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在四川时写的诗
 
生平概述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
  35岁以前——读书、壮游;
35-44岁——长安求职: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
凤梨酥的做法44-48岁——陷贼与为官:公元755年11月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
  48-59岁逝世——漂泊西南: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
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
从肃宗上元元年(760) 至代宗大历五年(770)。11年内,杜甫在蜀中8年,在荆、湘3年。杜甫在夔州时说自己“漂泊西南天地间”(《咏怀古迹》),实际上他在成都先后住过5年,生活还是比较的。
760年春-762年七月(48-50岁)初入草堂
上元元年(760年)春,他在成都城西浣花溪畔建筑了草堂,结束了四年流离转徙的生活,得到一个栖身的处所。他离开了干戈扰攘、哀鸿遍野的中原,眼前呈现出一片田园美景,花鸟虫鱼都好象对他表示殷勤,使他多年劳苦忧患的生活,暂时得到休息,他也怀着无限的爱写出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但他并不曾忘记流亡失所、无处安身的人们,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唱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名句。
  上元二年(761年)末,严武来成都为成都尹兼御史中丞,给过杜甫不少帮助。代宗宝应元年(762)七月,严武应召入朝,成都少尹兼御史徐知道在成都叛变,杜甫流亡到梓州、阆州。
762年七月-764年三月(50-52岁)梓州、阆州流亡
宝应二年(763年)春,延续七、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结束,杜甫听到这个消息,惊喜欲狂,以为有希望回到洛阳,脱口唱出《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七律,迸发出内心的欢悦,这是杜甫生平一首最快乐的高歌。但快乐只是昙花一现,国内混乱的局面尚未澄清,西方的吐蕃又大举入侵,十月间一度攻陷长安,杜甫对此表示无限的关切:“西京安稳未?不见一人来。”(《早花》)他写出许多首诗,陈述他的政治思想。
764年三月-765年五月(52-53岁)重返草堂至离开
广德二年(764)春,严武又被任命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杜甫也在三月回到成都。严武举荐杜甫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杜甫在成都节度使幕府中住了几个月,因不惯于幕府生活,一再要求回到草堂,最后严武允许了他的请求。
永泰元年(765)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凭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领家人离开草堂,乘舟东下。“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765年九月-769年(54-58岁)云安半年-夔州近两年-江陵半年-公安数月-岳阳
 
杜甫于765年九月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他在夔州居住未满两年,创作十分丰富,成诗四百余篇,占杜诗全部的七分之二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糖尿病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769-770年(58-59岁)湖南湖北境内
有伴网儿歌
 
大历四年至五年(769-770)是杜甫生活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
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他在大历五年冬死于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舟中,终年59岁。
 
初入草堂:
 
《蜀相》(760年春,48岁)
【背景】杜甫虽然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负无法施展。他写《蜀相》这首诗时,安史之乱还没有平息。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十二月,杜甫结束了为时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肃省成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的春天,他探访了诸葛武侯祠,写下了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
【注释】
  选自《杜工部集》   
蜀相:三国时蜀汉丞相,指诸葛亮(孔明)。   
丞相祠堂:即诸葛武侯祠,在现在成都,晋李雄初建。   
锦官城:现四川省成都市。成都的别名。   
森森:树木茂盛繁密的样子。   
自:空。   
三顾:指刘备三顾茅庐。顾:拜访,探望。   
骂人英语
频烦:犹“频繁”,多次。   
黄金价格下跌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   
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   
开济:开,开创。济,扶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还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先去世了,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
【译文】
 
何处去寻武侯诸葛亮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呈现自然的春,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长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客至》(761年春,49岁)
【背景】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这是761(上元二年)春天,杜甫四十九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
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相“过”,即探望、相访。
 
客至
[唐]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鸥日日来周迅街拍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  客至原文
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舍:指家。但见:只见。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盘飧(sūn)盘子装的吃的。兼味:多种美味佳肴。无兼味,谦言菜少。樽:酒器。旧醅:隔年的陈酒。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余杯:余下来的酒。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呼取:叫,招呼   
 
【译文】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日日结队飞来。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春夜喜雨》(761年春,49岁)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解】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菜花黄
晓:早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   
【译诗】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看看带有雨水的红花之地,就会看到在锦官城里的花因沾上雨水而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背景】《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
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文章中虽没有一个喜字,但四处洋溢着作者的喜。春夜喜雨》抒发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61年秋,49岁)
八月秋高(1)风怒号(2),卷我屋上三重茅(3)。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4)长(5)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6)。 
南村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7)。公然抱茅入竹去(8),唇焦口燥呼不得(9),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10)风定云墨,秋天漠漠向昏黑(11)。布衾(12)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13)。床头屋漏无干处(14),雨脚如麻(15)未断绝。自经丧乱(16)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17)!   
安得(18)广厦(19)千万间,大庇(20)天下寒士(21)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22)见(23)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注释】
(0)诗中的茅屋指:草堂 
(1)秋高:秋深。 
(2)号:号叫   
(3)三重(chóng)茅:几层茅草。三,表示多。   
(4)挂罥(juàn):挂着,挂住,缠绕。罥,挂。   
(5)长:高   
(6)沉塘坳(ào):沉到池塘水中。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即池塘)。坳,水边低地   
(7)忍能对面为盗贼: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能,如此,这样。对面,当面。为,做。 
(8)入竹去:进入竹林 
(9)呼不得:喝止不住。 
(10)俄顷(qǐng):不久,一会儿,顷刻之间。   
(11)秋天漠漠向昏黑(hēi)( 也有版本作"hè”):指秋季的天空浓云密布,一下子就昏暗下来了。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向,渐近。   
(12)布衾(qīn):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