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大“浪漫高手”的人生
—《离骚》《蜀道难》对比阅读
中国素称「诗的国度」。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因为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著的地位。大约十年以前,曾在荣宝斋看到启元白先生题的一幅字,记得是这样几句:
「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
唐诗是嚷出来的,
宋诗是讲出来的,
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
启功先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他自己的诗词作品结集,也只以《启功韵语》名之。这几句白话,大约是他多年悟出的心得,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的体会,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
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王志康
同学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两位伟大的诗人,老师称他们为“浪漫高手”,你们知道是哪两位吗?对,就是屈原和李白。屈原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而李白在他的诗歌中,将浪漫主义手法运用到了极限。今天,老师想借这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共同鉴赏这两首诗,走进两位浪漫高手的人生。本节课我们的学习目标为:
学习目标:
1.通过巧抓意向,进行比读、鉴赏,体悟两位诗人用奇特想象表达的不同情感。
2.比读,鉴赏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感受他们不同的人格魅力。
一、课前任务
根据课文内容,为自己喜欢的诗配插图,并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插图选取了哪些意象?
2.诗中哪些句子给你带来了创作灵感?
3.通过插图你想表达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可以对喜欢的诗篇进行个性化解读,展开想象和联想,以读带想、以想构思、以图解情。以三个问题,引起学生对意象解读的重视,引出他们对意象的探讨。
二、巧抓意象,对比朗读
任务一:分别出《离骚》和《蜀道难》中的意象,演读后思考这些意象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风格有什么不同?
库五笔怎么打字《离骚》中与“植物”有关的诗句:
1.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2.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3.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4.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5.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篮球友谊赛(演读练习:演读:表演式朗诵。类似于表演艺术家们所表演的诗朗诵或者文化节目中的散文、诗歌朗诵)
(女生个人领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陶醉〕
(女生齐读)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秋兰重读〕
(女生个人领读)小小动物园四年级满分作文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积极向上〕
(男生个人领读) 夕揽洲之宿莽。淘i宝网
(男生齐读)夕揽洲之宿莽。〔坚定,但不必过于高昂〕
《蜀道难》中与动物有关的诗句:
1.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4.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5.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演读练习:演读:表演式朗诵。类似于表演艺术家们所表演的诗朗诵或者文化节目中的散文、诗歌朗诵)
(女生齐读,慢)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男生1:个人领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男生2:个人领读)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女生齐读)但见悲鸟号古木(男生齐读)号古木
(女生齐读)雄飞雌从绕林间(男生齐读)绕林间
(女生齐读)又闻子规啼夜月(男生齐读)啼夜月
(齐读)愁空山。
设计意图:以两首诗中的意象作为突破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特有意象,进行有效比读,进而探讨两首诗歌不同的意境特点和浪漫风格。
2.比读小结
这两首诗同为浪漫主义诗歌,但因意象不同呈现的意境也不同,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不同的风格,前者浪漫且含蓄,后者浪漫且恣肆。因此,巧抓意象是比较鉴赏诗歌的密码之一,意象的选择一定与作者表达的情怀和心志有关。
三、探究浪漫主义手法
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播《河岳英灵集》
任务二:结合文本,说一说这两首诗浪漫主义奇特魅力表现在哪里?(PPT)
