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永生的眼睛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4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认读本课学习目标
三、走进文本,围绕问题展开活动
(一)自主学习
1、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
2、再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深刻的句子。
(二)合作探究
1、课文中“我”对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针对母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2)针对父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3)针对女儿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2、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家庭涌现出这么多眼角膜捐赠者?
3、说一说“永生的眼睛”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课堂检测
五、感悟主题,小结升华
永生的眼睛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角膜吗?交流一下或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悟。
六、板书设计
18、永生的眼睛
母亲父亲女儿(捐赠角膜)
不理解——理解——影响(“我”的态度)
课后反思:
18 永生的眼睛学案
学习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 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课堂检测:
1、试着补充下边的词语。
与()长()()()横溢重见()()()泪()眶()()其来()()如生
2、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宁可……也不……
因为……所以……虽然……可是……
(1)《永生的眼睛》一课()使我感动,()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死去了,()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3)()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是有意义的人生。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永生的眼睛》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
4、课文中“我”对母亲、父亲、女儿捐献角膜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
1)针对母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2)针对父亲捐献角膜,“我”的态度:——————————————————————
3)针对女儿捐献角膜,“我”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