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的风俗作文500字
柒加尚品山东省邹城市原名邹县。邹城市既孕育了中国的“至圣”,又孕育了中国的“亚圣”两位“文圣”,成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素有“孔孟圣地,邹鲁秀灵”,“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的美誉。邹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文化灿烂,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又是新兴的能源工业城市。下面介绍邹城的风俗习惯。
春节的习俗主要有:
子时(零点)一到,首先要上香摆供(有的地方还要将供品即鸡、鱼、大肉、油炸食品之类放到笼里在锅上蒸一会儿,冒着热气儿端上来),祀神、祭祖,家家户户竟相燃放鞭炮,称为“发纸”。从此时一直到黎明,鞭炮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随后开始“拜年”。先是在自家拜年,按辈份、长幼依次向长辈、年长者拜年。如一家有祖孙三代,孙子(女)先要给爷爷、奶奶拜年,然后给爸爸、妈妈拜年。受拜者发给晚辈“代岁钱”,也称“压岁钱”。接着,全家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食用好酒好菜,吃团圆饺子,俗称“包子”、“扁食”。饺子一般都是素馅的,取“素静”之意。吃过年夜饭,除留长辈在家以照应前来拜年的,其他人等都穿着一身新衣服出去拜年。男女各聚,由大带小,先从本门本族拜起,依次到近邻、街坊以及平日有来
往的。旧时拜年兴磕头,现时农村对长辈、本门近族也有磕头的,一般关系只是坐坐,问“过年好”、“过整年(或长年)了没有”,或相互拱手“见面发财”,礼到为止。大年初二,青年男子要偕妻子儿女去岳父母家送礼拜年。此外,大年初一早晨(太阳没出来)不能从井中汲水,不能打扫庭院和室内(白天即使扫也要从门口往里扫,且垃圾不能往外倒),吃过饭的碗筷不洗,洗脸水须待太阳出来后才能泼掉。这些习俗现多已不从了。
元宵节
2017端午节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俗称“小年”,过了这天,“年”才算真正过完。城市居民吃元宵,乡村居民仍以吃水饺为主。白天,城乡组织玩狮子、高跷、龙舞、旱船、蛾子等娱乐活动,花花绿绿,锣鼓喧天,好不热闹。晚上,家家祭祖先(有的地方叫“送老的”,即把除夕从祖墓请来的祖先再送回去,也有大年初三晚就把“老的”送走的),燃面灯,男女老少出门沿街观赏游乐,谓之观点,故元宵节又叫“灯节”。儿童们则竟相比灯(农村大多是用萝卜挖制的,中间掏空,安上灯芯,倒点菜油;有的在外皮还刻划出各种图形),或燃放礼花筋、地老鼠、钻天鸣(俗称“气火”)等。入睡前,老年人要挑灯照遍住宅内外,意为“不生虫豸”。近年来,城区及矿区举办元宵灯会和焰火晚会,从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全城火树银
花,天空五彩缤纷,热闹非凡。 次日,即正月十六日,民间还有出嫁闺女回娘家和“走百病”的习俗。农谚说:“正月十六好日子,家家户户叫„妮子”(接女儿)。“走百病”(意消除百病)原在正月十五日,清末演变为十六日。是日为孟庙一年一度的庙会,男男女女穿红戴绿,熙熙攘攘地到孟庙赶会,百姓称之为“走百病”。人们不约而同地都往康熙御碑亭内碑座下的缝隙里投掷几枚硬币,意在祈求全年幸福。更有趣的是,都要亲自用手摸摸驮碑的石雕怪兽(名为“赑屃”)的脑袋和屁股,还都约定成俗地说:“十六摸摸乌龟头,全年高兴不发愁”;“十六摸摸乌龟腚,全年消灾不生病”,以至这碑座的头和屁股被人们摸得越来越光滑了。
二月二
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一是自此万物(百虫)复苏,适宜耕作;二是说龙施雨水,祈求五谷丰登。民间传统习俗,这一天太阳没出来,一是要炒“料豆”(即黄豆,俗称“蝎子爪”),并有咸、甜之分;二是要“围仓囤”,用簸箕盛上草木灰,在院中、大门口、场院内撒画几个(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同心圆圈(或囤梯),并在圆心处挖一小坑埋入五谷(有地方意为希望粮食满囤,有地方意为看卸载ie
