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四句古诗大全
一
绝句二首·其二唐代: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赏析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
美丽景,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
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
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
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
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绿、青葱、火红、洁白四,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
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关于春天的作文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
春末夏初景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
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
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
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二
绝句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
王宝强走出阴霾全诗看起来一句一景,是四幅独立的图景,但诗人的内在情感使其内容一以贯之,以
清新轻快的景寄托诗人内心复杂的情绪,构成一个统一的意境。一开始表现出草堂的春,诗人的情绪是陶然的,而随着视线的游移、景物的转换,江船的出现,便触动了他的
篮球原地运球教案乡情。表面上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
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诗人对失望的感伤。
诗的上联是一组对仗句。草堂周围多柳,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黄鹂在欢唱,一派愉悦
景象,有声有,构成了新鲜而优美的意境。“翠”是新绿,“翠柳”是初春物候,柳
枝刚抽嫩芽。“两个黄鹂鸣翠柳”,鸟儿成双成对,呈现一片生机,具有喜庆的意味。次
句写蓝天上的白鹭在自由飞翔。这种长腿鸟飞起来姿态优美,自然成行。晴空万里,一
碧如洗,白鹭在“青天”映衬下,彩极其鲜明。两句中一连用了“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
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首句还有声音的描写,传达出无
比欢快的感情。
诗的下联也由对仗句构成。上句写凭窗远眺西山雪岭。岭上积雪终年不化,所以积聚
了“千秋雪”。而雪山在天气不好时见不到,只有空气清澄的晴日,它才清晰可见。用
一“含”字,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一幅图画,近在目前。观赏到如此难得见到的美景,诗人心情的舒畅不言而喻。下句再写向门外一瞥,可以见到停泊在江岸边的船只。江船
本是常见的,但“万里船”三字却意味深长。因为它们来自“东吴”。当人们想到这些船
只行将开行,沿岷江、穿三峡,直达长江下游时,就会觉得很不平常。因为多年战乱,
水陆交通为兵戈阻绝,船只是不能畅行万里的。而战乱平定,交通恢复,才看到来自东吴
的船只,诗人也可“青春作伴好还乡” 了,怎不叫人喜上心头呢?“万里船”与“千秋雪”相对,一言空间之广,一言时间之久。诗人身在草堂,思接千载,视通万里,胸次何等开
阔!
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
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画面,而在欢快明亮的景象内,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
聊的失落之意,更写出了诗人在重有一线希望之时的复杂心绪,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
诗人对失望的感伤,对希望可否成真的无着和彷徨。以清新轻快的景寄托诗人内心复杂
的情绪,正是这首诗的主旨所在。
三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唐代: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端午节诗词大全赏析
第六首写寻花到了黄四娘家。这首诗记叙在黄四娘家赏花时的场面和感触,描写草堂
周围烂漫的春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之情和适意之怀。春花之美、人与自然的亲切
和谐,都跃然纸上。首句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此句以人名入诗,生活情趣较浓,颇有民歌味。次句“千朵万朵”,是上句“满”字的具体化。“压枝低”,描绘繁花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景宛如历历在目。“压”、“低”二字用得十分准
确、生动。第三句写花枝上彩蝶蹁跹,因恋花而“留连”不去,暗示出花的芬芳鲜妍。花
可爱,蝶的舞姿亦可爱,不免使漫步的人也“留连”起来。但他也许并未停步,而是继续
前行,因为风光无限,美景尚多。“时时”,则不是偶尔一见,有这二字,就把春意闹的
情趣渲染出来。正在赏心悦目之际,恰巧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将沉醉花丛的诗人唤醒。这就是末句的意境。“娇”字写出莺声轻软的特点。“自在”不仅是娇莺姿态的客观
写照,也传出它给作者心理上的愉快轻松的感觉。诗在莺歌“恰恰”声中结束,饶有余韵。此诗写的是赏景,这类题材,盛唐绝句中屡见不鲜。但像此诗这样刻画十分细微,彩异
常秾丽的,则不多见。如“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常建《三日寻李九庄》,“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这些景都显得“清丽”;而杜
甫在“花满蹊”后,再加“千朵万朵”,更添蝶舞莺歌,景就秾丽了。这种写法,可谓
前无古人。其次,盛唐人很讲究诗句声调的和谐。他们的绝句往往能被诸管弦,因而很讲
协律。杜甫的绝句不为歌唱而作,纯属诵诗,因而常常出现拗句。如此诗“千朵万朵压枝低”句,按律第二字当平而用仄。但这种“拗”决不是对音律的任意破坏,“千朵万朵”
的复叠,便具有一种口语美。而“千朵”的“朵”与上句相同位置的“四”字,虽同属仄声,但彼此有上、去声之别,声调上仍具有变化。诗人也并非不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这表葱油鲍鱼
现在三、四两句双声词、象声词与叠字的运用。“留连”、“自在”均为双声词,如贯珠
相联,音调宛转。“时时”、“恰恰”为叠字,即使上下两句形成对仗,使语意更强,更猴组词
生动,更能表达诗人迷恋在花、蝶之中,忽又被莺声唤醒的刹那间的快意。这两句除却“舞”、“莺”二字,均为舌齿音,这一连串舌齿音的运用造成一种喁喁自语的语感,维
妙维肖地状出看花人为美景陶醉、惊喜不已的感受。声音的效用极有助于心情的表达。在
句法上,盛唐诗句多天然浑成,杜甫则与之异趣。比如“对结”后联骈偶乃初唐绝句格调,盛唐绝句已少见,因为这种结尾很难做到神完气足。杜甫却因难见巧,如此诗后联既对仗
工稳,又饶有余韵,用得恰到好处:在赏心悦目之际,听到莺歌“恰恰”,增添不少感染力。此外,这两句按习惯文法应作:戏蝶留连时时舞,娇莺自在恰恰啼。把“留连”、
“自在”提到句首,既是出于音韵上的需要,同时又在语意上强调了它们,使含义更易体
味出来,句法也显得新颖多变。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