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
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
[规律总结]
常见 标题 | 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忆”“寄”“次”“行”“思”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 链接教材 |
常见 意象 | 客船、车铎、孤帆、驿道、月亮、秋风、秋霜、杜鹃、猿啼、沙鸥、孤雁、飞蓬、浮云、梧桐叶落、西楼、危楼、危栏、砧声、油灯等。 | 《登高》 (杜甫) 《次北固 山下》 (王湾)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
常见 情感 |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泊无定的孤苦。 ②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 ③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流露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 | |
中国古代史常用 技法 | ①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②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④因梦寄情,虚实结合。 | |
[链接高考]
晓行巴峡
王 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注] 树杪:树梢。安全生产手抄报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巴峡乡邑旭日东升,众鸡鸣唱,晴朗的江边一个女子在浣洗。
B.水国乡民在舟中行商,山上有桥,行人走在桥上,如在树颠。
C.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井然有序,二水流过,分外澄明。
D.诗人在暮春之际来到巴峡自信的英文,山水之趣宽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
解析:选C C项,“万亩良田,井然有序”理解有误。这里“井”是“村落”的意思。“万井”,引申为千家万户。巴峡地形以丘陵、山地居多,很难有“万亩良田”出现,而且诗人登高远眺,“万亩良田”缺少“出”的立体感;在同一视野中,“二水”与村落更有层次感。
A.欲暮黄鹂啭,伤心玉镜台。(王昌龄《古意》)
B.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晁补之《吴松道中》)
C.苍鸠鸣竹间,两两自相语。(张耒《感春》)
D.殷勤报春去,恰恰一莺啼。(杨万里《和仲良春晚即事》)
解析:选B 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题干中的“鸟雀之声”“思乡之情”分析。A项,诗句意思是:黄昏时分黄鹂鸣啭,主人公在玉制的镜台前伤心。传递的应是深闺宫怨之情。B项,诗句意思是:天已寒凉,大雁急于回归温暖的故乡,所以“雁声急”;时已“岁晚”,羁旅之“客”急求回家团圆,但归程遥遥。急切的“雁声”表现的是客居之人路遥急归的思乡之情。所以此项是以“鸟雀之声”传递“思乡之情”。C项,诗句意思是:苍鸠鸣叫,似两两相语于竹间。传递的是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没有传递“思乡之情”。D项,诗句描绘的是晚春景物,没有传递田忌赛马“思乡之情”。
(3)同样是描绘山峡,《晓行巴峡》与下列诗句相比,在运用意象、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水经注》)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杜甫《秋兴八首》)
解析:意象方面,应注重分析诗歌描写的具体内容。王维的诗使用了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舟市、山桥、万井、莺啼等意象;郦道元的诗使用了三峡、猿鸣等意象,杜甫的诗使用了玉露、枫树、巫山、巫峡等意象。情感方面,王维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沿途所见所闻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写山水之趣,来宽解诗人的离愁别绪;郦道元和杜甫的诗歌,主要通过描写悲凉的景,表达诗人的惆怅、悲苦之情。
参考答案:《晓行巴峡》:所用的“晴江”“浣女”“朝日”“鸡鸣”“水国”“万井”等意象,显示了巴峡水乡的祥和,调明丽,诗人置身其中,虽有淡淡的思乡之情,情感却并不悲苦。
对比诗句:所用的“猿鸣”“玉露”“枫树”等意象,显示了巫峡的萧瑟阴森,调凄冷,情感悲苦。
[读懂训练]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1)~(2)题。
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
赵 嘏①
杜若②洲边人未归,水寒烟暖想柴扉。
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
目极思随原草遍,浪高书到海门③稀。
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④。
[注] ①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唐代诗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门,河流入海之处。④钓矶,钓鱼时坐的岩石。
(1)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首联写“人未归”“想柴扉”,紧承题目“怀”字,足见其虽身处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乡的心情。
B.“水寒”“烟暖”等意象点明早春时节,写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为后三联表达感情烘托了气氛。
C.颈联作者极目远望,思念之情随离离原草而更显渺远,风浪阻隔使投递之信也愈显稀少。
D.尾联诗人发问愁情不知多少,转而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
解析:选D D项,以“万里春江的宏阔气势消解愁苦,优秀版式设计以此收束,提升了诗歌的格调”,表述错误。尾联“此时愁望情多少,万里春流绕钓矶”,所表达的是愁苦如万里春江,绕矶远逝,使得思乡之情更加绵长浓郁,而非消解;“万里春流绕钓矶”,以景结语扩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调。
(2)后人读此诗颔联,言有“杨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请就此赏析颔联的描写角度。(6分)
解析:解答本题时先明确题目要求,描写的角度有正侧面、虚实、远近、动静等角度。本诗颔联“故园何处风吹柳,新雁南来雪满衣”,主要意象是“故园”“柳”“雁”。本诗标题为“曲江春望怀江南故人”,可见作者写作此诗时身在异乡,怀念故土,“故园何处风吹柳”应该是想象的故园之景,为虚写;“新雁南来雪满衣北方白犀牛”是写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为眼前实景;
虚实结合。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感叹已身“雨雪霏霏”之风霜,由欢乐转入伤感哀愁,今昔对比,更能突出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上句想象:身在异乡春风乍起,想故园何处风吹柳拂,但回忆当年“杨柳依依”之往事。下句写实:远离故人,忽见南来大雁尽着风雪,实感叹已身“雨雪霏霏”之风霜。两句虚实结合,今昔对比,表达了对故人与故乡的思念之情。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