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出自《孟子·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出自《孔子家语·五仪解第七》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
【故事分享】(1)裴光德在中书省(指宰相府)任职时,有个官职也不小的老朋友从远方来拜访他。裴公招待他相当优厚,举止行动相当亲切。朋友在他的府第内毫无拘束之感。乘机请求他在京城官府谋个判司做做。裴光德对他说:“您确实是个有能力的读书人,但是这官给您做不合适。我不敢因为老朋友的私情而败坏了朝廷的制度。要是往后有瞎了眼的宰相同情你,可能会获得这个官职。
至于我,万万不会这样做。”
同样是人,品行高低、善恶邪正却是良莠(you三声)不齐。跟着潮流走的凡夫俗子很多,而真正仁慈博爱的君子却很稀少。
孔子把人按人品,才智分为五类: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孔子家语·五仪品人录解第七》 孔子曰:“人有五仪: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贤人,有圣人。”)这五类人从俗到雅到圣一种比一种完美,
人数越往上越少,如同一个金字塔形。见识浅陋,随波逐流,没啥本事,整天稀里糊涂瞎胡忙瞎胡混的人是庸人,在塔的最下一层;心里明镜似的,不随波逐流,有些学识有些本事的人是士人,在塔的下数第二层;道德品行达到一定程度,自强不息的人是君子,在塔的下数第三层;道德品行极高,其思想行为可以去指导他人的人是贤人,在塔的上数第二层;德合天地,天地间一切了然于心,如天上的神灵一般尽悉人间一切,如天上的太阳月亮一般普照大地,这种人是圣人,高高在上成为塔尖。据说自古至今中国只有两个人被尊称为圣人——文圣人孔子和武圣人关羽。《论语·阳货》中:“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可以解释为:“孔子说:‘人各有不同,但善良的本性是相近的。’”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