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名山,经过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泰山文化,寄托了“国泰民安”的民族意愿,承载了贵和尚中的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泰山文化与黄河、长江一样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同时也有着丰富厚重的文化内涵。
在泰山文化形成的过程中,无论是帝王巡守,还是封禅、祭祀,都把泰山与社稷苍生联系在一起,希冀和祈求的都是江山永固、国泰民安等。即使是民间信仰的泰山府君和碧霞元君,也是出于其“护国庇民”。“泰”字之本义,即有大、强、之意。只有国家强大,才有人民的安康乐业。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和合共生”的基本精神,强调“贵和尚中”即《礼记·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泰山文化中的“和合共生"大致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天人合一,二是和谐包容。
以“功成受命”“易姓告代”为标识的泰山封禅已经是天人合一的体现,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
“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其中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肤寸成云,霖雨天下”。即所谓“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雨,遍乎天下者,唯泰山云尔"。泰山的祈雨活动,在天人合一方面是“天心感召”,在官员方面是“遵旨虔祈”,由于与百姓的愿望契合,所以出现“人心为之”等景象。
泰山文化中的和谐包容,本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这种“和合”,既包括了“君臣父子亲戚朋友之合”,也包括了齐、鲁文化之合以及泰山儒释道文化之合。泰山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渊源之区,儒学一向兴盛,同时,泰山是道教的孕育之地,泰山的佛教虽然处于从属地位,但普照寺、竹林寺、灵岩寺等佛教寺庙同样得到发展,香火繁盛。
泰山文化中和谐包容的起源,也与李斯《谏逐客书》中的名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有关。“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康熙御定《日讲书经解义》卷五《说命上》就称;“古人云,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高,沧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人主不遣葑菲刍荛之言,故能成其圣。”这已经将泰山文化中的包容精神上升到了治理国家的高度。
fun可数吗
“国泰民安”“和合共生”,这种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贯穿于中国人的历史创造之中,赋予中
国人与时俱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魄,促使国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百姓安康和民族复兴而不断创造历史伟业。
实习学校(摘编自陈锋《尊崇·社稷·苍生:泰山文化的形成与精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泰山文化,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与黄河、长江文化同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B.泰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国泰民安,它既体现在帝王巡守、封禅、祭祀之中,也体现在民间信仰上。
C.泰山文化主要由“国泰民安”与“和合共生”构成,而从泰山文化的形成来看,“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
D.泰山文化中的“和合”源于传统文化,既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包容,也包括了不同文化的融合。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述泰山文化的两大精髓,整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B.文章引用《日讲书经解义》卷五中的语句,意在论证“和谐包容”的泰山文化的内涵已有提升。
C.文章在论述“和合共生”的泰山文化的内涵时,先论述“天人合一”,再论述“和谐包容”。
D.文章运用引证、例证、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论述了泰山文化的人文理念和价值取向。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简历表格免费下载A.“中华泰山,天下泰安”的泰山宣传语,其内涵与“国泰民安”的泰山文化精髓一致。
B.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诗句,契合了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
C.泰山祈雨活动源于泰山神“灵显昭著,佑庇万民”,体现了泰山文化和谐包容的内涵。
偷吃人参果读后感D.“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本意在于赞美泰山文化,显示泰山文化的博大精深。
1.C
2021母亲节2.D
3.A
【解析】
【分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错误。结合文本内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共生”,与国泰民安一起成为泰山文化的一体二翼”分析可知,“‘国泰民安’是主体部分”于原文无据。故选C。
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
普拉提是什么运动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对比、比喻等论证方法”错误。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中没有对比及比喻论证。故选D。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B项,“契合了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理念”错误。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与“泰山文化中和合共生的理念不符”。C项,“体现了泰山文化和谐包容的内涵”错误。结合文本内容“天人合一还在于泰山神的‘灵显昭著,佑庇万民’”分析可知,体现的应是“天人合一”的内涵。D项,“意在赞美泰山文化”错,原文是“本意在于虚怀若谷,广纳天下之才,容事容人”。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
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出符合题干的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