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妈妈读史记日记
《和爸爸妈妈读史记日记篇一》
[日期] [星期] [天气]
今天晚上,我们家开启了一场特别的“史记之旅”。
我一开始有点抗拒的,毕竟《史记》听起来就很“古老”、很“严肃”,就像一个穿着长袍马褂、正襟危坐的老学究,感觉会很无趣。可爸爸妈妈却兴致勃勃,老爸还说:“这《史记》啊,就像一座宝藏,里面啥好东西都有。”
我们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我像个被强迫来上课的小学生,耷拉着脑袋。爸爸打开书,开始读起了第一篇。他的声音低沉又有磁性,读着读着,我感觉那些古老的文字好像有了生命。当读到黄帝的故事时,我突然就被吸引住了。黄帝啊,那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宗,我就想,他是不是真的像书里写的那样神通广大呢?也许在那个遥远的时代,他就是人们心中最厉害的英雄,就像现在电影里的超级英雄一样,拯救世界于水火之中。
妈妈在旁边也没闲着,她时不时地给我们解释一些难懂的字词。我就打趣说:“妈,您这是要当我们的‘翻译官’啊。”妈妈白了我一眼说:“就你贫嘴,好好听着。”
读到舜的故事时,我特别感慨。舜那么孝顺,他老爸和后妈那么坏,还想着害他,他都能以德报怨。我就想啊,要是换了我,我可能做不到。也许我会气呼呼地离家出走,才不会像舜一样还对他们那么好呢。我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爸爸就笑着说:“你看,这就是你要向古人学习的地方啊。”
我们就这样读着读着,原本觉得漫长又无聊的夜晚变得有趣起来。我甚至开始期待下一次的阅读了,这《史记》好像也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难啃嘛,就像一块刚开始觉得硬邦邦的糖,慢慢品着,还挺甜的呢。
这一次和爸爸妈妈读《史记》,让我感觉像是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智慧、传奇和道德教诲的世界。我想,以后这样的家庭阅读时光还得多来点。
《和爸爸妈妈读史记日记篇二》
[日期] [星期] [天气]
又到了和爸爸妈妈一起读《史记》的时间啦,我今天可是主动坐到沙发上的,不像上次还有点不情不愿的。
我们接着上次的进度读,今天读到了“项羽本纪”。哇,项羽一出场,那气势,就像一阵狂风席卷而来。爸爸读到描写项羽的句子,什么“力拔山兮气盖世”,我仿佛看到了一个超级猛男,能把山都给拔起来,这是不是有点夸张啦?不过在那个时候,他肯定是非常厉害的人物。我就跟爸爸妈妈说:“项羽这么牛,怎么最后还失败了呢?”妈妈说:“这就是我们要从《史记》里学习的呀,再强大的人也有弱点。”
我就开始琢磨项羽的弱点到底是什么呢?是他太自大了吗?也许吧。就像他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不是放虎归山嘛。我觉得他当时可能就想,“哼,刘邦算个啥,我还怕他不成?”结果呢,最后被刘邦给打败了。这让我想起我自己有时候也会自大,觉得自己什么都做得好,然后就掉链子。哎,看来这古人的故事还真能给我敲敲警钟呢。
爸爸继续读着,当读到项羽乌江自刎的时候,我心里突然有点难受。这么一个英雄,就这么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是不是太傻了呢?也许他可以渡江重来啊。可是爸爸说:“这就是项羽的性格,他宁死也不愿意苟且偷生。”我想了想,好像也是哦。他就是那种很有傲气的人,不像刘邦,为了达到目的可以忍辱负重。这两种人到底哪种更好呢?我有点犹豫了。也许没有绝对的好坏吧,在不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性格都有它的优缺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为了一些对项羽的看法争论起来。我觉得项羽就是太鲁莽了,妈妈却说他是真性情。
我们各执一词,争得面红耳赤的。不过争论完之后,我却觉得对项羽的认识更深刻了。这《史记》啊,就像一个大磁场,把我们一家人的想法都吸到一起,然后又让它们碰撞出不同的火花。
今天读《史记》的感觉就像坐过山车一样,一会儿觉得项羽很厉害,一会儿又为他的失败感到惋惜,一会儿又因为和爸爸妈妈的争论而激动不已。真期待下一次读《史记》又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
《和爸爸妈妈读史记日记篇三》
[日期] [星期] [天气]
史记中的故事今天的读《史记》时间就像一场充满悬念的冒险之旅。
我们开始读“孔子世家”。孔子,那可是个超级大名人啊,我想着他肯定是那种高高在上,整天板着脸教训人的老夫子形象。可是当爸爸读着关于孔子的故事时,我发现我错得离谱。孔子一生到处奔波,想要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像一个孤独的侠客在寻自己的江湖一样。他四处碰壁,但是却一直没有放弃。我就想,这孔子是不是有点傻呢?在那个乱世,谁会听他的那一套“仁政”啊?也许他就是那种理想主义者,就像现在有些人,总是坚持一些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梦想。
妈妈听到我这么说,就敲了敲我的脑袋说:“你这孩子,怎么能这么说呢?孔子的思想可是影响了我们几千年呢。”我摸着脑袋,觉得妈妈说得也有道理。也许在当时的人看来他是有点不切实际,但是他的思想就像一颗种子,慢慢地在历史的长河中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
当读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时,我又觉得孔子是一个特别温暖的老师。他对待弟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因材施教。我就想起了我的老师们,他们有时候也会根据我们不同的特点来教我们知识呢。我就跟爸爸妈妈说:“这孔子还挺会当老师的嘛。”爸爸笑着说:“那当然,人家可是教育界的鼻祖呢。”
可是读到后面,孔子在鲁国不被重用,又开始流亡的时候,我又有点同情他了。他那么有才华,为什么那些国君就是看不到呢?难道就因为他的思想太超前了吗?我就想,如果我是那个时代的国君,我会不会重用孔子呢?我可能会犹豫吧。毕竟在那个时候,大家都想着怎么打仗,怎么扩张领土,孔子的那一套和平、仁爱的思想可能不太符合当时的“潮流”。
我们家今天读《史记》的氛围有点奇怪,一会儿觉得孔子的行为很让人难以理解,一会儿又对他充满了敬佩。不过这种感觉还挺有趣的,就像品尝一道很奇特的菜,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都有。我想,这就是《史记》的魅力吧,它让我们对古人的认识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感和思考。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一次读《史记》又会读到什么精彩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