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夏季景的古诗词赏析
【篇一】描写夏季景的古诗词赏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
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西湖六月美丽景的诗,这首诗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典范作品。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景,风光不与其他季节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更加说明夏天的西湖景的与众不同。这两句是写六月西湖给诗人的总的感受。“毕竟”二字,突出了六月西湖风光的独特、非同一般,给人以丰富美好的想象。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诗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诗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然后,诗人用充满强烈彩对比的句子,给读者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精彩绝艳的画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
两句具体地描绘了“毕竟”不同的风景图画:随着湖面而伸展到尽头
的荷叶与蓝天融合在一起,造成了“无穷”的艺术空间,涂染出无边
无际的碧;在这个片碧的背景上,又点染出阳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红得那么娇艳、那么明丽。连天“无穷碧”的荷叶和映日“别样红”的荷花,不但是春、秋、冬三季所见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
中荷花最旺盛的时期才能看到。诗人抓住了这盛夏时特有的景物,概
括而又贴切。这种在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读者体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诗人的中心立意不在畅叙友谊,或者纠缠于离愁别绪,而是通过
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从艺术上来说,
除了白描以外,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虚实相生。前两句直陈,仅仅泛说,为虚;后两句描绘,展示具体形象,为实。虚实结合,相
得益彰。二是刚柔相济。后两句所写的莲叶荷花,一般归入阴柔美一类,而诗人却把它写得非常壮美,境界阔大,有“天”,有“日”。
语言也很有气势:“接天”“无穷”。这样,阳刚与柔美,就在诗歌
中得到了和谐统一。
【篇二】描写夏季景的古诗词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三角形具有什么性
译文
血压低吃什么食物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
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花的香气里,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讨论,说今年是一个丰收的好年景。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
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
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
从《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不过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
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
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
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描绘得令人悠然微单反相机
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注重点从
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但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
的丰年景象。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稻花
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前四句就是单纯的抒写当时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不过
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所以,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
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使用对仗手法,
以增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
清幽夜、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不过笔锋一转,小桥女生胸疼是什么原因
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体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
黄沙道上的路径即使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
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
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因为沉
浸在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水准,相得益彰,
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的题材内容不过是一些看来极其平凡的景物,语言没有任何雕饰,没有用一个典故,层次安排也完全是平平淡淡。
不过,正是在看似平淡之中,却有着词人潜心的构思,淳厚的感情。
在这里,读者也能够领略到稼轩词于雄浑豪迈之外的另一种境界。
【篇三】描写夏季景的古诗词赏析:山亭夏日
唐代: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水晶帘一作水精帘)
译文
绿树葱郁浓阴夏日漫长,楼台的倒影映入了池塘。
水晶帘在抖动微风拂起,满架蔷薇惹得一院芳香。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
“绿树阴浓夏日长”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
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特别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
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
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
“楼台倒影入池塘”这里诗人是从视觉写夏日,写看到的景观。
诗人看到平静的池塘倒映着远近不同的亭台楼阁的倒影,心情自然怡
然舒一爽,于是才写出如此富于美感的诗句来。“入池塘”的“入”
字用得好,他不但写出了明净与清新,也写出了动感,写出了池塘容
山容水容亭台楼阁的胸怀,把池塘写大了。
“水晶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
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晶帘动”来比喻这个景象,美妙而逼真──整
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我最熟悉的人
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非常美妙。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
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
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晶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晶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满架蔷薇一院香”中诗人又从嗅觉角度来写夏日。正当诗人陶
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
神为之一振。那蔷薇不是诗人看到的,诗人也未必知道庭院里还有蔷
薇满架,而是那醉人的芳一香提醒了诗人。在这盛夏骄陽下的山亭的
买书包幽静清新的景致之中,又加上“满架蔷薇”,增添了鲜艳的*彩,充
满了醉人的芳一香,使作品洋溢出夏日特有的灵动与生机。另外,
“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不无关联,若没有微风,蔷薇花香
就不会飘过来,诗人自然就不知道还有“满架蔷薇”。
诗写夏日风光,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
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个切都
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