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强化训练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B.摘录中伤(zhònɡ) 澄澈(chè) 庇护(bì) 杞金银花颗粒的功效与作用人忧天(qǐ)
C.较量(jiāo) 女娲(ɡuō) 蓬勃(bó) 随声附和(hé)
D.头衔(xián) 凯歌(kǎi) 呈报(chénɡ)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感概 宽敞 莅临 自做主张
B.云霄 静谧 奥秘 暴怒无常
C.竦峙 决别 分歧 迫不急待
D.阴蔽 待弄 倘若 焦燥不安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我们必须对知识不求甚解。
B.在众目睽睽之下,一向害羞的她脸一下子红了。
C.他们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
D.他小心翼翼地对爸爸说他想星期六到公园去玩,但还是遭到爸爸的反对。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B.经过三年努力学习,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D.金秋时节的家乡是个收获的季节,农民伯伯脸上都笑开了花。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6、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每个人都有自己控制意义的不同能力和不同程度
②也表明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
③人类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人类创造了一个有意义的世界
④这不仅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
⑤实际上却是由古往今来的每个人分别构成的
⑥而这个有意义的世界,表面上看是人类共有的。
A.①②③⑥④⑤ B.①③⑥④⑤②
C.③⑥⑤①④② D.③①④②⑤⑥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①独坐幽篁里,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③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 《逢入京使》)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 ( 韩愈《晚春》)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___________________ 。 (杜牧《泊秦淮》)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贾生才调更无伦 。(李商隐《贾生》)
⑦莫言下岭便无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⑧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 。(《木兰诗》)
(2)默写赵师秀的《约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任末苦学
任末①年十四时,负笈②改革开放40年变化总结从师,不惧险阻。每言:“明日复明日的意思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⑤以自照。观
书有会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自王嘉《拾遗记》)
(注释)①任末:东汉蜀郡人。②芨(jí):书箱。③庵:茅草小屋。④荆:灌木名。⑤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笈从师(负:背)
B.或依林木之下(或:有时)
C.门徒悦其勤学(悦:为……感到高兴)
D.虽清明日死犹存(虽:虽然)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2)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3.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请简要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晒书
贺宽叶
①那年回到乡下老家,院子里的情景让我很是吃惊:满地都是书,一本本,一排排,一 列列,摆满整个院子,只留出了窄窄的过道。风吹过来,书页波浪般哗哗翻动,阳光打下来,“波浪”有点炫目。泡桐淡紫的花悠然飘落,钻进翻动的书页里,成了书签。母亲从书堆 里站起来,挪开小马扎,摘下老花镜,慈爱地笑着说:“我给你晒晒书。”
②进城之后,两大橱子书我都搁在了老家,没往城里运。母亲主动担起了保管的重任。 兄弟姊妹来拿书看,母亲都牢牢记在心里,催促他们按时归还。母亲上过“文化大革命”前 的
扫盲识字班,认识 1000 字左右,已经够用了。舅舅是文盲,出门举步维艰,由此母亲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家里用度再紧巴,只要我说买书,母亲总是东挪西凑及时给我钱。打小,农活再忙,只要我在看书,母亲绝不会派活给我。母亲在和左邻右舍闲聊的时候,总是有意无意地说一句:“我儿子在看书呢!”母亲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是村里屈指可数的考上大学 跃过“龙门”的农家子弟。
③午后,我和母亲把书一本一本翻过来,晒晒封底那一面。母亲笑道:“我看看我的宝贝儿子看什么宝贝书。”说着,她拿起一本荷尔德林的诗集,翻开扉页上我的淘书小记念起来:“在暮苍茫里漫步辽宁师范大学校园,于樱花树影里邂逅小书摊,一腼腆女生处理旧书,遇此书,半价购之乃去。1994 年 4 月 16 日晚于大连。”母亲翻了一下内文,说看不懂,就放 下了。她又拿起一本薄薄的白封皮的书《乡愁的理念》,是董桥的,照例还是先念扉页上的 购书小记:“逛大学扎堆的济南文化东路,往来皆年轻面孔,间或遇到面熟之老学生,颔首微 笑。路东段三联书店济南分销店购董桥《这一代的事》及《乡愁的理念》,久慕董桥文名,今足愿矣。1992年6月2日。”母亲慨然叹道:“儿子啊,原来你跑了好些地方呀,我都不知道。”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