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民族文化有它们种种的表现,其最大的标志,莫过于都有自己特别的节庆了。这些节庆中的各活动能充分反映一个民族的深厚文化,独特、浓烈的民族彩,也因此,当人们谈及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时候,节庆习俗便是一个最好的话题,而若要深入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如从认识、参与它的节庆活动开始,将是一个极佳的切入口。
实际上每一个民族不只有一个节日,而往往有若干个,甚至许许多多的节日,不过人们的注意力,一般只能集中在一个民族的最大的节庆上,例如,说到中国的民族节庆,我们自然要挑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
春节在中国延续已有数千年。但长期以来,“春节”之称是指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立春”。直到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下令全国改行阳历,随之,新年也应换在阳历元旦了。当时民国宣告成立日是1912年的1月1日,正好是阳历元旦。新年之禧在此时庆祝已来不及,民国政府便决定延后至1月15日予以补祝。
辛亥革命打倒封建统治,除旧布新,中国出现了新气象。然而农历新年毕竟已成全民皆庆的传统大节,坚固、深厚的风土习俗和民族文化,是难以改变,更不可能就此废去的。因此这一年的1月15日,虽然
举行了阳历新年之庆,但民众对此不热心,庆祝场面不热烈。相反,接着人们过的仍然是传统的农历新年,
并且以后直到已入新世纪的今天(期间还经历了一场“大破四旧”的文化大革命),农历新年之庆,仍是年年不息、年年强劲,可见这一节日和它所基于的民族文化的根深蒂固了。
由于新出现了一个阳历元旦,为示区别,自民国以后,农历新年就移用了节气中的“春节”之称。新年和春天结合在一起,实在是很美好的,“春节”从此相沿习用,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节之名,这在世界上都是尽人皆知的。
春节在现今按国定假日是三天,如补上前后两个周末,一般有七天的度假时间。现在通常说的“欢度春节”,大致也就落在这个时段。但在往年,“过年”的时间要长得多。实际上从农历12月23日起就进入“过年”了,一直要延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始告终,还形成了一套固定程式。qq网名情侣
橘逾淮为枳以下,来看看我们所在的上海城旧时是如何“过年”的,在这一段时间中有些什么精彩的活动,从中也能大致看到我们民族欢度这一大节的一般习俗。
农历腊月廿四,即十二月廿四
日,为“灶神”上天奏事之日,故廿
三之夜,家家户户要“送灶”、“祭灶”,
庆新年由此拉开序幕。是夜每户或祀灶神于堂,更多的是在贴着灶神像的厨房灶头上,供酒、果,
还必供荸荠、茨菰。当然好鱼、好肉是必不可少的,有竹枝词这么说:“名利亨通少是非,全叼神佑默相依。今朝酌献无他物,鱼买新鲜肉买肥。”
灶神上天是要向玉帝汇报一年中人间的好坏、人之过失,为避免他言之过分,故“送灶”时人们还供上用饴糖所做的糖元宝等,据说为让他吃了粘上牙齿,说话不清,以至可少说、不说人间坏话。
“送灶”时各家要点上香烛,是夜,屋内香烟缭绕,各供品耀眼,过新年的气氛一下子到来了。伯明翰大学怎么样
腊月廿五,是诸神下界之日。按传统,各家各户里里外外掸尘扫除,清除一年的积灰,清理平时乱堆的杂物等。此举颇为认真,用现在的话来说,称得上是一次积极的、有规有模的众性卫生运动了。经这一天的工作,每家每户龌龊大去,用品比前井然,里里外外展露出清新之貌,是像一个换年的样子了。
也就从此日起,家家户户开始忙着过年的各方面的紧张张罗。首先是要购买、备足新年所用的各食品。每户还必磨粉,为包汤圆,有些家庭又抟粉自制年糕。前者是取“团团圆圆”之意,后者吃了可“高高兴兴”、“年年高”。其次是准备新衣、新帽、新鞋。此事实际早就在操办,只是最后几天还得补充不足。人们一般也许一年中都穿旧物,但在新年中是一定要翻翻“行头”的;再次是开始买春联、买年画、买“门神”,以张贴于门上户首、楼上楼下。这一时期,为供应大众所需,市上售卖这些东西的品种很为丰富。
各家也是各取所需,如买春联,店家多选“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财”,一般住家则多选“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园”等。
这一时期也是店家在年中最忙碌的时候,一方面逢生意红火、销售最旺之季,另一方面,年尾正是各家清理一年来往帐目,向欠户索取积欠之期。于是各家派出专人办理此事,城中便出现了一支颇有规模的“讨帐”队伍:“帐条布袋手中携,行过街东到巷西。踏进重门忙叫应,先生该欠要归齐。”还帐有很爽快的,但更有许多出于各种原因而不能按期还帐者。讨帐者身负重任,穷追不舍,往往是日夜行动,夜间不顾五更之寒
台湾民间的春节,起源于祖国大
陆,尤其是讲闽南话的台湾人,
白菜面过年方式与闽南地区更为相近。
台湾人过年活动从农历12月16
手机页面日的“尾牙”开始。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祭拜土地公,特别是生意人,为祈求新年发财,辄以牲体、金纸祭祀,并以祭品分享同仁犒赏员工,此叫“食尾牙”。“食尾牙”时,将要解聘的员工,雇主以鸡头相向,表示明年请另谋高就。因此,台湾有谚语:“吃尾牙面忧忧,吃头牙抚嘴须”。意为尾牙
餐事关工作去留。
农历24日是老百姓送神升天的日子,与闽南的腊月23日送灶神一样。祭品中必须有“甜圆仔”(汤圆),粘在灶口,让灶神“好话传上天,坏话去一边”。这一天,还要大扫除,将家中一切“晦气”扫除掉,好迎新年。
除夕,台湾叫作“二九暝”、“三十暝”,依农历十二月的大小而别。“暝”即岁暮之意。天未晚之前,家家准备供品,像甜桔、甜米果(年糕)、“春饭”、“压岁钱”等。“春饭”就是在盛得尖尖的米饭上插上剪纸
的春字。因为闽南话“春”与“剩”谐音,意为“岁岁有余粮,年年食不尽”。此外,还在大门后面,竖放两根连须带叶的甘蔗,叫“长年蔗”,取又长又甜,以“坚定家运吉利”之意。吃年夜饭“围炉”时,八仙桌下安放新炭炉和一把新葵扇,扇上和炉上贴有红纸书写的“春”和“福”字。围炉时要说吉利话,如“吃红枣,年年好!”、“吃年饭,年年赚!”等,桌上一定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围炉”时的蔬菜也不用刀切碎,洗净后连根煮熟,吃时也不咬断,而是从头到尾,慢慢地吃进肚里,以祝父母长寿。
汉中旅游年夜饭过后便是守岁。在台湾,“守岁”也叫“长寿夜”,象征晚辈祝愿父母长寿。“交时”(半夜12点)一过,进入初一,人们就集合老少,用红白米糕来敬祀神明,祭拜公妈(即祖公祖婆),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