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观后感10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阿凡达》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阿凡达》观后感1
“世界的卡梅隆,宇宙的阿凡达。”“Avatar”是什么?这是看电影之前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作为电脑术语来讲,英语Avatar指的是在虚拟实境中互动地呈现一个人;用作名词来讲,是指化身或天神降凡之意。在此也不得不佩服詹姆斯·卡梅隆对自己这部影片的精确定位,英语一个单词通常都会有几种含义,一部《阿凡达》电影,几乎将英文片名中涵盖的几层意思都给表达了出来,影片的气势和效果足以堪称年度最强。
一、真的是身临其境?
《阿凡达》的故事发生在潘多拉星,没有具体的时间,我们只知道那是一个不太遥远的未来,人类已经毁坏了地球,他们为了开发新的能源和新的居住地,便开始将手伸向了外星,电影有点拓荒史的意思,较为契合百十年前美国人对于西部的开拓。潘多拉星的原住民纳美人必然要组织地球人的这种野蛮侵略行为,一场大战在所难免。故事虽然有些俗套,但胜在情节流畅,作为一部商业娱乐大片是合格的,但《阿凡达》真正要
让你领略的,还是它神乎其技一般的电影特效。
观赏《阿凡达》首先就要面临选择何种方式的问题,是3D还是IMAX3D,以及传统的2D?詹姆斯·卡梅隆在电影制作后期就说过,《阿凡达》必须在IMAX3D版本上才能看出效果。最初听到这话还以为这只是片方的一种宣传策略,但真正当你走入影院去观赏这部电影,才发现原来卡梅隆真的是依托IMAX3D来创作这部电影,之前他苦等10年未拍任何剧情电影,就是等待IMAX3D电影院线步向成熟,这样才能保证全世界能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电影真正震撼的效果。
《阿凡达》会让你领略到外星的参天大树、热带丛林、漂浮巨岛、湖泊山川、日月星辰,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实结合的,但通过CGI技术的绝妙处理,银幕上的一切都会让你感觉真实可信,郁郁葱葱的树木花草仿佛触手可及,这是一个真实的世界!在看电影的时候,你的精神会被带入进电影之中,当男主角用脚趾触碰泥土的时候,你可能也会感受到脚底泥土般的松软,电影从来没有这样真实过。
二、故事有待深层次挖掘
詹姆斯·卡梅隆绝不是那种肤浅之人,像迈克尔·贝那种游戏式的剧情在卡梅隆电影中是看不到的。卡梅隆多年来的电影作品中,有两大主题贯穿始终,那就是“和平与环保”。“和平”这个主题在《终结者1、2》中完全
就能看到,核弹让地球毁灭,人类过于依赖电脑网络,最后反而被电脑打败,卡梅隆是在通过这种末日幻想的方式来警醒人们,不要滥用科技与核武器。“环保”这个主题就更加明显了,《深渊》中海底人为了报复人类对地球的戕害,而决定淹没世界,但最终是人类的关爱感动的海底人,而没有毁掉世界。
詹姆斯·卡梅隆不是说教电影人,他不会把这些电影主题都摆在台面上去说,他的电影视觉效果只是一种包装,内里所要传达的思想才是最珍贵的。所以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始终不会过时,即使1991年的《终结者2》现在看来依旧精彩,这就是因为卡梅隆把握住了故事命脉,观众不光可以看特效,跌宕起伏的剧情仍然可以抓住人心。
