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沁园春·长沙》是⽑泽东1925年秋所作。长沙是⽑泽东⼈格形成的地⽅,长沙也是中国农村⾰命的发源地,是⽑泽东初期⾰命活动的中⼼。下⾯是分享的⽑泽东诗词:《沁园春·长沙》原⽂。欢迎阅读!
  《沁园春·长沙》
  现代:⽑泽东
  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头。
  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
  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意⽓,挥斥⽅遒。
  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浪遏飞⾈?
  【译⽂】
  在深秋⼀个秋⾼⽓爽的⽇⼦⾥,我独⾃伫⽴在橘⼦洲头,眺望着湘江碧⽔缓缓北流。
  看万千⼭峰全都变成了红⾊,⼀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样,江⽔清澈澄碧,⼀艘艘⼤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阔的天空⾥鹰在矫健有⼒地飞,鱼在清澈的⽔⾥轻快地游着,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由⾃在的⽣活。
垃圾箱打一成语  ⾯对着⽆边⽆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齐涌上⼼头)我要问:这苍茫⼤地的盛衰兴废,由谁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结伴来到这⾥游玩。在⼀起商讨国家⼤事,那⽆数不平凡的岁⽉⾄今还萦绕在我的⼼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家踌躇满志,意⽓奔放,正强劲有⼒。
  评论国家⼤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
  可曾记得,当年我们在那浪花⼤得可以阻⽌飞奔⽽来的船⾈的激流中⼀起游泳?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沁⽔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词牌。
  湘(xiāng)江:⼀名湘⽔,湖南省的河流,源出⼴西壮族⾃治区陵川县南的海洋⼭,长1752⾥,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洞庭湖。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腾讯qq号
  寒秋:就是深秋、晚秋。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橘⼦洲:地名,⼜名⽔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个狭长⼩岛,西⾯靠近岳麓⼭。南北长约11⾥,东西最宽处约⼀⾥。⽑泽东七律《答友⼈》中所谓长岛,指此。⾃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以上三句是说:在寒秋季节,独⽴在橘⼦洲头⽬送着湘江⽔汩汩北流。
  万⼭:指湘江西岸岳麓⼭和附近许多⼭峰。
  层林尽染:⼭上⼀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样。
  漫江:满江。漫:满,遍。
  舸(gě):⼤船。这⾥泛指船只。
  争流:争着⾏驶。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鹰在⼴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游。击,搏击。这⾥形容飞得矫健有⼒。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形容鱼游得轻快⾃由。
  万类霜天竞⾃由: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由地⽣活。万类:指⼀切⽣物。霜天:指深秋。
  怅寥廓(chàngliáokuò):⾯对⼴阔的宇宙惆怅感慨。怅:原意是失意,这⾥⽤来表达由深思⽽引发激昂慷慨的⼼绪。
  寥廓(liáokuò):⼴远空阔,这⾥⽤来描写宇宙之⼤。
  苍茫:旷远迷茫。
  主:主宰。
  沉浮: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喻事物盛衰、消长,这⾥指兴衰。由上⽂的俯看游鱼,
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这句问话在这⾥可以理解为:在这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到底应该由谁来主宰国家兴衰和⼈民祸福的命运呢?
