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出游故事
  阳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好时候,孔老师和我们共同外出游玩,大伙儿边走边看,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旁。听着村里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孔老师感慨地说:老子说过,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实在是无法赞同呀!要是人们都这样的话,那怎么能互相取长补短,传播知识呢?!
同学们恭恭敬敬地围着他,听他抒发感慨。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鸡兔同笼问题,你们听说过没有?
大伙儿都点了点头,颜回说:就是知道鸡和兔子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和兔子各多少只,可以用假设法来求,也可以列出方程来解决。
孔老师赞许地说:颜回说得很好,可以看出他平时经常读数学的书籍。解法确实是非常多的,但是前几天我听一个南方的客人介绍了一种新的思路,非常有趣呢!我们刚才说到鸡犬之声,那我就改一改,用鸡犬来出题吧……嗯,村里李大伯家养了鸡和狗,按头数一共有25只,数脚一共有56只,那么鸡和狗各有多少只呢?
同学们都叽里咕噜地开始在心里默算,性急的子路已经蹲下来,在地上画开了。
孔老师微微笑起来,说:不用急,我刚才说过了,我们换一种算法,你们先闭上眼睛吧。
大伙儿安静下来,微闭双眼,听孔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让所有的鸡和狗排成一队。
好了。
让它们各举起一只脚来!
孔老师的儿子孔鲤扑哧一声笑出来,说:那鸡都变成金鸡独立了!
呵呵,这个成语用得好。孔老师摸摸他的头,高兴地说。
孔鲤又调皮地说:不过,小狗狗翘起一条脚,可就有些难看了,那不是在嘘嘘吗?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孔老师也笑着说: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再让鸡和狗再举起一只脚来!
啊?!孔鲤叫起来,再举起一只脚,那鸡就变成浮在半空中了,狗变成象人一样站起来了。
对,现实中,要让鸡和狗这样做到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人类号称万物灵长,只要靠思想,就可以在想象中实现这种巧妙的画面。听了孔老师的话,同学们都若有所思。
现在,站在地上的还有几只脚?
子路抢着说:56里两次减去25,剩下6只脚,都是狗腿。我怎么觉得这个词有些难听……
又听孔老师问:准确,刚才说每只狗都象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那么一共有几只狗呢?
三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鸡呢?”“二十二只!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史记中的故事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而形容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这次郊游之后一段时间内,同学们见面时,都爱这样打招呼:你好,举起脚来!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