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代消费社会中物质生活条件的满足,给予了消费者挖掘“美”这一精神价值的机会,使得设计美学开始走向大众,进而催生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文章从生活表象入手,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解读了当今时代的设计美学价值,并从消费主义环境视角出发,探讨了设计美学的时代发展倾向。
关键词:消费社会;设计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视觉属性;审美心理
从欧洲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运动,到包豪斯影响下的机械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从经久耐用、古朴典雅的明代家具,到现代社会快时尚的、彩鲜艳、花样繁多的商品。社会的飞速发展,带来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西方发达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部分发达地区自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了一个在物质上极大丰盛,社会重心由生产过渡到消费,文化趣味由精英转向大众的丰裕社会,称为“消费社会”[1]。传统的社会生产只是满足生存的必需,然而今天,消费已然成为生活和生
产的主导动力和目标,消费者的需求超越了商品本身的质量和功能,已然跨越到精神层面,这一转变使得美学与商品经济在消费社会中紧密相连,不可分割[2]。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命题最早是1988年由英国人迈克·费瑟斯通(M.Featherstong)在新奥尔良“大众文化协作大会”上提出的,指的是审美活动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文化现象。随着各类商品的日益美学化,设计美学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人的衣、食、住、行等生活基本需求中,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都可以用审美化的方式来欣赏,它已经不再只是高雅人士的专有,而是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大众文化,是精神价值的代名词,深深地打上了当今时代的消费烙印和价值标签。
一、日常审美大众化——主体意识的觉醒
消费时代的来临,使设计美学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追溯到中国古代,对美的追求仅仅是少数贵族的特权,“美”的概念是相对而言的,与物质生活和阶级层次是相对应的。寻常布衣百姓为生活而奔波劳累,温饱尚且不能满足,更不要说精致华美的衣装和堂皇的住所,以及由丰富的物质生活升级而来的精神满足感。而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人都拥有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权利。大众成了审美的主体,设计美学走下神坛,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把目光转向西方,19世纪中后期,巴黎豪放派与先锋艺术中,生活方式是一个重要主题,这种既关注审美消费的生活,又关注如何把生活融入和塑造为艺术与知识反文化的审美愉悦之整体中的双重性,与一般意义上的大众消费、对新品位与新感觉的追求、对标新立异生活方式的建构(它构成了消费文化之核心)联系起来[3]。20世纪初期,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等超现实主义,追求的是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界限,打破了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达达主义代表人物马塞尔·杜尚曾说:“不存在所谓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旨趣,艺术可以随便是什么东西。”这种审美化的思想,
日常生活审美化逐渐消除了艺术和生活之间的距离,在把“生活转换为艺术”的同时,也把“艺术转换为生活”。诚然如此,在物质丰富的今天,广大消费者对服饰的挑拣、对食物的采选、对住房的挑剔、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都开始日渐日常化和审美化。消费社会及其文化是构成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重要语境,哲学意义上的审美被彻底世俗化,成为当代日常生活的一个指标[4]。这个审美指标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近些年来受年轻人欢迎的日本品牌优衣库、无印良品等的出现。这些流行品牌通常会以日系极简风格和舒适的面料为特,不会有繁复的花纹和线条、饱和度高的彩,更多的是整洁舒适的剪裁、简洁干净的调、恰到好处的装饰等,就连店面的配套音乐都散发着禅意美学的意味,体现出一种不依托外在、简单而朴素的生活美感。结合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状态,我们不难将商品本身与年轻人反向追求的宁静、恬淡的生活态度结合起来,即商品的外在恰巧烘托出人们对内在精神价值的追求,当今快节奏的消费社会里,人们逐渐掌握了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生活方式,日渐彰显了个人生活品位,同时更加强调带有时代属性的自我身份和精神认同感。
二、日常审美直觉化——视觉审美的需求
随着消费主义时代的到来,消费者开始提升对商品“美”这一层面的需求,而最直观的就是商品的视觉审美,小到手机、碗筷,大到房屋装修,都越来越追求视觉上的时尚、感官的
间真正对商品的实用性做出一些思考,只能通过商品的视觉表征和对功能的浅显理解去快速判断其价值[5] 。“设计美学”这一概念已经不再是物质匮乏年代的稀有词汇,选择商品的准则也不再是“实用”“耐用”“坚固”,取而代之的是“美观”“新颖”“潮流”。对于当今社会的消费者来说,商品的视觉表征及背后的美学精神要素,如自我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精神愉悦感等,或许才是商品真正的价值所在。
