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正芳:主题阅读《我这一辈子》和《活着》
读完老舍的《我这一辈子》,感慨文中主人公悲苦命运之时,又不禁联想起了余华先生的《活着》,忆起了为活着而活着的福贵。比对之下,颇有感触:
mac强制退出一、生活吻我以痛,我却报之以歌
《我这一辈子》是老舍先生创作于1937年抗战前夕的一部著名的中篇小说,小说以北平小人物的生活为写作主体,将一个抗战时期受压迫的底层小人物悲苦的命运展现在读者面前。
“我”辍学学裱糊匠以谋求一技在身,出徒不久却遇到战争,手艺不得施展。妻子和师兄私奔,留下一对儿女。当巡警、当官府要员的私人门警,为自己新增一点收入而沾沾自喜时,官员被拉下马,自己也回到原地。混了几十年的巡警,终于熬到队长时,因为留着一把胡子而被退回原职,五十岁时儿子客死他乡,没能安享晚年,而是抚养幼小的孙子。“我”的人生是穷困潦倒,漂泊不定的。
我依旧能够自嘲,面对无可抵抗的挫折,“我”返回原地,依旧安逸。看似妥协实则蕴藏着智慧,不与生活死磕,也不悲观消沉。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恋。
“我”所受的苦处给我打下了做事任劳任怨的底子,我永远不肯闲着,做起活来永不晓得闹脾气,耍别扭。但“我”并不死板,“我”还很聪明,“我”知道凡是一门手艺,都得随时改良,方法是死的,运用可是活的。把基本的技能学会了以后,我便开始自出花样,怎么灵巧逼真我怎么做。有时候我白费了许多工夫和材料,而做不出我所想到的东西,可是这便教我加紧的去揣摸,去调动,非把它作成不可。这个真是个好习惯。有聪明,而且知道用聪明,“我”必须感谢这三年的学徒,在这三年养成了我会用自己的聪明的习惯。裱糊的手艺没有给我带来官职和财产,可是它让我活得很有趣。穷,但是有趣,有点人情味儿,以至于“我”一辈子受用。
“我”看破了人生,依旧热爱生活,这是人生智慧。“个人的寿数是有限的,但是困难是世袭的”。“我”给政府官员当门禁一月才夕阳作文400字8块,而官员姨太太一盒胭脂粉就要40块。生活艰辛而无聊,“我”没有悲观失望,逃脱躲避,而是幽默自嘲。“我”一辈子是巡警,后来儿子当巡警,
女儿嫁给了巡警,当孙子出世的时候,“哼!又来了一个小巡警吧”自我安慰,“一条狗还有得意的那一天呢,何况是个人?”“世上不平的事还多着呢,我还要留着我的眼泪呢!”疲惫的时候,细数生活岁月,一步步地,得出某些道理,安慰自己,勇往直前。“困难若是都按着咱们心中所思虑的一步一步慢慢来,也就没有把人急疯了这一说了。”
《活着》是余华写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叫徐福贵的败家少爷的故事。福贵先后经历了家道中落、抓壮丁、儿子被害、女儿难产而死、妻子病死、女婿死于意外、外孙因为太饿吃黄豆撑死,所有的厄运毫不含糊的夺走了每一个与他有着血缘亲情的人的生命,一次次将他逼近伤心绝望的深渊,使他成为一个深陷于孤独而无力自拔的鳏夫,只有与自己影子似的象征物——那头叫福贵的老牛相依为命了却残年。
在福贵这场苦难命运的滑行过程中,死亡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年轻时因赌博成性,福贵不仅将自己的富足之家弄得倾家荡产,而且活生生的气死了自己的亲爹。也正是从这次事件中,福贵获得了一种极度的精神震撼和道德警醒,从而使自己慢慢地改变了玩世不恭的个性,恢复了善良同情和宽厚的人性品质,并意识到了生命存在的责任和意义。特别是当他被抓为壮丁历时数年的死里逃生之后,他似乎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和家
庭的温暖,从此以后,福贵显然在生活上陷入了空前的贫困之中,但是他的胸怀、他的眼光、他的精神,却变得宽广起来。遗憾的是,苦难却并没有因为他的宽广而放慢了脚步,相反,却显得变本加厉,先是儿子有庆的突然死亡,接着是女儿凤霞和妻子家珍的死亡,然后是女婿二喜和外孙子苦根的死亡。一个个亲人都被死神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残酷地夺走了鲜活的生命,只留下福贵一人来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这种人生感受,就像刀子一次次地剔下了福贵身上的肋骨,他无能为力,在命运面前,任何愤怒和反抗都显异常苍白,任何绝望和郁闷都变得无比怯懦。所以,福贵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容纳,学会了接受。
