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诗歌阅读中对⽐屈原和杜甫的爱国情怀“⼤约飞扬帏兀之⽓,峥嵘飞动之势,⼀⽓喷薄,真味盎然,沉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皆具元⽓,读之⽽⽆不感动⼼脾者,杜公
也。”⽅东树的评价精辟地概括出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其中的沉郁顿挫、苍凉悲壮尤为典型。⽽很⼤程度上,造就杜诗沉郁顿挫、苍凉悲壮的正是他沉重的忧国忧民之⼼,是他⼼中对祖国、对百姓的⼀⽚热诚。
杜甫虽然出⽣于盛唐时期,整个青壮年时代也是在开元时期度过的,但其⼀⽣的⼤半都是在漂泊中度过的。安史之乱之后,繁花似锦、充满了浪漫⽓息的盛唐在⼀瞬间堕⼊到苦难之中,原本雄浑⼤⽓、乐观⾃信的盛世唐⾳化作了痛彻肺腑、凄凉⽆告的衰世哀鸣,盛唐的⾼华爽朗变作了中唐的消沉萧瑟……
伦字组词杜甫作为这个时代转折的伟⼤诗⼈,亲眼⽬睹了安史之乱时百姓在穷兵黩武和乱政统治下遭受的苦难,亲⽣经历了妻离⼦散的悲惨境遇,苍凉悲壮之情油然⽽⽣,并在其诗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中也⽆不刻录着杜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尊⼼,体现着他浓浓的忧国忧民情怀。
清宫表闰月怎么算在杜甫之前,屈原也有着⼀颗忠君爱国之⼼。屈原是我国第⼀位伟⼤的爱国诗⼈,他时刻不忘楚国兴亡,时时关⼼楚国的前途命运。“岂余⾝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惟草⽊之零落兮,恐美⼈之迟暮”他虽然知道这样会危及⾃⾝,但是还是把国家放在⾸位,担⼼楚国的政治。屈原希望“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忽奔⾛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离骚》中屈原多次以“美⼈”⾃喻,表达了他对楚怀
王的⼀⽚忠⼼,并雄⼼勃勃地要为楚怀王引路。虽然“信⽽见疑,忠⽽被谤”,但其爱国之情最终还是战胜了诗⼈去国以实现⾃⾝政治理想的私⼼,屈原的忠君爱国思想尽在其中。可以说,杜甫的“穿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正是沿袭了屈原之情。
天宝五载(746),杜甫就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来到长安,希望⼀展宏图,为国效命。⽽当时李林甫竟让应试者全部落第,这不仅使杜甫的政治理想受挫,⽽且⽣计也⽆着落,整整困守长安⼗年。理想落空、⽣活潦倒的杜甫更看清楚了朝廷的腐朽、民⽣的苦难、世态的炎凉,但这并没有减弱杜甫对君国安危的拳拳忠⼼,对民族存亡的焦⼼牵挂,对黎庶的真⼼同情。相反,这些更坚定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更加深了对百姓的了解和同情。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兵车⾏》中“牵⾐顿⾜拦道哭,哭声直上⼲云霄。”杜甫试以撕⼼裂肺的哭声震撼整个时代,讽刺唐⽞宗为开边⽽多征兵役,表达了其对百姓⽆限的同情和怜悯。同时期所作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泰⼭忽破碎,泾渭不可求。俯视但⼀⽓,焉能辨皇州?回头叫虞舜,苍梧云正愁。”诗⼈在诗中⽤了富于暗⽰的象征⼿法,表现了其独到的“见盛察衰”的预见。杜甫针对现实,⼤胆揭露,流露了他对外表上依旧轰轰烈烈的⼤唐盛世的隐忧。
上岗天宝⼗四载⼗⼀⽉,安史之乱爆发,尽管当时杜甫⾃⾝难保,困顿潦倒。他还是时刻关⼼战局的胜败、国事的安危。
