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气氛物理小制作《蜀道难》评课实录
《蜀道难》评课实录
湖南省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吴春来
想起一段唱词“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种菜哥哥要下雨,采桑娘子要晴干。”上课也是如此。语文课什么才算好,什么算不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说到课的好坏,让我想起一则经典台词:“一道菜烧得好坏,原料不重要,调料不重要,火候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烧菜人的那颗心。”因此,我想说:“一堂课上得好坏,课文不重要,学生基础不重要,教学年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上课人的那颗心。”今天我看到了苏春老师一颗激情燃烧的心,他就像丹柯一样高举着那颗心,引领学生穿越语文的林子,用激情感染了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位优秀的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激情,我一直主张:上课上的是生命,用老师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激情,唤起学生生命的体验;上课要大气、随心、生动,不要拘泥于技巧,要营造课堂的语言场,让学生置身于文学与人生的精神海洋。苏春老师迈上讲台才两年,但在今天的课堂上表现很不一般,两年、四年、六年、八年、十年,只要他坚持努力,必将成为永州语文教育的佼佼者,所以,在这里我要祝贺苏老师。
我国文论中强调“兴味”,孔子提出“诗可以兴”,按照朱熹的解释,为“感发意志”,换一句话说,读诗可以激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而通过想象和联想去感悟、体味诗中的意蕴。记得梁实秋在《作文的三个阶段》中说,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精、辞藻不富,这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在平时作文批改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联想与想象能力是多么缺乏。苏老师的课抓住了诗歌教学的特点,也抓住了文学作品教学的特点,课堂上立足于学生的想象与联想,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道至简。苏老师这节课十分简约,既有教学内容的简约,也有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的简约。这种简约是基于学情之上的,大家都知道如果是市一中的学生,一节课完全可以学完整首诗,而李达中学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生慢慢学,老师慢慢教,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
苏老师在这节课上体现出一种自觉的语文意识。以前我听过一些老师上《项羽之死》,一节课只讨论一个问题“项羽该不该过江东”,赞成的举手,不赞成的举手,最后双方辩论,课堂气氛倒是十分活跃,不过我想问:“历史老师来上这节课,是不是也要这样上。如果历史老师也这样上的话,语文老师跟历史老师有什么区别呢?”这里不得不要提一提语文意识。王尚文先生曾在《中国教育报》上撰文指出:语文课与其它课最大的区别是,其它课讲的是什么,语文课强调的是为什么要这样表达,怎样表达的。对于一个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语文老师而言,教授一篇课文时,就不仅要使学生搞清楚课文写了什么而且要搞清它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么写有什么好处。苏老师始终围绕“如何描写山之高”“如何描写蜀道之难”来展开教学,充分看出他是一位具有高度语文意识的老师,也稳稳地抓住了
语文教学的缰绳。
苏老师这堂课还有一个重大特点那就是回归语文的传统教学。清朝桐城派大师姚鼐说“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黎锦熙先生曾提倡国语的诵读教学。诵读,是读者倾听自己或另一读者以物化的语音形态表现文本言语,它是语文教学最传统最基本的教学方法。苏老师设计“一读——再读——个人读”三环节,课堂上可谓书声琅琅。不过遗憾的是,苏老师有那么好的诵读功底为何自己不泛读呢?我一直主张老师在课堂上要敢范读,你读得好可以感染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读得不好
可以给学生以信心——你听,老师读得那么差都敢读,那我怕什么呢?
