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文章脉络,对重要语句或段落进行深度解读,从人物形象、叙述语言以及幽默、夸张、讽刺等艺术手法的角度,欣赏作品的艺术特。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鲁迅及其创作思想。关注小说喜剧表象下的悲剧意味,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传承与理解:多角度、多层面探究作品的意蕴,理解作品的思想文化内涵,探索其中液含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培养自己的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塑造人物的方法;体味独特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对阿Q精神的再认识。
教学方法:诵读,讲解,点拨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
教 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1、导入新课,进入文本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使用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中篇小说《阿Q正传》,《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文学论著《中国小说史略》,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花边文学》《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等。
门窗安装合同范本鲁迅的名句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淼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
2、作品简介
陈安之视频《呐喊》: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前后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农村和小城镇中的人物形象。如:《药》、《孔乙己》、《阿Q正传》等。取名《呐喊》是要以呐喊声“ 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破毁“ 铁屋子 ”并“ 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
3、创作背景:
《阿Q正传》写于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后不久。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辛亥革命,已经过去整整10年,在革命与反革命的较量中,无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与此同时,新文化运动也在深入开展。“文学研究会”应运而生,挑起了“为人生的艺术”的大旗,这时的鲁迅,经过上下求索,已经摆脱了辛亥革命的失败给自己带来的苦闷和彷徨,决心甘听将令,为革命呐喊助威了。
《阿Q正传》就是在这种政治氛围中产生的。鲁迅在《呐喊·自序》中曾说:我“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未能忘怀于当日寂寞的悲哀,这恐怕是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直接原因。
4、创作缘由:
鲁迅为什么要创作《阿Q正传》?
意图有两点:
一是“画出沉默国民的灵魂”,“暴露国民的弱点”,让读者了解长期封建统治所造成的可怕的国民的愚昧 ,意在“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是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批判它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
5、《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一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成功地刻画出阿Q这个世界画廊中的著名形象。
6、感知文本
全书共九章,课文节选的是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
原作第一章“序”交代了给阿Q作传的缘起,概略介绍了阿Q的身世、处境;
第二章“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三章属于小说的交代部分。
第四章“恋爱悲剧”,
第五章“生计问题”,
第六章“从中兴到末路”是小说情节的发展,着重描写了阿Q的精神痛苦与不幸。
第七章“革命”和第八章“不准革命”描写了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阿Q自发地“神往”革命的愿望和行动,以及假洋鬼子不准他革命以后,他对辛亥革命的极大失望。
第九章“大团圆”描写反动派窃取革命果实,阿Q被杀害的悲惨结局。
7、情节结构
课文节选部分描写了辛亥革命的浪潮波及未庄以后阿Q从“神往”革命,到梦想革命胜利直至革命幻想破灭的过程。阿Q从兴奋到失败,假洋鬼子和秀才从惊惧到得意,这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波澜起伏的结构网络,展现了一个巨大的革命事件。
8、人物形象
1).社会地位如何?
明确:无姓无名、无籍贯、无固定职业、无家。是一个地位卑微的被践踏者。
阿Q生活在赵太爷、假洋鬼子等地主阶级和买力、阶级所统治的未庄!
他的生活极为贫苦,没有家,住在土谷祠;没有任何财产,只有一床棉被、一顶毡帽和一件破衣衫,可以说已被剥夺得一无所有;也没有固定职业,平日以给人做短工维持生活、割麦、舂米、撑船,什么活都干。
happy birthday什么意思出文中写阿Q动手打人或被人打的段落,这几次被打大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可看出它具有什么特点?阿Q受着深重的压迫,却没有觉悟。他不能正视自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
每当他受欺凌的时候,不是正视现实,而是用“精神胜利法”来安慰自己,从而实现精神上的自我安慰和陶醉。他是一个忘性很重的人,对所受的痛苦易于忘却。同时,他也看不清谁是敌人,谁是朋友。当受到地主豪绅们欺侮,往往到阶级兄弟身上去出气。