  百侣:很多的伴侣。侣,这⾥指同学(也指战友)。
  峥嵘(zhēngróng)岁⽉稠:不平常的⽇⼦是很多的。峥嵘:⼭势⾼峻,这⾥是不平凡,不寻常的意思。稠:多。
  恰:适逢,正赶上。
与朱元思书  同学少年:⽑泽东于1913年⾄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师范学校。1918年⽑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风华正茂:风采才华正盛。
  书⽣:读书⼈,这⾥指青年学⽣。
  意⽓:意志和⽓概。
  挥斥⽅遒(qiú):挥斥,奔放。《庄⼦·⽥⼦⽅》:“挥斥⼋极”。郭象注:“挥斥,犹纵放也。”遒,强劲有⼒。⽅:正。挥斥⽅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
  指点江⼭,激扬⽂字:评论国家⼤事,⽤⽂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写出激浊扬清的⽂章。指点,评论。江⼭,指国家。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善良的。
  粪⼟当年万户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样。粪⼟,作动词⽤,视……如粪⼟。万户侯,汉代设置的⼀级侯爵,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此借指⼤军阀,⼤官僚。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中流:江⼼⽔深流急的地⽅。
  击⽔:作者⾃注:“击⽔: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涨,⼏死者数,⼀⼈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信⼈⽣⼆百年,会当⽔击三千⾥。”这⾥引⽤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祖逖因为国家政权倾覆,时刻怀着振兴光复的⼼志。元帝就让他担任奋威将军、豫州刺史,供给他⼀千⼈的军粮,三千匹布,但不给战⾐和兵器,让他⾃⾏招募⼠众。祖逖仍就率领随⾃⼰流亡的部属⼀百多家,渡过长江,到江⼼时他扣击船桨发誓说:“我祖逖不能平定中原并再次渡江回来的话,就像长江的⽔⼀去不返!”⾔辞激昂神⾊悲壮,众⼈都为他的誓⾔感慨赞叹。)这⾥指游泳。
  遏(è):阻⽌。
  沁园春·长沙押OU(IU)韵。韵脚为:秋、头、透、流、由、游、稠、遒、侯、否、⾈。
  【创作背景】
  《沁园春·长沙》是⽑泽东1925年秋所作。长沙是⽑泽东⼈格形成的地⽅,长沙也是中国农村⾰命的发源地,是⽑泽东初期⾰命活动的中⼼。1911年,⽑泽东来到湖南长沙第⼀师范。由于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与同学畅谈⼈⽣国事,⽑泽东更清晰地形成了⾃⼰的世界观。
  1917年,⽑泽东组织新民学会,抱着救国救民的理念。开展了早期的社会活动,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练,他接受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1920年,⽑泽东再度返回长沙,那时他已经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1922年,⽑泽东在安顺曾经组织过⼯⼈补习学校,同年⼜领导过长沙⼟⽊⼯⼈罢⼯,促进了湖南省总⼯会的成⽴,后来被通缉,在1925年⼜辗转回到湖南继续从事⾰命活动。这年春夏,他回乡养病时组织农*动,后⼜遭湘潭县团防局缉拿。8⽉28⽇,⽑泽东在韶⼭共产党组织和⼈民众的掩护下,摆脱了敌⼈的追捕,经长沙等地去⼴州主持农*动讲习所,在长沙,⽑泽东重游了学⽣时代常游的岳麓⼭、橘⼦洲等地。时值⽽⽴之年的他,站在橘⼦洲头,⽑泽东回忆⾃⼰的前半⽣,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求学⽣活和社
会活动,想起其间发⽣的⾟亥⾰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感慨之余,写下这⾸词,展现出作者的激情壮志和远⼤的理想和抱负。
  【鉴赏】
  历史⾓度
  在中国的诗,第⼀个⼤量描绘⾃然美,并把对⾃然美的描绘和对国家和⼈民的命运的关切结合起来的诗⼈是屈原。这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个优良传统。⽑泽东的诗词继承了这个优良传统。他善于把⾃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体,通过栩栩如⽣、呼之欲出的⾃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这⾸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命⽃争⽣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任的豪情壮志。
