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一年级手工制作教案动手创造与手眼协调训练
小学一年级手工制作教案动手创造与手眼协调训练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训练,手工制作成为了小学教育中愈来愈重要的一环。手工制作教案是指为有效开展教学,并达到预定教学目标而设计的教学方案,下面将分享一份小学一年级手工制作教案,旨在培养小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提高其手眼协调能力。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提高学生的手眼协调能力和操作技巧;
3.学习对常见材料的认识和使用;
4.通过这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和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借助具体材料进行操作。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准备
(1)教师提前准备好材料,例如:颜料、纸板、剪刀、胶水等。
(2)教师准备制作展板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展示作品。
2.教学步骤
(1)引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本次手工制作主题,如制作花瓶或彩虹等。并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品味或解析,引导学生对该主题的初步认识。
手眼(2)材料介绍(5分钟)
教师向学生展示本次手工制作所需常见材料,并讲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和使用方法。
(3)操作技巧演示(10分钟)
教师通过在黑板或制作展板上的演示,向学生展示制作过程。如何剪纸板、粘胶水等,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制作技巧。
(4)动手制作(40分钟)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制作自己的作品。在制作过程中,鼓励学生尝试各种不同的组合方式,并根据自己的想法进行创新,自由发挥,完成属于自己的作品。
(5)展示和点评(15分钟)
学生可以在完成后,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制作展板上,并进行点评,分享自己的创作心得。教师要在此环节鼓励并指导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作品的亮点,并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技巧。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手工制作教案的实施,学生们不仅从实践中掌握了更多的制作技巧,而且在跟同学交流讨论过程中也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师还要注意,在制作过程中,不要一味地强调成果,而是更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们在其中发掘到足够的乐趣。最后,学生们从创作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并对美的感受和审美能力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