《悲青坂》⼀诗便是悲痛唐军青坂之败。“⼭雪河⽔野萧瑟,青是烽烟⽩是⾻。”描写了战场凄冷萧瑟之景,忧民之⼼油然⽽⽣。“请为⽗⽼歌,艰难愧深情。”(《羌村三⾸》)则是作者直吐⼼怀,希望为⼴⼤⼈民呼吁。此后,杜甫⼜作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感慨“中男绝短⼩,何以守皇城?”“眼枯即见⾻,天地终⽆情。”(《新安吏》)迸发着作者强烈的愤慨、感伤以及对世事⽆情的批判。《新婚别》和《垂⽼别》则描写了出征前夫妻话别的场景,⼀⽅⾯暴露了当时战乱给⼈民造成的痛苦,深刻地批判安史之乱和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抓兵拉夫的恶劣⾏径;另⼀⽅⾯有表现了劳动⼈民不怕付出巨⼤牺牲,积极抗战的⾼度爱国主义精神。新婚妻⼦劝勉⾃⼰的丈夫“勿为新婚念,努⼒事戎⾏。”(《新婚别》)⽼年男⼦感慨“幸有⽛齿存”,还可以为国出征。这⾥,杜甫的爱国之情愈显复杂,对百姓的赞扬之情进⼀步提⾼。
漂泊西南时期,杜甫虽然⾝在成都夔州,其⼼却始终与祖国与百姓在⼀起。随着年岁的增长,也感伤⾃⼰未能报国⾝却先⽼了。
《枯棕》⽤对⽐的⼿法写了在军兴赋繁的情况下,作者对⼈民惨遭剥削的同情,为死者哀悼,为⽣者伤忧。“死者即已休,⽣者何⾃守?”⼀⽣⼀死,以⽣者发问,质问统治者。这个时期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难得的开朗之作,“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裳。”诗⼈⼼系国家,为国家战争的胜利喜极⽽泣,该诗不知道出了多少遭乱离⽽流浪的⼈的喜悦之情。杜甫⾄死都带着未能报效祖国的遗憾,其深刻的爱国爱民情怀显⽽易见。
杜甫关⼼国家命运,对君王像“葵藿倾太阳”,对百姓更是⽆限地同情。屈原也“哀民⽣之多艰”,但较之与杜甫,他的爱国情总有其局限性在⾥头。屈原所忠的对象是楚怀王,⼈民在他的诗歌中只占第⼆位,屈原更多的是将其爱国之⼼与忠君统⼀起来。相⽐之下,杜甫的忧国忧民则更有其进步性,他的“忧国”是⼴植于“忧⼴⼤⼈民”这⼀现实的⼟壤之上的,“忧国”既是“忧民”,他的爱国之情更有⼀种悲天悯⼈在其中,更具有现实的深刻性和⼈民性。
究其原因,其实也不难发现,两⼈的⾝世背景还是有所不同的。屈原毕竟是楚国贵族阶层的⼠⼤夫,他是⼀个诗⼈,他也是⼀个政治家。他在诗歌中的悲愤和痛哭,揭露和批判,必然深深地打上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屈原认为必须君⾂合⼀才能实现⾃⼰的美好政治理想。
⽽杜甫⽣平做官不⼤,长年过着流放的⽣活,虽然也将爱国和忠君统⼀起来,多次表达他对国家中兴的希望和信⼼,但是他更多时候是站在百姓的⽴场为百姓讲话。朋友的英语
美丽的小兴安岭其中有⼀个重要的转折点,杜甫为了救房琯⽽获罪,获罪后对社会世事有了深刻的反省和思考,破除了对朝廷的幻想,从思想感情上完成了⽇渐远离皇帝⽽⾛向⼈民疾苦的过度。在丧乱中的艰难处境和见闻让杜甫看到的多是百姓的悲惨境遇,杜甫⾃然会更多地感慨百姓之艰⾟。杜甫让诗歌再次回到⼈民,回到⽣活的每⼀个脚步,回到历史的最深处。
杜甫爱民之⼼更可贵之处在于,作为儒者,杜甫真正实践了儒家的理想⼈格。“⼊门闻号咷,幼⼦饿已
卒。”(《⾃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杜甫在遭遇了幼⼦因⽆⾷⽽夭折的突然打击后,并不为⼀⼰之忧乐悲欢所牢笼顾影⾃怜向隅⽽泣,⽽是推⼰及民“抚迹犹酸⾟,平⼈固骚屑。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由⼀⼰转天下,杜甫之爱国情确实让⼈感泣。
可以说杜甫将⼀⽣都给了⼤唐和⼤唐百姓。杜甫的诗歌真实地记录了安史之乱的全过程,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诗句沉郁顿挫、悲壮凄美,虽然没有屈原、李⽩的浪漫旷达,但其中蕴涵着诗⼈浓浓的爱国诗情,这份情沉重有⼒,⾜以让世⼈为之震撼。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