  特别是本词的最后三句,以设问结尾,巧妙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正像当年中流击⽔那样,勇敢地投⾝到⾰命的风浪中,激流勇进。
  美学⾓度
  从美学上讲,崇⾼美表现于外在⽅⾯,体现为⾼⼤、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分为两类:数学的崇⾼,如⾼⼭的体积;⼒学的崇⾼,如暴风⾬的⽓势。俄国⽂艺批评家车
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件事物较之与它相⽐的⼀切事物要巨⼤得多,那便是崇⾼。”孔⼦也把“⼤”与崇⾼联系起来,赞叹:“⼤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壮阔的崇⾼美,在⽑主席诗词中,以对⼭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秀的篇什之⼀。
  书法鉴赏
  此幅作品⼤约书写于1954年,是⽑泽东书法的代表作品,书家认为是⽑泽东诗词墨迹中最晚的作品,也是最成熟,的作品,也是我们所见墨迹中最后的丰碑。诗墨写在两页红界信笺上,共15⾏。⽑泽东笔势飞动,迅疾便捷,但字字独⽴,整篇冲和淡雅,疏朗流畅,字字珠⽟,起下承上,左顾右盼,尽得⾃然之美;脱尽剑拔弩张之势,却筋⾻健,艳美洒脱,结字⼩疏,字间多不连,但⽓脉通畅,墨润有余,瘠肥合宜,⽆奇⼤奇⼩之字,⽆奇轻奇重之笔,⽆倚斜取势之墨,如百侣少年,风华正茂,风度翩翩,慢步缓⾏于湘江之岸,却胸怀⼤志“指点江⼭,激扬⽂字”,字字润美,飞逸奇雄,骖鸾跨鹤,飘飘欲飞。此幅作品园笔兼⽤⽅笔,藏锋为主,兼施露锋,结体⽤笔潇洒古淡,极尽江左风流,囊括北碑筋⾻,精能疏淡,典雅悠然,处处含蓄,耐⼈寻味。布局疏密有致,有⾏⽆列,⾏间紧密,⼏与字间空⽩相当,结体⽤笔内柔外刚,“标拔志⽓,辅藻情灵”。全幅⼀百多字,笔试和墨⾊随着书情⽽变化,时⽽⾼昂,时⽽舒缓,使整幅书作⽓韵贯通⼜结构完美。
  景物描绘⾓度
  “看万⼭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七句从内容上看,写⼤⼭,树林,湘江,船只,鹰鱼等,既有⾃然物,也有动植物,品类齐全,充满⽣机。从写景的⾓度看,作者在视⾓⾓度上,有远近⾼低,从逻辑上,从点到⾯,由实到虚,从⾃然到⼈类。
  艺术⾓度
  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为诗,以数⾔⽽统万形,元⽓浑成,其浩⽆涯矣。”(《四溟诗话》)这⾸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主要内容
  上阕:“今⽇之游”描述的是⼈与⾃然的关系,描绘了湘江的秋景。
  下阕:“昔⽇之游”作者同⼀个激进的体发⽣的关系,追忆了同学时光,抒写了胸襟和抱负。
  思想层⾯
  崇⾼美表现于内在⽅⾯,则为伟⼤⾼尚⼼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中,就提出崇⾼是“伟⼤⼼灵的回声”。这⾸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解读】
  中国古典诗词⼤都悲秋。翻阅⽑主席诗词,觉得对秋天似乎情有独钟,⼤约是因为秋天寥廓、苍凉、⼤⽓,与战⼠的胸襟和英雄的⽓概较为吻合。⽑主席诗词的开卷之作,就是⼀⾸秋的赞歌,⾃由的赞歌,风华少年的赞歌。
  ⽑主席赞美的秋天,是⼀种“万类霜天竞⾃由”的秋天,“⼭”“林”“江”“舸”“鹰”“鱼”这⼤⾃然中的“万类”,均在这“霜天”中“竞⾃由”,逍遥⾃在,得其所哉。“虽万类之众多,独在⼈⽽最灵。”作为万物之灵的⼈呢?他们却没有⾃由!于是诗⼈为之“怅寥
廓”,在这“寥廓”的秋天,诗⼈的惆怅像秋天⼀样“寥廓”,⾯对⾃由的“万类”和不⾃由的⼈类,不禁像“天问”的屈原⼀样:问苍茫⼤地,谁主沉浮?
我的小屋  屈原“天问”时,等待“天”的回答。⽽诗⼈设问时,答案是了然于胸的,那就是:他们这些风华正茂的书⽣,将唤起民众来主宰沉浮。由于当时⾰命形势不甚明朗,所以诗⼈“怅寥廓”。
家庭寄语
  也许有⼈会觉得奇怪,⽑泽东诗词的开卷之作怎么没提国家和⼈民?其实,那“问苍茫⼤地”,不就是问我积贫积弱的中华⼤地吗?诗⼈因不能“竞⾃由”⽽为之“怅寥廓”的,不就是我那不⾃由的国家和⼈民吗?诗⼈爱国、忧国、报国的情结,与古往今来的志⼠仁⼈和历代慷慨悲歌的青少年诗⼈是⼀脉相承的,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了新的时代精神。
  再回到那些风华正茂的书⽣吧,他们是诗⼈的好友,是时代的弄潮⼉,他们“指点江⼭,激扬⽂字”,他们“到中流击⽔,浪遏飞⾈”,他们将为中华民族“竞⾃由”,为苍茫⼤地“主沉浮”!
