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立秋的古诗四句简单
1.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赏析:此诗体现立秋特鲜明。“一枕新凉”点出立秋后气温转凉。乳鸦啼散后,屏风空荡,秋意渐显。醒来寻秋声不见,却见满阶梧叶在月明下,梧叶飘零是秋的象征,诗人巧妙地将立秋的凉、秋声、秋叶融入诗中,韵味悠长。
2. 《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赏析:诗中“萧飒凉风”体现立秋的气候特点。诗人独自在曲江头,回马登上乐游原,凉风拂过衰鬓,感叹时光,
“谁教计会一时秋”把个人的衰老与立秋时节联系起来,既有对秋的感触,也有对自身境遇的喟叹,意境萧索。
1.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赏析:此诗开篇以乳鸦啼散后的寂静,玉屏般的天空为背景。“一枕新凉”点出立秋初凉的感觉。睡起寻秋声不见,却见满阶梧叶在明月下,梧叶是立秋的典型意象,借景传达出秋意渐浓的静谧与寂寥。
2. 《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赏析:诗人独行于曲江头,“萧飒凉风”点明立秋的气候特征。凉风与自己的衰鬓相映衬,在乐游原上,一种对时光流逝、秋意来临的感慨油然而生,借景抒情,表达出对岁月的惆怅。
3.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赏析:诗中把万事抛于身外,看着镜中的自己。“明日对秋风”紧扣立秋主题,两鬓如雪之人面对即将到来的秋风,在立秋前就渲染出一种萧瑟之感,通过自身形象与秋风的对照,传达出岁月沧桑之感。
4. 《立秋》 宋祁
西风吹绉碧纱衣,金井梧桐昨夜飞。
自汲井花调药罢,却簪秋叶满头归。
赏析:西风吹动衣服,金井边梧桐叶飘落,梧桐是秋的象征。诗人汲井水调药后,簪着秋叶而归。描绘出立秋时节的景象,既有秋风的吹拂,又有梧桐落叶,充满了生活气息与秋意的萧瑟。
1.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赏析:立秋时节,小乌鸦啼叫着飞散,室内空荡。新凉之感随着扇风而来。诗人睡醒后寻觅秋声却不见,只见满阶梧桐叶在明月下。此诗将立秋的初凉、静谧展现,透着诗人对秋意的敏锐捕捉与淡淡的寂寥。
2. 《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赏析:诗人独自在曲江行走言语,骑马慢慢登上乐游原。凉风萧瑟与自己的衰老之态相映衬。在立秋之际,诗人感怀时光,那萧飒的凉风仿佛吹起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惆怅,对秋意的感伤中夹杂着对生命的喟叹。
立秋的古诗3.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赏析:诗人把万事都抛于身外,看着镜中的自己。两鬓斑白的他,明日就要面对秋风。在立秋前一日,诗人通过对镜自照,流露出对时光匆匆的无奈。秋风象征着时光的更替,诗人对秋的感触,实则是对生命老去的忧思。
4. 《立秋》 司空曙
律变新秋至,萧条自此初。
花酣莲报谢,叶在柳呈疏。
赏析:节气变换,新秋来临,萧条从此开始。莲花谢去,柳叶渐疏。司空曙在诗中精准地描绘出立秋时的景象变化,从繁花到残荷,从茂密的柳叶到稀疏,展现出秋意渐浓,一种淡淡的哀伤也随之而来。
5. 《立秋日》 沈佺期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赏析:虽然写于立秋日,但此诗从秋风起笔。秋风无法吹散思妇对远在玉门关的丈夫的思念之情。诗人借立秋的秋风,烘托出思妇的哀怨,她盼望战争结束,丈夫归来,在立秋这个特殊时节,思念更显浓烈。
6. 《立秋夕有怀梦得》 白居易
露簟荻竹清,风扇蒲葵轻。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赏析:立秋的夜晚,竹席清凉,蒲葵扇轻摇。自从和友人分别后,又听到新蝉鸣叫。在立秋的氛围里,诗人思念友人。清凉的环境与思念友人的热切形成对比,新蝉鸣更增添了时光流逝之感,也暗示着离别的长久。
7. 《立秋后一日与朱舍人同直》 徐铉
一宿秋风未觉凉,数声宫漏日犹长。
林泉物外自清幽,何必山中事丘壑。
赏析:秋风已起但未觉凉,宫漏声声白日还长。诗人描绘出立秋后的一种特殊感觉,虽然已入秋但暑气未消。
同时他又感受到林泉的清幽,表达出一种超脱物外的心境,在立秋时节既有对季节变换的微妙感触,又有对清幽之境的向往。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