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A版《我是苹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1、小学四年级语文A版《我是苹果》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目标:
    1.学会写本课2个生字,理解局部新词的意思。
    2.理解苹果为人类所做的一切,感受它乐于奉献的美好情怀。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3.感受苹果的快乐,培养积极高尚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幸福观。
    4.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感受苹果广博的胸怀、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于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朗读、想象、感悟诗歌的能力。
    教学准备:
    苹果头饰、一只苹果、苹果卡(生字词)、用于欣赏的诗歌投影片、配乐朗诵带。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读入境,转换角。
    1.师:今天,咱们请来了一位苹果诗人,咱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一个带着苹果头饰的学生走入)。
    2.苹果诗人:我特别喜欢诗,经常用诗歌来说自身的心里话,你们想听听吗?“苹果诗人”范读,学生仔细听。
    3.听了我的介绍,你们喜欢我吗?喜欢我什么?(漂亮、有用处等)
    4.师:把你们对这位苹果诗人的感觉送入课题中,读读课题(此时,教师要有所评价,如“你真是只快乐的苹果”)。
    (设置“苹果诗人”的环节,促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情境,带领学生听范读、表述对它的喜爱,以此来了解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学生读课题时,教师不失时机地进行评价,可以协助学生迅速转换角。)
    二、自主学习,掌握字词。
    1.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自读诗歌,画记生字词。
    2.不懂的字词,用什么方法解决?(查字典、与同学讨论、联系上下文等)
    3.请大家到“苹果识字乐园”摘“苹果”。
    (1)学习“会写字”——“凝、康”。
    ①指读。读准字音:强调“凝”是鼻音、后鼻韵母“níng”。
    ②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两个字?书写时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指导学生分辨清楚“凝”第十画“横撇”和第十二画“横钩”的区别;“康”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里边的下半局部不是“水”)
    ③写字。要求边写边记,之后,请学生上台听写,大家评议。
    ④说字义:生活中,你知道什么东西怎么样时会凝固?进行“健康的()”词语搭配练习,让学生了解健康的词义范畴。
    三、小组合作整体感知。
    1.学生分组进行诗歌的阅读,看看发现了这首诗有什么特点?
    (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不求全。如:一、三、五自然段完全一样——反复;有些句式相同,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律优美;把苹果当做人来写——想象丰富等。)
    2.假如请你给此诗配乐,是配优美舒缓的,还是高亢的,还是忧伤的呢?(让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基本格调)
    3.配乐朗读。
    四、多角度探究赏读诗文。
    1.形象感知:充沛调动学生的手、眼、鼻、嘴进行摸、看、闻、尝,请学生说说“我是一只()的苹果”。
    2.读文质疑:课文中哪一节是夸赞“我”的优点的?(第四节)读一读,看哪些读懂了,哪些还没读懂,不懂的做上记号“?”。
    3.交流讨论。(学生研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向纵深进行点拨、引导。)
    第一句:小朋友们在什么情况下得到苹果,会开心地笑起来?我们经常把小朋友的笑脸比作什么?
    第二句:在漫天黄沙中,一个人行走了几天几夜,一口水也没得喝,他会是副什么样?此时,假如有一个苹果出现在他的面前,会给他带来什么?
    第三句:请学生演示病中的人,想想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哪位“爱心小苹果”去抚慰抚慰他?说说,当病人看着苹果那红红的颜,闻着淡淡的清香,他会看到什么?
    4.联系生活,仿写句子:平时,人们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也会用上苹果呢?能否把刚才所说的,仿造第5节的句式说说?(“我给……”“我使……”)
    5.体会内心:现在,请大家说说“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当听着人们对你的赞美,你心里是种什么样的感受?(自豪)假如要你在第六小节“我是苹果,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后面,再续说几句,你会说些什么?
    6.朗读释情:心里已经发生自豪之情的小苹果,请站起来,用你们的朗读来释放你们的情感。(5、6节)
    五、作业。
    1.仿写诗句:
    我给()
    我给()
    我使()
    我使()
    我是苹果,
    我是一只小小的、红艳艳的苹果。
    2.背诵诗歌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苹果卡”上的生字词。
    2.背诵诗歌。
    3.说说,你觉得“我”是一只怎样的苹果?
    二、学习第2、3小节。
    1.与学习同伴一起读第2、3小节,考虑:到底是谁造就了苹果呢?
    2.学生汇报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第一句:太阳给了“我”光明和温暖,大地给了“我”生长的土地和营养。“我”是在叶子和花儿的一起努力下才生长起来的。
    第二句:“我”如月亮、星星、珍珠、贝壳一样美丽。
    第三句:“我”是农民们晶莹的汗水的“凝固”,是清晨沾湿农民们衣衫的露珠的'“结晶”。“我”是农民们的希望,“我”要为人们奉献自身,来感谢那些赋予“我”生命的“人”。
    3.齐读第2、3小节,想想“我”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感激)假如要在第一小节后面,再续说几句话,你准备怎么说?
    三、再读全诗。
    1.分小组进行诗歌背诵竞赛。
    2.讨论,第1、3、5小节在形式上完全一样,但感情一样吗?
    第一节是苹果对孕育它的“人”的感激之情,第三节是表达乐于奉献的情感,第五节是为自身能奉献于人们而感到自豪。
    3.这首诗给了你什么启发?
    4.这首诗的是傅天琳,当代女诗人。1961年从重庆电力技术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市郊缙云山农场种果树。现在重庆出版社少儿编辑室任编辑。她的诗风格细腻,构思新巧。喜欢她的诗的同学,课后可以再去读读她的诗《梦话》《母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