  “粪⼟当年万户侯”,这⼀句是很有兴味的。历代青少年诗⼈,⼤多以“万户侯”为⽬标。爱国诗⼈陆游“当年万⾥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南宋杰出词⼈刘克庄醉后仍感叹“使李将军遇⾼皇帝,万户侯何⾜道哉!”诗⼈⽑泽东反其意⽽⽤之,表⽰与旧世界的彻底决裂。
  【赏析】
  万⼭红遍⼀派壮丽秋景
  从美学上讲,崇⾼美表现于外在⽅⾯,体现为⾼⼤、辽阔、巍峨、宏伟等壮丽景象。德国哲学家康德把崇⾼分为两类:数学的崇⾼,如⾼⼭的体积;⼒学的崇⾼,如暴风⾬的⽓势。俄国⽂艺批评家车尔尼雪夫斯基也说:“⼀件事物较之与它相⽐的⼀切事物要巨⼤得多,那便是崇⾼。”孔⼦也把“⼤”与崇⾼联系起来,赞叹:“⼤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唯尧则之。”这种巍峨、博⼤、壮阔的崇⾼美,在⽑主席诗词中,以对⼭川景物的描绘体现得最为鲜明。《沁园春长沙》就是其中秀的篇什之⼀。
  这⾸词上半阕着重写景。“独⽴寒秋,湘江北去,橘⼦洲头。”⼀开始,作者便把⾃⼰置于秋⽔长天的
⼴阔背景之中。同时也把读者带进了⼀个⾼远的深秋境界⾥。远看:“万⼭红遍,层林尽染。”作者不仅看到了眼前岳麓⼭的枫林,也可能联想到了北京⾹⼭的黄栌,和祖国⽆数⼭岳中由绿变红的乌柏、⽔杉、槭树、槲树、黄连⽊……那⼀重重⼭,⼀层层树,让⾃然之神彩笔⼀抹,晕染得⼀⽚嫣红,⽐⼆⽉笑放的春花还要艳丽,⽐六⽉飘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秋⽔澄澈,秋江碧波,脚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莹,如碧绿的翡翠,如透明的⽔晶。江⾯上,千帆竞发,百舸争渡,静中有动,⽣⽓勃勃。仰视,“鹰击长空”,万⾥⽆云的秋空,雄鹰奋振健⽻,⾃由飞翔。俯瞰,“鱼翔浅底”,因透明⽽清浅见底的江⾥,鱼摆动鳍尾,任意遨游。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幅⽴体的寥廓万⾥、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的岭南画派⼤家关⼭⽉浓墨重彩的彩墨⼭⽔图。不愧为“驱⼭⾛海置眼前”(李⽩《当涂赵炎少府粉图⼭⽔歌》),“咫尺应须论万⾥”(杜甫《戏题王宰画⼭⽔图歌》)的⼤⼿笔。它与作者的另⼀⾸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冰封,万⾥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风华正茂⼀段峥嵘岁⽉
  崇⾼美表现于内在⽅⾯,则为伟⼤⾼尚⼼灵的反映。古罗马的朗吉弩斯在《论崇⾼》⼀⽂中,就提出崇⾼是“伟⼤⼼灵的回声”。这⾸词的下半阕着重抒情,正是这种伟⼤⼼灵回声的抒发。这种抒发,⾸先是通过回忆引出的。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稠。”作者想起曾和当年的同学和朋友,在橘⼦洲⼀带散步,游泳,畅论天下⼤事的情景,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峥嵘岁⽉。
  这⾸词写于1925年深秋。⼤约是在⽑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命活动的中⼼⼴州时所写的。⽑泽东同志从1911⾄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作和从事⾰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了许多重⼤事件,如⾟亥⾰命、第⼀次世界⼤战、俄国⼗⽉⾰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变⾰。这样的岁⽉,如历史⼭中耸峙的⼀座⼜⼀座峥嵘的⾼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意⽓,挥斥⽅遒。”在这峥嵘岁⽉⾥,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风发,热情奔放。