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情景古诗
班级:姓名:
【第一单元】
1.王维的山水诗《鹿柴》写得有“声”有“”。诗中写“声”的诗句是“,
”;写“”的诗句是“,”。
2.《鹿柴》中,“,”以动衬静,突出了山中的空寂。
3.《鹿柴》一诗中,“,”两句描写了余晖映照下的山林幽静的景。
【第二单元】
1.聪聪总是自以为是,从不接受别人的意见,我会用名言“,
”来劝他。
2.人有疑问和困惑是很正常的,正所谓:“,。”
3.问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陆九渊曾说:“,疑则有进。”王充曾说:“智能之士,,。”
4.我们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要问,不要害怕,正如韩愈所说:“,
5.他总是自以为是,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即使遇到不懂的也不愿意向人请教,妈妈用“
,”来劝说他要多向别人请教。
6.名句“,,,,笃行之”告诉我们要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第三单元】
1.秋天的夜晚,听秋虫呢喃,看露水打湿脚面,一弯月儿挂在夜空,我想起了《暮江吟》中的诗句:“,。”
2.《题西林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诗句是:“,。”
3.《雪梅》中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4.立秋之后,天气骤凉,我不禁感叹道:“,把扇丢。”
5.真是“,乱穿衣”,大街上的人们有穿T恤衫的,还有穿毛衣的。
6.“,秋霜早”,这句话说得真不错,今年的秋霜下得真早。
7.看待事物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不要被局部现象所迷惑,这样才能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有两句古诗说得好:“,。”
8.初春和初秋天气多变,人们穿衣没有固定的规律,有些人穿得多,有些人穿得少,正如谚语所说
的:“,。”
9.夕阳的余晖洒在水平如镜的江面上,我不禁吟诵起《暮江吟》的诗句:“
,。”
1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缺点,正如《雪梅》一诗中所写:“
,。”
【第四单元】
1.读到“嫦娥应悔偷灵药,”,我想起了神话故事《》。
2.《嫦娥》是(朝代)(诗人)所作,“,
。”两句是对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女主人公的孤寂凄冷。
【第六单元】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正视自己的缺点。
2.妈妈总是说:“知足才能常乐”,我对目前“,”的生活非常满意。
3.我们要善于把握每一次机会,因为“,”。
4.我们说话的时候用词要准确,不能马虎,因为“,”,一个词就能让整句话的意思变得不同。
5.老师告诫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正所谓“,”,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
6.古往今来,信守承诺一直是人们处世待人的根本,答应别人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7.“,。”这句话告诉我们,对待任何事情一点也马虎不得,虽然开始时相差很微小,但最终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8.做实验时,不能忽视实验中的每一个细节,否则会“,”;与同学相处时要平等对待,不能以成绩好坏来评判一个人,因为“,”;与朋友相处时,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办到,我们要“,”。
【第七单元】
1.《出塞》这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的诗句是:“,
。”
立秋的古诗
2.《凉州词》中,表达将士们英勇无畏、视死如归的豪迈精神的诗句是:“,
3.高适在送别董大时劝勉道:“莫愁前路无知己,?”这表达了诗人对好友的美好祝福。
4.《夏日绝句》是创作的。“,”这两句透露出借怀古
以讽今的深刻用意。
5.少年周恩来立下了“”的志向,令人佩服。
6.边疆战事频繁,王昌龄发出了“,”的感慨,表达了备印必他希望能够早日实现国家统一的心情;战士们发出了“,”的悲凉、伤感之情。
7.李清照在《夏日绝句》中用“生当作人杰,”表达了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的愿望;周恩来立志“”,表现了他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
8.与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境相媲美的诗句是:“,
9.李清照的“,”这两句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她豪迈和刚毅的性格。
10.《出塞》一诗中,诗人王昌龄通过“,”写出边塞战争持续时间之久,边塞距离中原路途之远。
11.“,”这两句诗为我们描绘了将士们酒兴正酣,耳边响起阵阵琵琶声这样一幅盛大欢宴的场景。
【第八单元】
1.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原因是“,”。(用原文回答)
【综合运用】
1.在《雪梅》中,展现“梅雪争春图”的诗句是:“,
。”
2.初春和初秋天气多变,人们穿衣没有一定的规律,有些人穿得多,有些人穿得少。正如谚语说的那样:“二八月,。”
3.“可怜九月初三夜,”让我感受到了秋天傍晚的美好;“
,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我懂得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4.“,。”这两句古诗告诉我们站在不同位置,看到的景也会不同。
5.“博学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教诲,学好本领,为建设祖国贡献力量。
6.世界上没有天生的智者,我们在学习生活中产生问题都是正常的,正如韩愈所说:“
,?”
