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婉转动听的意思]娓娓动听的意思
娓娓动听的意思一:道德讲堂观后感300字
道德讲堂观后感_第1篇
午后时分,书香挤满了整个校园,书声琅琅中,夹杂着一些青春的颜,周六的午后是晴朗的,是美好的,此时的我们是兴奋的。
《道德讲堂》一泓清泉,一种洗礼,一次蜕变。生命是如此神奇,给人以希望,对生活充满向往。生命也是残酷的,打破如梦的未来,一切变的晦暗,可他们总不甘于现状,在常人无法想象的苦痛与磨难中,获得第二次生命。在这里,感受生命的真谛,领悟生命的意义。
生活就该怒放。这是《怒放的生命》的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态度。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自己的工作态度挽救自己的学生,失去的是自己的双腿,换得更多生命的怒放。她就如她名字般__美丽的茉莉花,清香,淡雅,朴素。生命化蛹成蝶。
纯净而美妙的清泉,不正如那鲜活的生命吗?流动出神奇的韵律。课程持续不久,却饱含浓郁的感动。
生命的娴静,燃烧热情,生活态度的自信,豁达,感悟到的还有很多。
在《道德讲堂》的过程中,洗礼我的内心,蜕变我的生活,舞动我的人生。
道德讲堂观后感_第2篇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是班队课,今天的班队课十分严肃,连话筒也用了起来。弄得我特别紧张,连主持人也选好了,是祝雅婷。这次的班队课有好多步骤,我也忘了许多,好像有:“唱一首歌曲、看一段视频、念一段诗句、讲一个故事、发一发表态。”反正很多。
首先第一个步骤是唱一首歌曲,歌的主题是《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我们可没学过,还好老师给了我们歌词,因为没学过,所以唱的乱七八糟,节奏根本是乱唱,老师差点被我们的歌声吓倒了。
第二个步骤是看一段视频,我从视频中隐隐约约知道了第一个主人公是一名特级飞机驾驶员,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时候,经常要飞到一些峡谷里救人,一不小心就会丧命。第二名主人公是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拯救了一条条宝贵的生命。
第三个步骤是念一段诗句,老师先叫我们念一遍,然后再娓娓动听给我们讲解起句子的意思。
第四个步骤是讲一个故事,老师给我们讲的是关于一个叫张丽莉女老师的故事。在一天放学,几个学生在路上走着,一辆失控的大卡车向学生冲过来,当时张丽莉想都没想,直接冲上去,一把推开学生,自己的双腿却被大客车碾到了。最后张丽莉的双腿造成高位截肢。
第五个步骤是发一发表态,是关于刚才故事的感想,有的同学说:“我们要学习张丽莉老师舍已救人的精神!”还有的同学说:“张丽莉老师太伟大了!”。
上完这节班队课,我懂得了什么是道德。
道德讲堂观后感_第3篇
今天,我们五年段举行了一次跟助人为乐有关的“道德讲堂”。
“道德讲堂”一共分为5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唱《学习雷锋好榜样》这首歌。“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大家唱着唱着,似乎身临其境,体会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明白了这首歌的含义。
第二个步骤是交流一下我们收集到的有关助人为乐格言。有几个同学上去讲了几句,比如说”助人要从日
常小事做起,不因善小而不为“、”助人为乐是一种美德“、”助人为快乐之本“等。但是我觉得,”助人为乐是共产主义世界观的体现“这句最好,因为这句话是站在共产党的角度来说的,更能体现帮助别人的快乐。
第三个步骤就是交流对”助人为乐"的感想。我是觉得,帮助别人,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感想,也跟我的差不多。
第四个步骤,是看一个有关“义侠巴郎”__阿里木的视频。我们了解到:阿里木,男。40多岁,新疆人。十几年前来到贵州毕节,以烧烤为生,日子过的不怎么样,睡一块钱的大通铺,吃一块钱的凉粉、馒头,但他却被称为“烤羊肉串的慈善家”,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八年来,他自己省吃俭用,却一直资助上百位贫困生。他一共卖出了30多万串羊肉串,共计10多万元钱。但是,阿里木自己只用了非常少,大多数都捐给了当地的学校。
娓娓动听是什么意思 最后一个步骤,是写写自己做过得好事。我写了”借同学一支笔“这样一件小事。
这次”道德讲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助人为乐“。
娓娓动听的意思二:尊师的故事有哪些
居里夫人
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惊了全世界。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学家。从而,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可她对她过去的老师仍然十分尊敬。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可是,她付不起由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回乡的希望总是那么渺茫。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做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落成典礼。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典礼将要开始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了主席台。这位老年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有一位有学问的人,名叫杨时,他对老师十分尊重,一向虚心好学。“程门立雪”便是他尊敬老师、刻苦求学的一段小故事。
杨时在青少年时代,就非常用功。后来中了进士,他不愿做官,继续访师求教,钻研学问。当时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全国有名的学问家。杨时先是拜程颢为老师,学到了不少知识。4年后,程颢逝世了。为了继续学习,他又拜程颐为老师。这时候,杨时已经40岁了,但对老师还是那么谦虚、恭敬。
有一天,天空浓云密布,眼看一场大雪就要到来。午饭后,杨时为了老师请教一个问题,约了同学游酢一起去程颐家里。守门的说,程颐正在睡午觉,他们不愿打扰老师的午睡,便一声不响地立在门外等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