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寄东鲁二稚子
李白
吴地桑叶绿,吴蚕已三眠。
我家寄东鲁,谁种龟阴田。
春事已不及,江行复茫然。
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
楼东一株桃,枝叶拂青烟。
此树我所种,别来向三年。
桃今与楼齐,我行尚未旋。
娇女字平阳,折花倚桃边。
折花不见我,泪下如流泉。
小儿名伯禽,与姊亦齐肩。
双行桃树下,抚背复谁怜。
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
裂素写远意,因之汶阳川。
[注]①这首诗作于金陵。②龟阴:地名,与后文的“汶阳川”都在鲁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说“吴蚕已三眠”,后又说“别来向三年”,表现出自己离家已久,对家人的思念。
B.李白思念一双儿女,追忆昔日春游漫步的场景,不禁泪下如泉。
C.“念此失次第,肝肠日忧煎”,意思是想到孩子们缺失父爱,诗人心中纷乱焦虑。
D.这首诗展现李白柔情的一面,其风格与《梦游天姥吟留别》不同。
楷书字帖2.这首诗多处写到桃树。请分析桃树在诗中的意义与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余干旅舍
刘长卿
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
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
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
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云中歌剧情
【注】此诗是刘长卿从岭南潘州南巴贬所北归时途经余干所作。
3.下面对诗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写诗人独自在旅舍门外伫立凝望,由于草木摇落,整个世界显得清旷疏朗起来。
B.“独鸟背人飞”暗喻着诗人的孤苦,蕴含着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
C.从全诗来看,诗人是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来展开景物的描写。
D.诗人在前三联中的景物描写,已将乡情旅思写足,尾联翻出新境,把诗情又推进一层。诗人捕捉“捣寒衣”的砧声入诗,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发了他满怀的悲愁痛苦。
4.首联用什么意象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浦途中
杜牧
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
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
【注】①秋浦:唐时为池州州治所在,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②杜陵:在长安西南,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穷秋”点出此行季节是晚秋;“萧萧”二字既形容落叶纷纷,也兼写山路上秋雨之萧瑟。
B.第二句不用动词,却引人想象那两岸蒲草在风雨中摇曳的动态,给读者留下很大的艺术联想空间。
C.第三句运用拟人手法,把南飞的大雁看成是带来家乡音讯的使者,显现出诗人旅程的孤独与岑寂。
D.结尾急切的询问,把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怀念,把宦途的感触、羁旅的愁思,直接强烈
地表现出来。
6.本诗前两句,与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两句,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相同点?在意境、情感两方面又有哪些不同点?请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一剪梅
蒋捷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容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注:秋娘渡、泰娘桥是当地两处有名景点。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开篇写诗人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就想寻酒家,希望能够借酒消愁。
B.“舟摇”写出漂泊之感,“帘招”写见酒楼心喜,两处描写表露了诗人心迹。
C.洗袍、调笙、烧香这一系列动作,写出了诗人回家之后宁静而又闲适的生活。
D.上阕白描写景,景中带情;下阕正面写情,情中有景,表达了倦游思归之情。
8.词下阕中“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笆蕉”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客中闻雁
(清)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景,再写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B.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睛看到的景象,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歌,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唱歌不好听怎么练
10.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新秋夜寄诸弟
韦应物
两地俱秋夕,相望共星河。
高梧一叶下,空斋归思多。
方用忧人瘼深层补水②,况自抱微疴。
无将别来近,颜鬓已蹉跎。
[注]①此诗是诗人在滁州刺史任上所作。②人瘼:即“民瘼”,民生疾苦。③无将:不要。助学金申请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夕”“秋夜”相应,“相望”“诸弟”相关,首联呼应题目,思念之情呼之欲出。
B.对家乡浓浓的思念之情让诗人不禁想到了家乡随风而下的梧桐叶、空荡满的房间。
C.颈联由“忧人瘼”一转,表明念弟思归毕竟是个人小事,从政爱民才是职责大事。
D.诗歌语言浅近,对仗自然,情深而又不独溺于己情,表现了诗人娴熟的写作技巧。
12.此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相比,在主要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夜旅舍寓怀
薛能
庭锁荒芜独夜吟,西风吹动故山心。
三秋木落半年客,满地月明何处砧。
渔唱乱沿汀鹭合,雁声寒咽陇云深。
平生只有松堪对,露浥霜欺不受侵。
1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通过“庭”“荒芜”“西风”等意象渲染了一种荒凉、凄冷的氛围。
B.颔联的“木落”既写出了深秋叶落的特点,又暗合诗人作客他乡的处境。
C.颈联描绘渔舟唱晚、白鹭成、雁阵声寒、陇云深深的图景,辽阔苍茫。
D.本诗写景综合采用了“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手法,显得自然隽永。
14.《唐七律隽》评诗说“于写景中有多少情致纡回其间,自能动人”。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其中的情致。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闽关
张以宁
独步青云最上梯,八闽如井眼中低。
幼儿园清明节放假通知
泉鸣万鼓动哀壑,山饮双虹垂远溪
家近尚无鸿雁信,客愁复有鹧鸪啼。
书生未老疏狂意,更欲昆仑散马蹄。
[注]①闽关:即分水关,又名“大关”,位于“福建屋脊”武夷山的最高峰黄岗山闽赣交界处,为闽赣交通要冲,自古有“八闽第一关”之称。此诗系诗人流落江淮期间一次回乡途中过分水关时所作。②张以宁:元末明初文学家,古田(今属福建宁德)人。官至翰林侍读学士,明灭元,复授侍讲学士。③远溪:黄岗山峰脊有一水源分成两股,流入东面者为闽水,流入西面者为赣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闽关俯瞰,八闽大地低如井坎,从而反衬出闽关地势高峻的特点。
B.山中流泉震动深谷;水源分作两股流向闽、赣,好似双虹伸向远溪。
C.尾联以景结情,表达了诗人的强烈愿望,也呼应首联的“独步青云”。
D.此诗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法,意象壮美,境界雄浑,气势耸拔,余韵悠长。
16.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午憩道傍人家
张孝祥
一崦人家竹树凉,午阴深处着胡床。
石泉政似煮茗沸,稻花已作炊粳香。
梦到家园归自好,起寻官路去何长。
尘埃满面迎西日,底处青山是故乡?
【注释】①此诗作于1165年,作者赴静江(桂林)任路上。
1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休憩的时间、地点以及周围的环境。
B.颔联从听觉、嗅觉角度写了煮茗、做饭场景。
C.颈联写到梦中自己归乡后又外出做官的情形。
D.尾联以处处青山是故乡之语来表达豪迈之情。
18.下列诗句中的“青山”与“底处青山是故乡”的“青山”内涵不同的一项是(   
A.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司空曙《贼平后送人北归》)
B.青山朝别暮还见,嘶马出门思旧乡。(李颀《送陈章甫》)
C.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
D.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19.有人评此诗为“梦思故园也”,此诗是怎样表达这种情感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