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秋为题的古诗名作诗歌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每年8月7日或8日。随着立秋的到来,暑气渐渐消退,秋意渐浓,民俗中也有一系列庆祝活动。许多古代诗人都用立秋这一节气作为创作的主题,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诗歌。
在唐代,有一首以立秋为题的著名诗歌,就是《立秋日作》。
标题:“立秋日作”
诗文如下:
凉雨初收草木幽,天高云淡望东楼。
有客楼台十二重,花间一曲醉扶疏。
述言落日凉风至,令人飘忽思元首。
遗曲宛转猿啼树,离魂纷飞雁阵行。
立秋的古诗
这首诗以立秋的特殊景和气息为背景,描绘了诗人身处楼台之上,抬头望天,远望东楼,感觉到凉爽秋意
的到来。诗人把自然景和人的感受融为一体,用“述言落日凉风至,令人飘忽思元首。”这一句,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
除了唐代,宋代的陆游也有一首名为《立秋》的诗歌:
标题:“立秋”
诗文如下:
旧煖初消属相鸡,斜阳万户照衣泥。
落花无意留春气,上槐有情白露滋。
犬吠鱼惊秋日静,马嘶鸟返晚云低。
宦商随旋何须楚,一日三秋自在谁?
陆游的这首诗以“属相鸡”象征时间的推移,描述了立秋后的景和气象。诗人借用自然景象,来反映人类的情感。诗人描写了一副深秋的景象,万物凋零,农事进入季节性的休眠期。
以上两首诗歌,都刻画了立秋的自然景、气息和人类情感。这些诗歌历经千年,至今仍然留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中。它们不仅是文学名作,也是文化宝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代诗人的诗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