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忍辱负重的故事司马迁史记励志故事
1、司马迁的悲惨遭遇
提到司马迁,除了他的旷世巨著《史记》,人们想到的可能就是那的那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那这句话是怎么来的?又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写的?司马迁为何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和议论呢?司马迁到底经历了什么悲惨遭遇?这要从历史上有名的“李陵之祸”说起。
①李陵之祸
公元前98年夏天,汉武帝派自己的宠妃李夫人的哥哥、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另派李广的孙子、别将李陵随从李广利押运辎重。李陵带领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军深入浚稽山,与单于遭遇。匈奴以八万骑兵围攻李陵。李陵率部英勇抵抗,经过八昼夜的战斗,李陵斩杀了一万多匈奴,但由于得不到主力部队的后援,结果兵败被俘。
消息传回汉廷,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汉武帝龙颜发怒,朝中大臣们纷纷揣度上意,为了迎合汉武帝心意,也避免惹祸上身,于是昧着良心,完全不顾事情原委,上书构陷李陵,一致要求处死李陵的家人,而正直的太史令司马迁不顾自身安危,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据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的叙述来看,他和李陵并非朋友,虽同朝为官,却几乎没有私交没有来往,他之所以挺身而出为李陵辩解一方面是看不惯朝中大臣的虚伪和媚上嘴脸,另一方面是为李陵的人品和节操所感动,他认为应该客观的看待整个战局,匈奴兵有八万,而李陵代领率领的步兵仅有五千,双方兵力悬殊太大,李陵之所以
战败,是因为孤军深入、实力悬殊,而且没有得到二十将军李广利的及时救援,他认为李陵只是暂时的投降自保,一旦有机会还会逃
出来回到汉庭。况且李陵为人谦虚,恭见下人,在国家有危难的时候也能挺身而
出,没有推辞,是个正直勇敢的人,应该适当宽容的看待,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将一番话向武帝说了,只是为李陵说好话,客观分析李陵战败的原因,解释事件原委,但武帝确认为司马迁有意给李陵辩解开脱,言语之中似乎是说贰师将军
李广利没有尽到他的责任,并且讽刺劳师远征、战败而归的李广利,盛怒之下,下
令将司马迁以欺君的罪名打入大牢,并将李陵的家眷全部处死,这就是“李陵之祸”的整个经过。
②艰难的选择
在那君主专制、皇权至上的时代,士大夫只要犯了欺君之罪就是死罪,是要杀头的,在汉代,犯了死罪的囚犯要想活命可以有两种办法进行自我救赎:
一、罪犯家属自愿拿出五十万钱上交朝廷,可免犯人一死。
二、倘若无钱上交,罪犯甘愿受以宫刑方可免死。
司马迁官职低微,且为官清正廉洁,家道也不算富裕,家里并没有多余存钱,自然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赎罪免死,司马迁要想活命,就只能选择第二种——宫刑!
这对于任何一个男人来说都是一种考验,在生死关头都是艰难的抉择,因为一旦选择了这种方式,也就意味着不再是一个正常完整的男人,从此要隐忍苟活在人世间,任由别人讥讽,嘲笑和议论,想想就令人恐惧,因此很多犯人不想忍受这种肉体和精神折磨,咬牙选择一死。
司马迁是人,即使学识渊博,文采过人,当然也只是血肉之躯,当然也怕死,可若要他在二者之间来选择,料想他宁死也不肯忍受这种非人的侮辱。正如他在《报任安书》中所说:
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妻子,至激于义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
——《报任安书》
可是他还有一件事没办完,他还不能死,他的《史记》还没有完稿,他清楚,慷慨赴死,的确可以保住了刚毅的名节,但没其他任何意义,就如同蝼蚁一样,没有完稿的《史记》也将随着自己的死胎死腹中,他答应过父亲修史的承诺也将付诸黄土,所以他不能死,只能忍辱含苟,背负着屈辱活下去: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报任安书》
在这样的关头,我们无法体会做选择时的当时的司马迁究竟有多痛苦,但脑海中难免出现的是这样的情形:
夜深的大牢里,灯火昏暗,惊魂未定的司马迁蜷缩在幽暗潮湿的监狱墙角,手脚戴着镣铐,消瘦憔悴,心里似乎在滴着血,在深不见底的大牢里,满腹的苦楚心酸无处申诉,只能无声的流着眼泪,因为他要接受上好的考验,正如他陛下的文王,孔子,失明的左丘,为了完成《史记》,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他只能忍辱含苟的活下去,因为“私心有所不尽,鄙没陋室,而文采未表于后世。”
这就如同一个正在哺育的母亲,突然面对强盗的侮辱,心里自然愤恨,无法自救的境况下,宁死不从,为了保住贞洁,只能一死,可是转念想到襁褓中自己嘤嘤啼哭的孩子,也就不敢死了,她并不是怕死,而是出于超自然的伟大母性,为了孩子,必须忍辱含苟的活下去,于是她强忍着痛苦,含泪受辱,因为她明白自己一死,孩子也就活不成了,在人类历史上,这样的事,不单单只发生在我们中国,其
他国家断然也是有的,我们无须亲身经历,只要开动脑筋想想,像这样痛苦矛盾的忍受不知还有多少,像这样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不知还有多少,这样的事也不单单只有过去的时代有,现在也有,以后也还会有,因为天人之际绝不会因为
古今之变而不存在的,但我们能做的是要理解这些被命运捉弄的可怜人。史记中的故事
2、忍辱著书
为了《史记》的完成,司马迁选择屈辱的活下去,接受了宫刑,受刑以后,司马迁出狱,过着屈辱的生活,精神和肉体受到巨大的摧残,心情发生很大的变化,他有这样的自述:“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足见他当时的境况有多恶劣。
正因为还没有完成史记,只能在世俗的非议和冷严重忍辱苟活,废寝忘食的发奋著书,时时以历史上那些了不起的人物自我激励: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报任安书》
在痛苦难耐、煎熬的时刻,推演《周易》的文王,困厄之中著述《春秋》的孔子,因直谏而遭到排挤的屈原,修列兵法的孙膑以及爱国忠君,守节牧羊的苏武等等,这些顶天立地,可歌可泣的悲剧英雄成了他精神支柱,给了他无限的力量,这些人传奇的人生经历和不朽的人格精神也被他一一记录在《史记》里,因为他自己
就是发奋著书的典型,由于自己狼狈入狱,身遭腐刑,又经历了非人的遭遇以后,只能通过著书立抒发胸中的郁闷和不平,在这些先贤的陪伴下和激励下,司马迁默默忍受屈辱,在漫长的十四年里,一直在为《史记》添砖加瓦,完善修改,直到《史记》全书完稿。司马迁终于一雪前耻,终于写成这部史学巨著,全书包括:十篇表,十二篇本纪,八章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他不在把修史简单的看做是对以往历史的总结,对大汉帝国的歌颂和赞美,而是把自己的悲惨身世和天联系在一起,倾注了自己的主观情感,书中有较重的怨刺意味,在描写很多人物时寓含了个人的寄托,多有议论和感慨,这也导致《史记》描写史实的同时,也被作者赋予了丰富的文学内涵,也带着作者心灵肉体创伤的无限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