什么种籽先生根发芽,则预兆此年收什么庄稼);三是“撒青灰”,将草木灰撒于房院各个角落,并且边撒边念叨“二月二,撒青灰,蝎子、蚰蜒死成堆”;四是要煎鱼吃,寓意“熏虫”。这天,还是邹城市传统的峄山古会,有媳妇娶进家几年没生孩子的,其婆母到峄山去“拴娃娃”。另外,二月二这天,太阳没出来之前不能从井中打水,怕“惹怒井龙王”;不动针,怕刺伤“龙眼”;妇女不在屋内梳头,更不准用长绳,免得屋上掉蛇(俗称“长虫”)、蝎子、蚰蜒等。
基督教见证
清明节
清明,是农历一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相传冬至后第105天为寒食节,古代禁火3日,民皆冷食,以纪念自焚于緜上山中的先贤介子推。寒食次日为清明。是时,天气转暖,草木萌动,万物欣欣向荣,是旅游的好日子(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同时又是扫墓添坟的日子,所以民间又称“鬼节”。出嫁的闺女这天要回娘家给死去的“老的”(父母亲)上坟烧纸( 民间叫“送钱”),儿女要给坟墓加添新土。插柳、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主要活动。少年儿童则竟相编柳帽、拧柳笛,并将柳条编成圈套在狗颈上。建国后,清明节除民间原有的节日活动,又增添了祭扫烈士陵墓开展各类文体活动等内容。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五”、“端阳”、“重午”。相传是纪念战国时期投汨罗江而死的楚国大诗人屈原的节日。当日,家家门旁插上艾条(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或插(放)之于床头(或席下)上,以障瘟毒,避邪恶。传统习惯于早晨吃粽子、鸡蛋。鸡蛋象征龙蛋,吃鸡蛋是人们对曾经伤害过屈原尸体的龙的一种惩罚,是城乡一直沿续至今的普遍的习俗。
六月初一
农历六月初一俗称“过半年”。邹东山区百姓吃用新麦面包的水饺;邹西平原众则用新麦面蒸馍馍(馒头),并先要上供敬天。旧时,百姓家有儿童在春季出天花、生麻疹,有在大门上悬挂红(或绿)布条以示隔离的习俗,并在这天将布条送往庙里,俗称“送红子”。过去,为预防天花病,孩子小时都要种牛痘,俗称“点花花”。一般在幼儿的左臂上种一至三个或十字型、或井字型的牛痘,“发”后成“疮疙疤”,孩子的外祖母、姑、姨等亲戚,一般要在麦收前后来送烧饼、馓子、油条之类食品,还要给买一块6尺泽鲜艳的布料,称之为“红子”,俗称“掉疙疤”,意在贺其痊愈。有的则在孩子的左衣袖上缝一红布条,防止别人
碰着所种牛痘;有的则撕半尺长的红布条挂在门槛上,称为“挂红子”,意在避邪气,一般要等到疤皮脱去以后再撤去“红子”。建国后,天花虽然逐渐绝迹了,但不少农村仍有“掉疙疤”的习俗。骊宫高处入青云
六月六一夫当关下一句
邹城市城乡居民对农历六月六这个节日较为重视。不仅有赶集割肉、包水饺的习惯,而且吃炒面更为普遍。这天早晨,将麦面上锅炒至黄熟(有的再用细箩过一遍),适量加入盐或糖,用沸水搅拌后食之,以防腹泻。这天如果是晴天,要将衣服拿出来晾晒,以防到雨季返潮、发霉、生虫。百姓中有“六月六,晒龙衣”的谚语,也称“晾箱”。有给小孩留“八岁毛”的,也在孩子八岁这年的是日剃掉,俗称“剃癞毛”。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俗称为“乞巧节”,又称“七巧节”、“七夕”。民间广为流传着“一年一度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的说法。晚上,未出嫁女子三五成地聚在一起,对着织女星穿针引线,谓之“乞巧”,意在乞求心灵手巧。有地方传说在葡萄架下可以听到牛郎织女的悄悄话,一些好奇的年轻女子喜欢在此晚亲身体验一下灵与不灵。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俗称“八月节”,又称“中秋节”或“仲秋节”,是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民间有“年过中秋月过半”之说。城乡居民利用此节探亲访友,家人团圆,所以此节又有“团圆节”之说。此节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月饼。中秋之夜,置办美酒佳肴于府院之中,一家人团聚同酌,称“圆月”、“赏月”,不少人家燃放鞭炮,以示过节。有的老年人沿袭旧俗对月设供,焚香叩拜,谓之“祭月”、“拜月老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