诗⼈巧妙地化⽤了《庄⼦·⽥⼦⽅》中“夫⾄⼈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极,神⽓不变”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由奔放的胸襟。(挥斥,⾃由奔放的意思。⽅遒,正当旺盛有⼒的意思。过去有⼈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挥斥⽅遒”的进⼀步具体化。⾯对“万⼭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的壮美,⼜悲愤⼤好河⼭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章,抨击⿊暗,宣扬真理,鄙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在这⼀时期,⽑泽东同志在长沙组织了湖南学⽣联合会、新民学会,开办了平民夜校、⽂化书社和湖南⾃修⼤学,参加了反对袁世凯称帝、领
田鼠导了驱逐张敬尧等军阀的活动。特别是创办《湘江评论》,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在湖南地区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这些既是“指点江⼭,激扬⽂字,粪⼟当年万户侯”的具体内
容,⼜是写作这⾸词的时代背景。了解这个背景,有助于我们进⼀步体会词中闪耀着的⾰命者崇⾼⼼灵的美的光芒。
  中流击⽔⼀腔拿云⼼事
  “少年⼼事当拿云。”(李贺《致酒⾏》)诗⼈和同伴们的拿云⼼事,从“携来百侣曾游”到“粪⼟当年万户侯”,可说是直抒胸臆,尽情倾吐,如长江⼤河,滔滔⽽下,⽓势磅礴,痛快淋漓。在结尾时“到中流击⽔,浪遏飞⾈”,则是采取象征⼿法,形象地表达了⼀代⾰命青年的凌云壮志。
  “中流击⽔,浪遏飞⾈。”⼀种解释认为“击⽔”为游泳,在激流中奋臂划⽔,掀起的浪花甚⾄阻挡了飞速前进的船舶。我总感觉这⼀意境与作者赞扬“百舸争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倾向于“中流击⽔”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誓⽈:‘祖逖不能清中原⽽复济者,有如⼤江!’”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正表⽰诗⼈要在新时代的⼤潮⾥,乘风破浪,⿎桨前进,⽴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读后仿佛听到了⼀颗爱国爱民的⾚⼼,在怦怦跃动,从⽽感受到⼀种伟⼤胸怀所反映出的崇⾼美。
  我国古典诗词的艺术表现⼿法,很讲究情与景的交融。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淡。”(《⽂⼼雕龙》)谢榛说:“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为诗,以数⾔⽽统万形,元⽓浑成,其浩⽆涯矣。”(《四溟诗话》)这⾸词较好地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的写照,⼜寄寓着诗⼈⽕热的⾰命情怀。红⾊象征⾰命,象征烈⽕,象征光明,“万⼭红遍”正是作者“星⽕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由”,则是作者对⾃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抒怀,⾃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虽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忆往昔峥嵘岁⽉稠”,以峥嵘形容岁⽉,新颖,形象,将⽆形的不平凡的岁⽉,化为⼀座座有形的峥嵘的⼭峰,给⼈以巍峨奇丽的崇⾼美。“中流击⽔,浪遏飞⾈”,也是⼀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可以说,《沁园春长沙》的崇⾼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成的。它不仅使我们得到欣赏壮丽秋景的艺术享受,也使我们从诗⼈昂扬炽烈的⾰命情怀中,汲取奋发前进的信⼼和⼒量。
