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经典古诗
《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一、衍生注释:
1. “乳鸦”指幼小的乌鸦。“啼散”,啼叫着飞散。“玉屏”,玉石屏风,这里用来形容房间的精致。
2. “一枕新凉”表示因为立秋了,夜晚睡觉能感觉到新的凉意。“秋声”,秋天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等。“满阶梧叶”,满台阶都是梧桐的叶子,梧桐在秋天落叶较早。
二、赏析:
立秋的古诗阶的梧桐叶在明亮的月光下。诗人巧妙地从感觉凉意,到寻觅秋声,再到看到落叶,层层递进地把立秋的特点展现出来。在寂静的氛围中,让读者感受到秋天悄然来临的气息,一种淡淡的惆怅情绪也蕴含其中。
三、作者介绍:
刘翰,字武子,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中的小情趣。
四、运用片段:
有一次我和朋友去山中的小木屋度假。到达的时候是傍晚,刚一进屋,朋友就感叹道:“哎呀,这感觉就像‘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啊,虽然没有乌鸦啼叫,但是这屋子里凉凉快快的,真舒服。”我说:“是呀,这和平时城市里那种燥热的感觉太不一样了,就好像一下子进入了秋天的世界。”我们坐在木屋的窗前,看着外面的景,心中满是惬意。
《立秋前一日览镜》 李益
万事销身外,生涯在镜中。
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
一、衍生注释:
1. “销”,这里表示消逝、抛开的意思。“身外”,指自身之外的事物。
2. “生涯”,指人生的经历等。“两鬓雪”,两边的鬓发像雪一样白,形容年老。
二、赏析:
诗人在立秋前一日照镜子,感慨万千。诗的前两句说把万事都抛却于身外,可自己的生涯却都反映在镜子里。后两句把两鬓斑白的自己和明日就要到来的秋风相对,有一种时光流逝、英雄迟暮的感觉。秋风是秋天的象征,而立秋又是季节更替的节点,诗人在这个时候照镜子,更加深了对岁月无情的叹息,情感真挚深沉。
三、作者介绍:
李益,唐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边塞生活,也有一些反映人生感慨的抒情之作。他的边塞诗风格豪放明快,抒情诗则情感细腻。
四、运用片段:
我爷爷过八十大寿的时候,他坐在镜子前,默默不语。我走过去问他在想什么呢。爷爷叹了口气说:“我就想起那句诗‘惟将两鬓雪,明日对秋风’啊,我这一辈子,经历了太多的事情,现在老了,就像这秋天要来了,生命也到了另一个阶段。”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紧紧握住爷爷的手说:“爷爷,您的人生可精彩了呢。”
《立秋日登乐游园》 白居易
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
萧飒凉风与衰鬓,谁教计会一时秋。
一、衍生注释:
1. “曲江”,地名。“乐游”,乐游原,是当时长安的游览胜地。
2. “萧飒”,形容风吹的声音,这里表示秋风的萧瑟。“计会”,计算、考虑。
二、赏析:
这首诗中,诗人独自在曲江边上行走,自言自语,然后慢慢地骑着马登上乐游原。秋风萧瑟,吹着诗人已经斑白的鬓发,诗人不禁发问是谁让这一切在这一时的秋天里发生呢?这里既有对秋天到来的感怀,又有一种对自身命运和时光的无奈情绪。诗人通过自己的行动和感受,把这种情绪传递给读者,让人能深切地体会到他的惆怅。
三、作者介绍:
白居易,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题材广泛,语言通俗易懂,善于描写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反映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疾苦,也有很多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
四、运用片段:
我在公园里看到一位老者,他独自坐在长椅上,眼神有些落寞。我走过去坐在他旁边,他看了我一眼说:“我现在就像那白居易诗里写的‘独行独语曲江头,回马迟迟上乐游’啊,人老了,就喜欢自己一个人待着,看着这周围的景,感受着这秋风,心里就有很多感慨。”我回答道:“老爷爷,您一定有很多故事吧。”老爷爷笑了笑说:“是啊,就像这秋天的落叶,每一片都有它的经历。”我觉得老爷爷说得很有道理,人在不同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感悟,就像诗人在立秋日的感悟一样。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