚构》、《拉萨生活的三种时间》和《叠纸鹤的三种方法》之中,“马原”都成为了马原的叙述对象。“马原在此不仅担负着第一叙事人的角与职能,而且成了旁观者。”在《涂满古怪图案的墙壁》、《战争故事》和《西海的无帆船》等小说中,“马原”基至还被其所虚构的小说人物返身叙述,这样,似乎连“马原”也成了一个被虚构出来的形象。b.马原所叙述的故事往往是缺乏逻辑联系的互不相关的片断,这些片段只是靠了马原的叙述“强制性”地拼合在一个小说之中。《叠纸鹤的三种方法》由叙述者的叙述和叙述中的叙述人的叙述拼合而成,而小说中的众多的故事其实毫无关联,它们的唯一联系便是通过马原的手笔强行扭合在一起。另外《旧死》拼合了海云和曲晨的故事,《游神》拼合了契米、神秘的印度莎拉以及围绕着所谓的乾隆六十一年古钱币及其铸币钢模的故事。c.由于马原将小说的叙述过程与叙述方法视为其创作的最高目的,他的故事因此也丧失了传统小说故事所具备的意义,他更关心他的故事形式,更关心他如何处理这个故事,而不是想通过这个故事让人们得到故事以外的某种抽象观念。在马原的先锋小说中,叙述不仅是手段,更是目的。马原笔下的生生死死、是是非非,甚至
是西藏这样一片蕴含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神秘土地均未获得某种“意义”。
2.苏童小说英迪拉甘地中篇小说《1934年的逃亡》是苏童的成名作。《1934年的逃亡》是一篇家族史小说,它以凄艳哀伤的笔调叙述了陈姓家族史上惊心动魄的悲剧性衰败,叙述了畸形、疯狂和充满的性爱与不可捉摸的灾变、狂暴和死亡。在小说之中,生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沉重、脆弱而且无常,而由这一切所组成的家族历史又是极其晦暗与缭乱。小说讲述了陈姓家族的历史故事,但是作家却并无理性地审视历史进而索解历史之谜的主体意向,而是“力求将其未经选择和误读的原生态呈现出来”,小说的“历史背景与氛围以及所星现的主题意蕴也更为多义和不确定”,这样,历史仍然是浑茫和杂乱的。
秦风蒹葭3.余华小说最为明显的先锋性在于他的“冷漠叙述”。在他的大量作品中,余华总是近乎偏执地迷恋于对暴力、灾难尤其是死亡的叙述,无论是一九八六年》中的疯子对自己的慢条斯理的自戕,还是《古典爱情》中对于“人肉市场”的描写以及《往事与刑罚》、《死亡叙述》、《现实一种》中的“死亡叙述”,抑或是《活着》、《许三观记》、《在细雨中呼喊》中对爱情与亲情的描述,叙述语言都表现出近乎残酷的冷漠,叙述者的主体意向已降至感情的冰点。作为一种极端的后现代主义叙述方法,余华的冷漠叙述极好地实现了对于
历史(《一九八六年》)、时间(《往事与刑罚》)、理性(《河边的错误》)、爱情(《爱情故事》和伦理(《现实一种》、《世事如烟》的彻底颠覆。其次,余华小说的先锋性与颠覆性还明显地表现于他所惯常使用的文类性颠覆,即对旧有的文类实行颠覆性变革。余华的《鲜血梅花》可以视为对武侠小说的颠覆;《河边的错误》是对公案—侦探小说的颠覆;《一个地主的死》是对抗战小说的颠覆,而其《古典爱情》所颠覆的,显然是古老的才子佳人小说。由于已经程式化的旧有文类更多接纳和保留的是封建社会及其他历史时期倡化的价值观念与正统意识形态,因此余华小说文类颠覆的目的依然是价值观的颠覆。中篇小说《现实一种》较为典型地体现了余华小说的基本特点。小说所讲述的是兄弟仇杀的故事。山岗四岁的儿子皮皮无意间摔死了自已的堂弟即山峰的儿子,由此便引发了一场家庭内部的互相仇杀。先是弟弟山峰出于复仇踢死了侄子皮皮,接着哥哥山岗又杀死了弟弟山峰,最后山岗因杀人罪而被决。余华在叙述这家族令人惊心动魄的灾变与毁灭时所用的叙述语调却是惊人的冷漠与安详。在讲述这一悲剧时,叙述主体既无激愤,亦无悲悯,相反,却是用一种极其精细且略显调侃的语调来叙述一系列的死亡与杀戮,包括一医生对山岗尸体的肢解。《现实一种》以一种极端的叙述对伦理文化及人性本质实行了极端的颠覆,其先锋性是极为突出的。此外,80年代较有影响的先锋小说还有叶兆言的《枣树的故事》、《追月楼》,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等。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