明确:大致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言语进攻他人或言语反击他人——饱受皮肉之苦——“胜利者”走后,他独自用“精神胜利法”疗治创伤,很快从不平衡达到了新的平衡。
2).由于长期受封建思想的毒害,他还因袭着许多封建思想意识。
“以为革命便是造反,造反便是与他为难”,所以“一向是‘深恶而痛绝之’”。在未庄他经常处于屈辱和失败之中,经常遭到周围人们的打击与嘲讽。他是旧社会中政治上承受着沉重的压迫,经济上遭受着残酷的剥削,精神上蒙受着长期的毒害,人格上忍受着种种屈辱的贫苦农民。由于他阶级地位和社会地位的低下,由于他对地主阶级和那个黑暗社会的痛恨,所以他有自发的革命要求,希望通过抗争、改变自己的现状。但是由于长期封建思想的毒害,他也有自私、狭隘、封建、保守等落后思想。他的落后性的集中体现便是“精神胜利法”,具体表现为: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弱怕强和对敌人善于健忘几个方面。
3).自发的革命要求和落后的思想意识,在阿Q身上始终是矛盾着的,阿Q便是这种矛盾性格的统一体。
例如在辛亥革命波及到未庄以后,他凭直觉意识到这场革命对他这样一无所有的穷苦农民是有利的,不禁心向往之,于是决定投降革命党,勇敢地喊出了“造反”的呼声。这在他是需要极大的勇气的,表现了他有自发地要求革命的一面,他的这种革命要求同广大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本是一致的,但是从他喊出的“我要什么就是什么,我喜欢谁就是谁”的“革命”口号中,却反映了他自私、狭隘、封建、保守的落后意识。在他的一枕美梦中对这种革命观做了具体的解释:第一是报私仇。一切与他不对的人都是革命的对象,不但赵太爷该杀,而且连小D也是“第一个该死的”,王胡“也不要了”。第二是拿东西。要什么就是什么,要多拿一点东西。第三章讨老婆。喜欢谁就是谁,而且要漂亮的。阿Q的这种革命观,反映了他对地主阶级的仇恨,反映了他要求改变长期屈辱地位的强烈愿望,反映了处于贫困地位的农民的许多合理的要求。说明他是真心实意地欢迎革命、向往革命的。但是由于他对革命一无所知,由于他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极为严重,所以在他的革命要求中,夹杂着许多落后的意识和营私利已的思想,甚至达到了敌我不分的严重地步。后来他之所以投靠假洋鬼子去寻求参加革命党的阶梯,也是这种思想的表现。
纸的由来阿Q参加革命的全部过程,形象地说明了辛亥革命同农民的关系:革命不关心农民,农民不理解革命。像阿Q这样的农民虽有自发的革命要求,在革命党深入农村之前,也只能以这种自私落后的思想理解革命,而只能受“精神胜利法”的支配而不自觉。正受由于受“精神胜利法”的支配,阿Q不能从屈辱中奋起,在失败中求生,总是以幻想的胜利来安慰自己,来掩盖屈辱和失败。结果革命果实被善于在复杂斗争中善于保存自己的地主阶级所窃取,真正欢迎革命的阿Q便不可避免地遭到悲惨的结局。
9、走进文本
(1)我的儿子会阔得多了!
(2)你还不配……
(3)我总算被儿子打了,这世界真不像样。
(4)打虫豸,好不好?我是虫豸——还不放么?
(5)赌博赢钱被抢,就自打嘴巴假想打的是另一个而转败为胜。
(6)反而觉得轻松些……将到酒店门口,早已有些高兴了。
这是一种自欺自贱自残的方式,屡屡蓬受失败的他却从未“失败”过。现实处境糟糕却要各种荒唐的理由轻视任何人。这种自尊就是虚妄的妄自尊大。
所谓的优胜,只是内心的优胜,却是实际上的失败和屈辱。这种可怜而又可笑的化解尖锐冲突的方式鲁迅称之为“精神胜利法”。农业技术培训
10、阿Q精神胜利法的形成发展的历程
11、小结
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即对于事实上的屈辱和失败,用一种自譬自解的方法,在想象中取得精神上的满足和胜利。
12、分析课文是怎样运用心理描写来表现阿Q的思想性格的?
明确:课文先后多次写阿Q的心理活动,主要段落有七处:
1).写他对革命态度转变(深恶痛绝——神往——决意投降革命)的心理活动,具体表现了阿Q有自发的革命要求。
2).写他醉后的纪觉,突出了阿Q革命目的模糊,要求精神上的满足。
3).写他躺在土谷祠里的幻想,表明阿Q革命的目的,对象方面的糊涂认识,反映了他的
不觉悟的性格的一面。
4).写他盘辫前后的所思所惑,突出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5).写阿Q在感受受冷落时的认识,揭示了这个地位卑微,受人欺凌的阿Q想革命也无处去投奔的悲苦命运,揭示了他错投假洋鬼子的思想基础。
6).写假洋鬼子不准阿Q革命后,他的失望—无聊—报仇—高兴的思想感情。
7).写赵家遭劫后,他痛恨没有自己的份儿,于是想告状,杀头,抄斩等心理活动,都生动地再现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
13、小说的典型环境的特点
通过未庄这个小小的社会窗口,展示了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村社会的全貌。
特点一是把典型环境的描写融进故事情节的叙述之中。例如第七、八章的开头部分,既是情节的叙述又是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的描绘。
特点二是通过富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和细节,反映特定的时代气氛。如衣箱寄存、信件往来、辫子盘法等细节,反映当时农村的落后、闭塞,交代了故事的社会背景和典型环境
阿Q的悲剧发生在未庄。这是一个偏僻的乡村,交通很不方便,只有一条能航行大乌篷船的河与城里相通,所以人们很少进城。代表传统封建势力的“土地主”赵太爷和曾经到东洋留过学的假洋鬼子统治着这里的一切。生活在未庄的贫苦农民不仅受着他们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且在精神上还长期受着他们思想的毒害和人格的侮辱。面对这不平的现实,不少人都习以为常,安于命运,麻木顺从了,甚至有的还相互欺侮,争斗,在屈辱中求生。这便是未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阿Q性格和阿Q悲剧产生的社会土壤。
14、小说的语言特
小说语言特:
(1)生动形象幽默准确的语言
(2)喜剧的外套悲剧的内核
(3)生动简洁的白描手法
(4)灵活尖锐的杂文笔墨
15、小结
阿Q:是一个流浪的雇农,无财产,只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生活。身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凌辱,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尤其令人痛心的是,他对来自统治阶级的残酷迫害竟然麻木健忘,自轻自贱,自欺自慰,甚至用欺侮弱者来发泄自己被别人欺压的不平之气。
16、小说主题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