这就是福贵,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苦难他却始终坚信:即使生活是最为悲惨的,即使命运是最为残酷的,自己也应该鼓足勇气和拼足力量熬过去,直到人生的最后一刻。
减肥宣言二、“我”娓娓道来,意味深长
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老舍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让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将自己的生平事迹向读者娓娓道来,就像是一位老人在夏日的傍晚为孙儿讲故事,其中有笑有泪,但语气
平静而真实。我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写作技术,把一个小人物写得如此之到位,很难想象作者不是“我”这位老人,当我在阅读的时候,甚至将作者和作者刻画出来的“我”混淆。老舍幽默的写作风格,当我们捧腹大笑的时候,也能挤出几滴泪水来,是同情也是心酸。“教我在极热心的时候冷静,极欢喜的时候有点悲哀,我的笑常常和泪碰在一起,而分不清哪个是哪个。”
老福贵在阳光和知了充斥的夏天娓娓道来自己一生的故事,叙事之语平淡,然旁听的读者却能透过言语看到那沉重的生活:亡家,丧妻,失子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然正如余华在自序中解释为何从第三人称的角度转化为第一人称的角度时说到的那样:《活着》里的福贵经历了多于常人的苦难,如果从旁观者的角度,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其他什么都没有;可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讲述自己的一生时,他苦难的经历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
岁月是朵双生花福贵的讲述是漫长的,同时又是平静温暖的。谈及妻子家珍时,他说:“家珍是个好女人,我这辈子能娶上这么一个贤惠的女人,是我前世做狗吠叫了一辈子换来的。”
生活剩下苦根为伴时,他说:三叔是谁“这样的日子苦是苦,累也是累,心里可是高兴,有了苦根,
人活着就有劲头。看着苦根一天一天大起来,我这个做外公的也一天比一天放心。到了傍晚,我们两个人就坐在门槛上,看着太阳掉下去,田野上红红一片闪亮着,听着村里人吆喝的声音,家里养着的两只母鸡在我们面前走来走去,苦根和我亲热,两个人坐在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话,看着两只母鸡,我常想起我爹在世时说的话,便一遍一遍去对苦根说:这两只鸡养大了变成鹅,鹅养大了变成羊,羊大了又变成牛。我们啊,也就越来越有钱啦。”
三、简单质朴的语言,绵绵不绝的哀伤
《活着》中没有煽情滥调的言语,没有矫揉造作的情节,没有无病呻吟的表达。相反,它却以最朴素言语描绘出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以最真诚的讲述复原了一幕幕故事的场景,以最清晰的表达阐释了一个个人生真理。
长城作文《我这一辈子》中没有华丽的语言,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简单质朴的语言道尽了老
巡警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下挣扎和苦痛的一辈子。
两部小说中都没有难以理解的字词句子,在作者看来,也不需要运用那些艰涩难解的词语来表达什么,简单的词语足以表达所需要表达的一切。而且,作为小说的叙述人,他们也并不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他们所述说的也只是生活中所发生的事情,简单的语言文字更为符合人物的真实身份。
在这简单洁净纯朴的文字之中,读者所阅读的是一份似乎事情本身正发生一样的真实。读者所得到的是一份珍贵的伴随着优美文字的呈现和时间递进流逝而源源不断的哀伤感动,是一份深入心灵、在阅读之后很长一段时期仍然绵绵不绝的容纳了作者全部感情和思考的哀伤感动……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