锲而不舍此外苏老师这堂课给我了许多教学的启示,有些是关于这节课的,有些与此课无关。
difficult体验重要还是分析重要?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一书中将语文教学分为“文学作品教学”和“汉语作品教学”,文学作品教学重要的是体验,就是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汉语作品教学”强调揣摩意图。《蜀道难》是文学作品,应该多让学生去体验,而不是反复去分析,否则,诗歌就被肢解了。
如何上出文体味?广东的程少堂老师提出课堂的“语文味”,主张文人语文,“一语三文”教学;黑龙江的
董一菲老师提出“诗意语文”,提倡课堂营造诗情画意的美;江苏的黄厚江老师提出“本语文”,主张本本教语文。现在我请大家想想文体味。前些年《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先后开展了文体教学大探讨,课堂如何体现出不同文体的味,什么是散文味?什么是小说味?什么是诗歌味?就拿诗歌教学来说,诗歌可分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古典诗歌有可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他们的区别在哪里?等等,都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去研究与思考的。深康村
教学内容如何确定?在座的老师们都知道语文不好教,是因为不知道教什么。物理老师上牛顿第三定律,数学老师上二次函数,化学老师上氧化还原反应,都不难,因为他们知道教什么。碰到语文老师上《蜀道难》就犯难了,我们到底上什么呢?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确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什么?那就是教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和文字,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月刊》主编陈建伟先生直截了当地说,语文就是语言。已故上海特级教师陈忠樑先生说语文课是美的,它潜伏在语言深处。最近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先生发起的真语文活动就是主张语文教学返璞归真,要从语言文字出发确定教学内容。我一直呼吁语文教学一定要引领学生徜徉在言语的芦花深处,语文课堂一定要立足于语言文字,只有立足于语言文字,语文才可以是清风明月的诗意人生,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才可以是诗人出塞的豪情,剑客跃马的痴狂,才可以是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仰天出门的洒脱身影,精神的图腾,生命的绝唱。《蜀道难》一课不知老师思考没思考过开头为何连用三个语气词“噫吁嚱”,“危乎高哉”能换成“高乎危哉”吗?刚才有老师说了,是因为“高”字放在
后面更有气势,那为何有气势呢?这是不是需要引导学生去思考的?清朝有一位作家叫刘大魁主张写文章要听声音,什么地方用什么词语是很有讲究的。从音韵上讲,“危”字属于齐齿乎,声音小;“高”属于开口呼,声音大。所以,“高”放在后面,声音从小到大,自然有了气势,否则气势全无。那么在诵读时,“高”要重读。此外,我想问“危”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从训诂学上讲,危者,人在高而惧也。“危”不仅强调高,同时也强调险,因为险才惊恐、害怕。故而,诗继写高后,着重写了险。其实讲到这里,诗歌的思路也清楚了。最后我们从诗歌第一节的字数上看,“噫吁嚱”三个字,“危乎高哉”四个字,“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九个字,“蚕丛及鱼凫”五个字,字数不等形成了一种艺术节奏,这样的节奏构成了李白诗歌那种磅礴的力量,有吞吐天地的气势,林语堂说,艺术在一定程度上说,是节奏的艺术。这些都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的。
文本是否可以整合?文本如何整合?我们的教材教学采取的是单元教学,单元教学固然有它的好处,然而北京师大教授童庆炳先生就反对教材这样的体例编排,他说文章的主题是多元的,单元教学有很多大的局限性。很多学者认为《蜀道难》是一首离别诗,同理,《梦游天姥吟留别》也算是一首离别诗,我们是否可以整合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如果站在离别诗的角度来思考,为何《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语言是这样的“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而《蜀道难》却是另一种语言表达呢?在比较中不仅是体验,更多的是理解了文字的生命的体温。那么如何整合呢?此类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探讨的。科目四题型
这里我还要提一提教与学的关系。好的课堂应该是上着上着,老师不见了,而不是上着
上着,老师的形象越发凸显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课前我跟省教研员易海平女士交流中谈到一个话题——湖南的语文教育为何在全国影响不大。前不久,江苏几位特级教师来永州上课,问了我这样一个问题:湖南为何没有出现在全国影响非常大的语文名师。江苏有“苏派语文”,湖南曾经也提出过“湖湘语文”,那么“湖湘语文”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呢?不知在座的老师们清楚不清楚。不过,我真的不明白。所以,今天我趁这个机会,说了一些想法,不当之处,请多多指正和批评,谢谢大家。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