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清廉故事
爷爷的清廉之道》
我爷爷呀,那可是个出了名的清廉之人。在我们那小村子里,提起爷爷,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爷爷年轻的时候在村里当会计。那时候,村子虽说不大,但账目也不少,什么农田补贴、村里公共设施建设的款项,都得经过爷爷的手。记得有一次,村里要修一条通往农田的小路。当时上头拨了一笔钱下来,那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至少在我们村民眼里是这样的。
负责修路的工头是隔壁村的李大叔。这李大叔呢,是个挺精明的人。修路的过程中,有一天傍晚,他提着一只老母鸡,还拎着几瓶酒就来到了我家。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地对爷爷说:“老哥啊,这修路的事儿多亏您在村里帮忙协调,您看这也没什么好表示的,自家养的鸡,还有几瓶薄酒,您可一定要收下啊。”
爷爷一看到这架势,脸立马就沉了下来。他皱着眉头对李大叔说:“你这是干啥呢?这鸡和酒你拿回去,该怎么修路就怎么修路,只要把路修得结实、平坦,那就是对村里最大的好。”
李大叔还不死心呢,他凑上前去,压低声音说:“老哥,您看这修路嘛,难免会有些小的账目出入,您只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成,这点小意思您就收下吧,以后咱们还有合作的机会呢。”
爷爷一听这话,那可就更生气了。他提高了嗓门说:“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在这个岗位上一天,就得把这账目弄得明明白白的。哪怕是一分钱,也不能含糊。这路是给咱村民走的,要是在账目上出了问题,我怎么对得起村里的老少爷们儿?”
李大叔被爷爷说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只好拎着鸡和酒灰溜溜地走了。
我当时就在旁边看着呢,还小不太懂事儿,就问爷爷:“爷爷,为啥不要那只鸡呀?看起来好肥呢,可以吃好久呢。”爷爷摸着我的头说:“乖孙儿啊,这不是鸡的事儿。这要是收了,那就是坏了规矩,爷爷可不能做这种不清廉的事儿。”
爷爷在会计这个岗位上干了好多年,一直都是这样清清白白的。他每一笔账都记得清清楚楚,村里的账本就像他的宝贝一样。有时候,爷爷会戴着老花镜,在那张旧桌子前一坐就是大半天,仔细地核对账目。要是发现哪里有一丁点儿的疑问,他就会跑到相关的人那里去问清楚。
村里的人都很信任爷爷,每次选举的时候,大家都毫不犹豫地把票投给爷爷。爷爷就这么一直坚守着他的清廉,在我心里,他就像一座山,稳稳当当的,让人敬仰。
现在爷爷年纪大了,不过他的清廉故事还一直在村里流传着。那些年轻的村干部,有时候也会来请教爷爷,
清正廉洁的故事问他在处理村里事务的时候怎么才能做到清正廉洁。爷爷总是笑着说:“很简单啊,心里装着村民,别想着自己的私利,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这么个理儿。”爷爷的清廉,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就体现在这些日常的点点滴滴里,却像星星一样,在我们村里闪闪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