7.农历八月,大雁开始向南飞去,就表示下霜了。这让我想起了学过的谚语:
,。
8.祖国山河美如画:你看那钱塘江的“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战马,
地飞奔而来”;你看那“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跟着白居易漫步江边,只见“一道残阳铺水中,”的绚丽景象。
9.[新趋势·情境运用]假如你在《中国诗词大会》十二宫格环节看到了下面的题目,你能识别出的诗句是“”。这句诗出自《》。这首诗的最后两句“
,”。
长星日落
海河晓入
渐黄海沉
10.【诗中有画】白居易笔下的“,。”描绘的是黄昏时候夕阳映照江面的美景;李商隐的“云母屏风烛影深,。”描绘的是清冷的夜晚烛光暗淡、星星逐渐隐没西沉的情景;而高适的《别董大》又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北风呼啸,黄沙千里,白雪纷飞的边塞风光:“,北风吹雁雪纷纷。”
11.【诗能言理】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用“,远近高低各不同。”告诉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卢钺则用“梅须逊雪三分白,。”表达了取人之长,补已之短的哲理。
12.【诗传情志】唐代诗人王昌龄用“,。”表达了希望有英勇善战的将士守卫边关的心愿;王翰以“醉卧沙场君莫笑,。”赞扬了将士们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豪迈气概;李清照则用“生当作人杰,。”表达了死生无畏的英雄气魄。
13.最近下了几场秋雨,妈妈对我说:每下一场秋雨,天气就会变冷一些,如果下多几场就要穿棉袄了。我不禁想起这样一句谚语“,。”
14.弟弟在读书的时候不喜欢问问题,总觉得书中的道理自己明自了。我想用《尚书》中的“
,。”这句话来劝弟弟改掉这个毛病。
15.《礼记》中所说的“博学之,,慎思之,,笃行之”就是让我们广泛地学习,详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实地履行。
16.定点卫星的发射角计算需要绝对精确度,否则就会“,。”
17.生活中不努力进取的人常用“,。”这个成语来安慰自己,觉得自己处在中等位置就挺好了,这种想法不太可取。
18.俗语“八月里来雁门开,。”的意思是说:到了八月,大雁就开始南飞迁徙,大雁一旦南飞,就要下霜了。
19.不同的地域,气候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秋季很长,气温也高,正所谓:八月暖,
,。
20.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我们要珍惜眼前的机会,正所谓“机不可失,。
21.俗话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苏轼就写过这样有哲理的诗句:
,。
22.王戎看见李树上果子那么多,聪慧的他却不跟从他人去摘取,反而断定说:“,
。”
四上情景古诗答案
第一单元
1.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3.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第二单元
1.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3.为学患无疑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4.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5.好问则裕自用则小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
第三单元
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4立了秋5二八月6夏雨少
7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8二八月乱穿衣9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10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第四单元
1.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奔月
2.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第六单元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2比上不足比下有余3机不可失时不再来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6一言既出驷马难追7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8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第七单元
1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天下谁人不识君4李清照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6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7死亦为鬼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11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第八单元
1.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综合运用】
1.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2.乱穿衣
3.露似真珠月似弓不识庐山真面目.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5.审问之慎思之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7.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8.齐头并进浩浩荡荡流着月光半江瑟瑟半江红
9.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10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长河渐落晓星沉千里黄云白日曛11.横看成岭侧成峰雪却输梅一段香1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古来征战几人回死亦为鬼雄13一场秋雨一场寒
十场秋雨要穿棉14好问则裕自用则小15审问之明辨之1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17比上不足比下有余18雁儿脚上带霜来19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20时不再来21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