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同时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本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上的要求,针对铭文用韵和称扬道德的特点,通过诵读和翻译,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感受铭文的音韵之美;教学中,注意扣住“德馨”,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操之美,领略文章文法之妙;在此基础上,促成学生完成对本文的背诵任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学情分析tplink路由器说明书
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我设计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一些文言词用法及“铭”的体裁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高尚品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重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确立依据:本文的写作意图就是要通过描述自己的陋室环境,来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也正是当代青少年缺失的一笔精神财富,因此将体会本课主题思想最为本课教学的重点;
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确立依据: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托物言志”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如何很好地掌握“托物言志”手法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诵读法: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朗诵能力,更可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
启发式教学法: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
预习法: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进入文章学习;
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合作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唇腭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一、 故事导入营造美
古代诗人被称为诗豪的是谁刘禹锡
strict的用法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千百年后,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铭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对新课的学习,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
二、 解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看图写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铭有深刻地了解,具体地对古代文体有正确的理解;
三、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着名诗人;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有刘宾客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此思想境界的根源;
四、初读课文品味美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圈出文中你所不熟悉的字词;
落落短篇小说 2、划出朗读的节奏;
3、小组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节奏,感受文章的音韵美,并读懂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质疑探究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文意:
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明确;以山水比喻起兴来引出陋室;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中心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明确:陋室不陋
4、从哪些方面看得出来
景——环境之雅
人——交友之雅 陋室不陋
事——生活之雅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明确: 诸葛亮,杨雄,淡泊名利,品德高尚之人;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明确: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
明确: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问点题;
小结:作者通过对___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____的思想 感情,表现了不慕___、不与世俗_____的高尚节操;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深入研读课文,并在研读课文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分层次由浅入深的过程,很自然地引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点问题;
五、拓展延伸
1、刘禹锡通过写陋室,表达了自己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
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称为“托物言志”;例如我们在本册书第一单元中学过的石榴、海燕等文中都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请同学们体会下列事物中托物言志所言的志向:
“岁寒三友”松竹梅→
蜡烛→ 鸿雁→ 蜜蜂→
2、通过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混迹于世俗之间的人生态度,体会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怎么看待外在条件的好坏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意图有二:其一 “托物言志”的写法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更好的理解,本环节列举了古诗文中几个常见的典型意象,帮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其二陋室铭中体现的思想和情怀,七年级的学生要做到深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提出了一个“你怎么看待外在条件的好坏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打开思路,举自己生活中
的事例或是身边人的种种表现,畅所欲言,加深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和正确引导,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
六、课堂检测
电脑的ip地址怎么看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相关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并通过做练习题实现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脉络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八、学习反思:
想想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这一环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方法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十二、作业布置:
A. 做本课练习题;
B .背诵重点字词解释,默写课文;
C.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习作,大约100字;提示:粉笔、石子、落叶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因此我在结束了课堂教学活动后布置了以上的作业内容;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
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
二.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寻答案的同时,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挖掘其意义,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三. 课外延伸采用了小辩论的方式,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顺应教育体制的改革,遵循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会沿着“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教育改革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造出真正高效的课堂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