消费者重视直观的视觉审美这一现象,一方面是当今社会生活品质和精神文明提升的体现,另一方面则具有明显的消费主义特,体现了消费功利化的一面。在这种消费思潮的影响下,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商品的直观审美而不是其实质,某种程度上来说,因为这种风潮的存在,商品质量和功能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升。市场上眼花缭乱的包装、琳琅满目的商品形式,无一不引导着消费者的生活经验随着直觉进行转化。更甚者,如过度包装、过度设计等现象,则能够反映出社
会上的虚荣心泛滥、风气不正等问题,这是商品的设计美学向消费主义靠拢的一种负面体现。设计美学深深地融入了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在提升商品视觉审美属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当然,社会的发展是均衡的,从辩证角度看,有利必有弊。不过在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消费者通过商品直观的视觉审美来反向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归属,是以设计美学为导向的消费社会发展的一个最显著映像。
三、日常审美深层化——审美心理的注重
设计美学化不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外部层面,消费社会中,人们也开始愈加注重内心的感受,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崛起,使得设计美学和心理活动结合得越来越深。“现代美学之父”、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认为,美学是研究感性和情感的哲学,人的情感最为丰富[6]。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审美心理,审美心理正结合着当前消费社会的风貌发生了改变。唐纳德·A·诺曼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简单介绍了三个层次的特征关系:本能层次的设计注重外观;行为层次的设计关注使用的愉悦感和效用;反思层次的设计关注自我形象、个人的满足记忆[7]。这里的反思层次则是审美心理层面的活动,即商品使用起来是否有精神方面的愉悦感、使用后的满足感、身份价值的认同感等。反映这种心理活动现象的一个明显的例子是直播卖货平台的流行。电商发展迅速的今天,新媒体营销推广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线上直播购物成了时代消费的新潮流和新时尚。例如,著名的电商主播李佳琦靠美妆直播起家,巧妙地把握住女性消费者的审美心理,通过最直观的亲自尝试口红颜、在线涂抹护肤品等与消费者建立情感利益,并通过心理暗示和时间压迫,从心理层面让消费者自愿购物。这不再是普通意义上的信息传递,而是通过所推销的商品有关或无关的形象来操作人们的趣味和心理欲望[8]。这一购买流程的核心实际上是抓住了大众的审美心理。电商直播卖货平台善于抓住消费者的心理需求,
也善于创造心理需求,商品背后隐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能力、对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憧憬,才是打动消费者的真正筹码。
结 语
社会的发展必然催生出更多对“设计美学”的精神需要,消费者一方面需要正视消费主义,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导向,将设计美学属性发扬光大,使其真正满足自身的需要与偏好;另一方面不能过分曲解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意义,让商品脱离功能价值而过于强调精神属性。作为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主体,消费者应从审美的角度出发,理性看待消费,在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过程中,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素质,涵养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以真正的美去提升商品的创造性,让设计美学真正发挥其精神效用。
[参考文献]
[1] 〔法〕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全志刚,泽.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0.
[2] 黄柏青.消费社会语境中设计美学的商品叙事[J].湖南大学学报(社
会科学版),2010(05):116-119.
[3] 刘精明,胡传胜.迈克·费瑟尔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J].
中国学术,2000(01):247-248.
[4]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
会科学版),2007,44(04):64-68.
[5] 孙凤.消费社会学视野下的快与慢[J].装饰,2012(06):29-31.
[6] 〔德〕鲍姆嘉通.诗的哲学默想录[M].王旭晓,译.北京:中国社会
科学出版社,2014.
[7] 〔美〕唐纳德·A·诺曼.设计心理学3:情感化设计[M].北京:中
信出版社,2012.
[8] 张玉能.消费社会的审美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46(04):26-31.
基金项目:1.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社区可食用性田园景观的设计研究”(项目编号:3142019030)的研究成果;2.本文系华北科技学院2019年度校内教学研究指导类课题“以设计竞赛为依托的景观设计课程改革研究”(项目编号:HKJYZD201919)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冉莉敏(1992),女,河北保定人,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设计学、景观建筑学。
翟航(1990),女,河北保定人,2018级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学、风景园林。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