《阿凡达》融合了“和平与环保”的主题,经典的战争电影都是通过残酷的战争场面来宣扬和平精神,战争会给人类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银幕上为大家呈现了这一切,通过战争电影也是希望观众能够珍惜现在的和平。地球人侵略了潘多拉星,原住民纳美人开始抵御这些外来的侵略者,地球人的科技要先进于纳美人上千年,悬殊之大令人咋舌。在本片中,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人类只有将黑手伸向潘多拉星这个世外桃源,当人类无节制夸张居住和使用土地之时,可曾想过脚下的大地也会有朝一日承受不住这种重压呢?《阿凡达》的情节与特效配合得非常好,完全没有很多特效大片情节稀松的诟病。
三、划时代意义
詹姆斯·卡梅隆的电影一直都能捧红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凭借《终结者》晋升世界巨星,莱奥纳多·迪卡普里奥因为《泰坦尼克号》而举世瞩目,这回的《阿凡达》却没有捧红谁。主演萨姆·沃辛顿没有莱奥纳多的帅气,也没有施瓦辛格的强壮,他红起来当然是时间的问题,但是他很难为《阿凡达》的票房贡献更多的力量。想想当年《泰坦尼克号》风靡全球之时,很多女粉丝都是不厌其烦地去影院支持偶像莱奥纳多。《暮2》北美票房首周末突破1.4亿美金,偶像的力量占去了一大半,粉丝都是冲着俊男靓女去的,谁还管电影好不好看。所以,《阿凡达》这部电影最明显的缺憾就是主演的选择放弃了帅哥美女,这对于电影剧情的发展很有需要,但对于市场阿凡达观后感而言,就不是那么合适了。
从长远来说,萨姆·沃辛顿很有可能会成为继梅尔·吉布森、休·杰克曼等澳洲籍男星之后,成为新一代的澳洲籍好莱坞巨星,但这毕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淬炼。《阿凡达》在北美的口碑尚好,但由于放映技术和演员号召力等方面的制约,《阿凡达》首周末北美票房居然还未过亿,《阿凡达》这部电影至少都要在3D影院中才能一睹阵容,经过这部电影以后,3D影院必将又迎来一个更快的发展风潮,毫无疑问的是,《阿凡达》已经开启了特效电影的全新时代,它的划时代意义等同于《金刚》(1933)、《20xx太空漫游》(1968)、《星球大战》(1977)这些科幻经典,詹姆斯·卡梅隆凭借着宏大的构想和严谨的制作,开启了3D电影的时代。
《阿凡达》观后感2
我看《阿凡达》时的感受和我1977年看到《星球大战》时一样。那时我也是抱着忐忑的期望走进电影院的。跟《泰坦尼克号》一样,卡梅隆的新作在上映前就受到热烈到令人生疑的追捧。但再一次地,他用一部出的电影让怀疑者都闭上了嘴。在好莱坞,至少还有一个人懂得如何善用2亿5千万或者3亿的投资。
《阿凡达》是一次精彩异常的娱乐历程,但它的好处不限于此。它包内含很明显的环保和反战信息『美国人也爱提炼中心思想、伟大好处?——楼主注』。它注定要掀起追捧的热潮。它的视觉细节是如此丰富,值得反复观赏。跟《指环王》一样,它创造了一种语言。它造就了新的电影明星。它是一个重大事件,一部你务必去看才能跟得上别人的话题的电影。
故事设在2154年,跟随着美军在一个地球大小的行星上的派遣任务展开。这个叫潘朵拉的新世界,富内含地球急需的一种矿产。潘朵拉对地球毫无威胁,但是我们还是要派出军队去进攻和征服她。头脑发热的海军陆战队员架着机,开着装甲飞艇进行轰炸任务。你能够自己把它理解成是对当今政局的隐喻,卡梅隆明显是这样想的。
潘朵拉上茂盛的丛林里居住着和平的纳维人,他们是蓝皮肤,金眼睛,体型修长的巨人,每个约有12英尺高。那里的大气不适宜人类呼吸,跟周围的景物相比,我们就像小矮人一样。如果我们要踏出机舱,务必借助具有纳维人外形的阿凡达,由人类在机器内透过心电感应遥控。当他们进入阿凡达后,他们所观,所
惧,所尝,所感都跟纳维人一样,同样也跟他们一样适应当地的环境。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