  【讲解】
  这⾸词写于1926年秋(作者⼿书此词称“⼀九⼆六年作”,见《⽑主席诗词墨迹续编》,似系笔误。1
926年秋作者在上海任中共中央农*动委员会主任,未去过长沙),全词刚健遒劲,⼤⽓包举,情采飞扬,表达出青年⽑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宏伟理想和乐观⾃信、魅⼒⾮凡的胸襟、⽓度,也显⽰出他诗词艺术的充分成熟和⾼度成就。
  全词上⽚即⽬写景,下⽚回忆往事。发端“独⽴寒秋”三句,点明时地,时在深秋,地在湘江之中的橘⼦洲。起笔平平,语⽓舒缓,实为下⽂蓄势。以“看”字领起的⼏句,是⼀组完整的领字长句,⼀⽓呵成,⽂势陡急,吐露出作者对眼前江⼭美景的极度倾倒。众多的排⽐句和对偶句使景物描写富有层次感:⼭是红的,⽔是碧的,⾊彩对⽐;⼭上的树,如朝霞⼀般的绚烂,江中的船,⼜如同马奔驰喧闹,动静互衬;仰观鹰飞,俯看鱼游,视⾓转换,呈现出⼀幅⾊彩缤纷、⽣机勃发的活动着的湘江秋景图。于是作者不禁发出“万类霜天竞⾃由”的由衷赞叹。⼀切有⽣命和⽆⽣命的物类,在这⽆边⽆际的宇宙中,⾃由⾃在,⽣存发展,这是多么令⼈向往的情景!从宋⽟“悲哉,秋之为⽓也”(《九辩》)起,悲秋成了中国古代诗⼈墨客笔下的恒久主题;虽也有个别颂秋赞秋之作,如刘禹锡《始闻秋风》“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指秋风)扶病上⾼台”,感谢秋风使⾃⼰克服疾病,振作精神,在古代诗歌中已属凤⽑麟⾓,但其境界和⽓魄,⾃然不能也⽆须与这⾥的“万类霜天竞⾃由”来⽐较。作者后来的咏秋词“⼀年⼀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霜”(《采桑⼦·重阳》),都反映出作者对壮阔寥远、⾃由矫健、劲拔爽朗的⾃然美的推重和爱好。这句对秋景的礼赞,已使词情趋于⾼昂。然⽽,百尺竿头再翻进⼀层,突发⼀问:“怅寥廓,问苍茫⼤地,谁主沉浮?”全词遂达于⾼潮。
  “谁主沉浮?”这个囊括悠悠时空、茫茫⼤地,涵盖⼈类历史、现实⽃争的⼤问题,正体现了本篇的中⼼思想。这⾥凝结着作者关乎时代、社会前途的深沉思考,烙印着他对民族、对祖国的命运的灼热关注和苦⼼求索。
  ⽑泽东从1921年夏天起,就积极献⾝于建党和各种⾰命众运动。1924年冬他返回湖南,在韶⼭等地组织“雪耻会”等,展开了⼀系列组织众宣传众的⾰命活动。1926年秋,湖南督军赵恒惕密令逮捕⽑泽东,⽑泽东机警地离开韶⼭,取道长沙,南下当时的⾰命策源地⼴州。这⾸词即作于暂留长沙期间。
  明乎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作者不是以游赏者的闲适⼼境陶醉于⾃然⼭⽔之中,⽽是带着为民族争⾃由、为⼈民求解放的强烈使命感,才不期然⽽然地寻到与⼤⾃然的契合之点。“独⽴寒秋”的“独”,“怅寥廓”的“怅”,都在此词乐观、热烈、绚丽的基调之上,不免抹上⼀笔独⽴绝⾏枨触⽆端的迷茫冷隽之⾊,并⾮单⼀的感情更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深沉感受。特别是“谁主沉浮”⼀问,不啻抓住了当时⾰命⽃争全局中的根本问题:中国的命运究竟由谁来主宰?本篇似有问⽆答,实际上是有答案的。⽇后作者的“数风流⼈物,还看今朝”,是⽤⽂学语⾔作出的回答,⽽“⼈民,只有⼈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则是理论的答案了。其实,此词的下⽚也是⼀种回答。
  下⽚是写年轻“百侣”的体活动;但⼜专写其在长沙的⾏迹,以贴切本地风光,使全词的取材即绘景和叙事两者⼜复统⼀,紧紧集中在词题“长沙”上。
  对长沙,对橘⼦洲,⽑泽东有着太多的追忆。他曾在省⽴第⼀师范求学和进⾏⾰命活动长达5年之久,以后⼜多次居留长沙。在岳麓⼭下,他发起成⽴新民学会,与蔡和森、何叔衡、陈昌、张昆弟、罗学瓒等“同学少年”或“书⽣”⼀起,⽴誓为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