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电影《泰坦尼克号》观后感
《泰坦尼克号》当年上映时,轰动全球,取得巨大成功,里面的男女主角,也因为此片而声名鹊起,尽管影片中有露丝裸露的镜头,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泰坦尼克号》成为当年最卖座的影片。泰坦尼克号中,杰克站在船头,高喊:我是世界之王。若干年后,成为好莱坞的经典台词,而詹姆斯·卡梅隆,也凭借此片,夺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就像地上长长的影子,伴随了人们的成长,成为经典的回忆以及无法磨灭的美好记忆!
今年的4月10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100周年之际,《泰坦尼克号》以3D新面目再度起航,被一代人津津乐道的杰克和露丝的爱情乐章再次凄美奏起。《泰坦尼克号》3D版,在中国受到热烈欢迎,票房超过北美,究其原因,是因为 3D版《泰坦尼克号》在内涵层面上远远超越技术里程碑的《阿凡达》,它包容极广,既有阶级、地位带来的伦理思考,也有阶级、地位带来的爱情思考。人们为电影中的爱情动容,新一轮观影,很有可能会冲击一下年轻的观众。曾几何时,有位女模特爆出这样一句话:“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自行车上笑。”她的这句话在社会曾引起了一阵热议,我当时也感到很震惊,现在年轻人的婚恋观怎么都成这样的了?我记得当年我们谈恋爱时,首先考虑的是两人的感情如何、对方的人品是否可靠、是否孝敬老人这些东西,对家庭条件什么的很少考虑,更谈不上房子、车子、票子之类的东西。觉得只要两个人相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爱情里要是掺杂了和它本身无关的算计,那就不是真的爱情。从中国的董永与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到外
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他们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是因为都是美好感情的一种体现,是人们一种对幸福
的追求和向往。而现在有些年轻人,却金钱至上,把物质生活的富裕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目标,这是很可悲的。没有爱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整个世界没有爱情;整个世界没有爱情也不可怕,可怕的是电影里没有爱情;电影里没有爱情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现实生活中没有爱情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后没有爱情。笔者认为,《泰坦尼克号》中坚定地标示出,人死后可以荣归爱情之乡,可以把这作为一种信仰。所以,这是时隔一代人之后,3D版《泰坦尼克号》的意义所在。3D不过是一种更为时髦和先锋的技术,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影院,分享的却是人类亘古的真善美。
一、生死不渝的爱情美
《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一个是三等舱的小混混,一个是头等舱的富家女,按照世俗的眼光,他们“门不当,户不对”,根本不可能产生感情,更不可能会有故事,但他们用真爱打破了彼此的地位、金钱等隔阂,至死都守护彼此的爱情誓言,尤其在影片的最后,救生艇在向下放,露丝目不转睛地望着杰克,终于难以抑制情感,又跳回了正在沉没的大船,他们相互拥吻,语无伦次。杰克逐渐沉入冰冷的海水中,却安慰露丝,鼓励她好好地活下去,而露丝认真地做着承诺,嘶哑,凄苦。当露丝发现杰克已死,无奈而又果断地将杰克推向大海。随后,她勇敢而迅速地扑腾着去拿哨子。哨声颤抖着响起,手电筒的光打过来了,哨子并没有停歇,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亮。看到这凄美的一幕,我的心揪在了一起,这是怎样的一种感情啊,男人为了女人的生命宁肯舍
弃自己宝贵的生命,而女人为了对男人的那种承诺,为了对对方感情的回应,努力地、好好地活下去,因为她懂得,自己活下来不光是为了她自己,更是杰克生命的一种延续。她要以此来证明对杰克的大爱!看到这里,联想到刚刚看到一
阿凡达观后感个相亲节目,一个25岁的男人到节目里相亲,他提到了他是个离异的男人,是因为刚结婚不久的爱人被查出得了癌症而离异的。当时现场好几位女嘉宾对他的举动提出了质疑,觉得他是个负心汉,可是当听到他们的离异是女方主动提出来的,而且为了达到离异的目的,女方家长把家门钥匙都拿走了,当听到这里时,人们都理解了这个男人为什么要来到节目组相亲,他是为了完成他爱人的愿望。其实真正的爱情,不是占有,无关金钱、地位,而是处处为对方着想,真心希望对方快乐、幸福。当你真爱一个人的时候,你是会忘记自己的苦乐得失,而只是关心对方的苦乐得失的。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爱一个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为他的幸福而高兴,为使他能够更幸福而去做需要做的一切,并从这当中得到快乐。”
百合网副总裁慕岩表示,真爱无言,大爱无声,泰坦尼克号让身处现代的我们明白什么是真爱,我们应该怎样面对生活,怎样面对灾难。在寻另一半时,永远不要向“钱”看,而应该向“爱”看。因为,真实、真诚的爱情才是每一个人心中最渴望的。
二、至真至纯的人性美
一部电影,我们可以看了一遍又一遍,而消失的品质呢,我们难道也期望可以从头来过?社会进步了,人们富裕了,人们的道德观念也随着进步的节奏,飞跃出了曾经的圈圈。泰坦尼克号是一艘大船,带走了两个相
爱的人,而如今我们社会的这艘超级巨轮,却带走了更多单纯的、对爱忠诚的人。无论社会多么进步开放,道德永远有它的底线!