点拨:可从作品的语言、写作手法、情感表达、艺术想象等角度去鉴赏。(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
《离骚》
(一)强烈的主观抒情
(二)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采用大量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在现实斗争失败后,他在想象中向大舜陈词,上求天地,下索神女,命灵占卜,巫咸降神,并幻想去国远游,最后在太空中看到故乡而止步,中间穿插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呈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彩;
(三)象征和夸张手法的运用。诗人用佩戴香草表示博采众长,吸收营养,提高自己的才干;把治国之道比喻为道路;用种植香草象征广泛培植人才;人才的蜕化变质则是说众芳芜秽。这一“香草美人”的象征手法,发展了《诗经》中广泛运用的比兴,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进。
(四)语言上的特点(兮字句、对偶句、突破诗经四言二句的形式、楚地方言
《蜀道难》
(一)语言奇崛——《蜀道难》采用七言歌行体,以七言为主,杂以四言、五言、六言、八言等灵活多变的句式,加入“之、乎、也、哉”等不常用于诗的语助词,短者仅三字,长者十一字,长短错落,时而散漫,时而整齐,完全是散文的自由笔法。
(二)手法多样——夸张是《蜀道难》最显著的艺术手法,诗中事物往往被夸张到极度,如“难于上青天”“连峰去天不盈尺”等蜀道高耸难越,以“使人听此凋朱颜”显示蜀道奇险可怖,以“四万八千岁”强调秦蜀交通阻隔久远,以“百步九折”突出青泥岭山路盘曲,虽不符合实际却有力突出了蜀道的艰险雄奇和不可攀越的凛然气势。此外,还引用神话传说,摹写神情动作,化用诗句,正侧相衬,动静结合,声相辅,寥寥数语即描绘出高险奇绝的蜀道场景和惶恐惊惧的行走情态,形成了多种手法交融的艺术特。
(三)抒情强烈——开头连用三个惊叹语“噫吁喊”“危乎”“高哉”,直接抒发对蜀道之高峻的惊愕和感慨,为全诗奠下咏叹的感情基调;而后在诗的开篇、中间和结尾,反复三次出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诗句,直泻奔腾、激荡的感情,给人以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感觉,使得整首诗前后呼应,绵连一体。
(四)想象奇特——从开国、开山的古老传说到“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的蜀道现实,从六龙
回日之“高标”到冲波逆折之“回川”,既展现“百步九折”“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等蜀道之图景,又激荡“悲鸟号”“子规啼”“冰崖转石万壑雷”等蜀道之音响,甚而还有“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等感受;凭借奇特想象描绘出具体的蜀道面貌,渲染出幽森的蜀地氛围,为作品增添了浓郁的浪漫气息。
四、综合探究,比读人生
任务三:两首诗都有一处“叹息”,请出,并仔细品味,从中可以看出诗人怎样的人生追求?
(什么是叹息?两位诗人为什么要叹息?可以联系他们的人生经历来分析叹息背后的深层次情感。)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始终有家国担当,叹息是无奈而深沉的。)
李白:“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担忧友人,担心叛乱,还有所待,叹息是无奈洒脱的。)
联系背景:
屈原生活在时代大动荡、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期,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参与法律的制定。他同时主持外交事务,主张联齐抗秦。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强。但由于自身性格耿直,加之被他人谗言诋毁,受到排挤,屈原逐渐被楚怀王疏远。屈原因反对楚怀王与奉国订立盟约,被楚怀王逐出郢都.流落到汉北。屈原被流放期间,写了大量的诗歌。这些诗歌洋溢着诗人对楚地楚风的眷恋和爱民报国的热情,文字华丽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内涵深刻,成为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离骚》是诗人在流放期间所作的一首长篇抒情诗。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石投汨罗江而死。
《蜀道难》从诗的内容来看,此诗很可能是诗人在长安时为送别友人入蜀而作。诗中的“君”有人说是李白的一位好友.有人说仅是一种虚拟方式,即实无其人,泛指所有“西游”之人。在诗中,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着力描绘了蜀道路上奇丽惊险的山川,告诫人们不要只看到“锦城”的“乐”,应该“早还家”,因为这里的道路奇险无比,且随时可能发生战乱。后来的“安史之乱”足见作者政治预见的正确。
设计意图:再次回归文本。提醒学生关注两首诗歌中的叹息出——“太息”和“咨嗟”,由此分析两位诗人叹息的原因,通过知人论世法探讨两位诗人不同的人生追求。(学生互动交流,畅所欲言)
任务四:创作交流
请为你喜欢的诗人写几句话,表达你的理解和支持。
屈原,我懂你,因为           
李白,我懂你,因为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后进行现场创作,让学生把对两位诗人的理解和认知写在横线上,由交流讨论到总结归纳,最后即兴创作,顺理成章。
课堂小结:
屈原的浪漫是深沉而内敛的,他的人生是爱国的一生!
李白的浪漫,是豪放而恣肆的,他的人生是爱自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