让我们再重温一下影片带给我们的巨大的心灵震撼吧:船体开始下沉之际,乘客惊慌失措,小乐队奉船长之命来到甲板上,平静地演奏起轻松的音乐;一对老夫妇握手相拥祥和地躺在床上;一位妈妈温柔从容地给两个孩子讲着睡前童话;一支乐队绅士般地拉着小提琴为逃生的人伴奏;一个年轻小伙子在冰冷刺骨的大西洋海水里守在爱人的一块救命浮板旁直至冻死。看到这些,不禁使人泪流满面,人性的东西是无关国界、无关种族、无关贫富、无关金钱的,它是深藏人心底的一种最本能、最原始的美好东西。一个人固有的一种道德观念,在关键时刻,会通过他的行动自然而然地表达出来,这不需要学习,不需要多少知识,只是一种本能。极端情景考验人,果真遇见那一刻,我们会怎样呢?我们会像影片中船长一样撕了有钱人递上的钞票,用一把手朝天鸣放来维持让妇女和儿童先走的“天职”吗?事实上,并不存在一个“妇孺优先”的“海上规则”,这是船长和船员这些男人们的个人选择。然而,生活在每时每刻用锉刀将人的感情细胞一点一点地削弱,让人变得世故圆滑、变得冷漠无情、变得麻木不仁,诸如老人倒在地上无人敢去上前扶起,小孩被车撞后路人不敢出手相救。就像那些坐在救生艇上听着此起彼伏歇斯底里的惨叫却无动于衷的男人和贵人们。我没有指责他们逃生的本能,也许很多人到那一步都会变得这样自私。正因为如此,杰克和露丝那种“爱情”的伟大、人性的光辉才能真正体现出来。只有善良自由的心,才能呼吸真正的爱的空气。露丝和杰克会在自身难保的时候试图去救走廊里面的小孩,而露丝
的未婚夫却只会用小孩当成逃生的工具。这部大作之所以经典,是靠影片本身厚重的程度。感谢剧作家和导演,为我们献上的这份细腻的灵魂大餐。时间会洗尽铅华,洗净一切华而不实的东西。如大西洋的海水一样,深蓝透彻。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会让人心灵最柔软、最善良的一面展示出来,也会涌现出一批道德情操高尚的道德模范。2011年道德模
范郭明义就是其中之一。从最初的自己献血,资助贫困儿童上学,后来发展成为6万多人的郭明义爱心团队,他们遍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学生、工人、公务员,也有打工仔、私企老板,每天在不同的城市间进行着爱的传递与接力。因为大家都知道“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体会到了“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幸福。“每个人心中都埋藏着一粒善良的种子,是郭明义唤醒了我们的向善之心。”一位跟着郭明义做好事的“80后”说。谁说雷锋精神过时了?这就是雷锋精神在新时期的一种全新体现。“来吧,朋友。给你一片蓝天,放飞这世界的爱翼,把幸福给你。”郭明义向人们发出了爱的邀请。
三、美轮美奂的音画美
导演詹姆士·卡梅隆在《泰坦尼克号》片中不仅通过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与凯特·温丝莱特演绎的爱情悲剧告诉世人什么是真爱,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爱情的超价值思考。然而,更为绝妙的是,他还通过音乐对爱情做出了更美妙也更经典的诠释。一首由加拿大女歌手席琳·迪翁(Celine Dion)演唱的影片主题曲My Heart Will Go On(《我心永恒》)正是该影片音乐成功之处的集中体现。歌曲的旋律从最初的平缓到激昂,再到缠绵悱恻的高潮,一直到最后荡气回肠的悲剧尾声,短短四分钟的歌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