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食物作文(精选18篇)
故乡的食物作文(精选18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故乡的食物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故乡的食物作文 篇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的雨开始下的时候,我往往都会从无边的雨幕中感受到家乡的风味,那是个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家乡人说做“麻糍”。
当远在外地的人们,清明时节回到我们家乡,桌上定有一种传统小吃——艾糍。
每到春季,艾草鲜嫩欲滴,绿的叶子盘旋而上,看这绿油油的样子别提多吸引人了,象山的人们也往往会在这个时候摘下它们,留着在清明时做成艾糍用。
制作艾糍的第一步是从外婆手上买来的几包糯米开始的。外婆会将糯米先泡在水中,白茫茫
的一大片漂浮在水面上,如同一面白晃晃的镜子,再将艾叶也泡进水里,仿佛一副浓墨重彩的水墨画,在水中跳舞。接着将它们一起蒸熟,回头将蒸熟了的糯米放在一个在盆里搅一搅,搅成糊状,再将艾叶切碎,挤出汁来在糊在糯米的表面,之后把这些切碎了的艾叶也倒进去搅一搅,等搅拌均匀后,这糯米糊也变成了艾绿,看着这诱人的艾绿不禁让人咽了一口唾沫,一想到蒸熟就可以吃了更是兴奋不已。最后,将它用保鲜膜包成圆柱状,放冰箱冰上一天,待它变硬就算大功告成了,可以随时切片蒸着吃。
幽默的生日祝福语
记忆在满屋热腾腾的香气中晕开——那是刚出锅的艾糍散发出的独特味道,糯得像年糕,甜得像蜜糖,却又揉进了几分艾草清新如露的气息,不尝,嗅-嗅便可以让你心醉。每当我看见桌上有这道小吃,在昏黄的灯光下,它们挤挤攘攘着,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我便会迫不及待伸手去拿。这时早已盯着我的外婆总会说:“不可以多吃,这是糯米做的!”但我还是会忍不住去偷吃。
别看这只是个艾糍,它的吃法也有很多种呢!
在我的家乡,我知道的就有两种吃法。
杭州历史简介
一种是,将它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放在蒸锅中蒸着吃。这是我最喜爱的吃法!先将它切成一片一片的,在锅中放些油,把它依次整齐地放在油锅中,等到一面至金黄时,再翻个面,等两面都是金黄时便可以出锅了。将它放在盘子中,在一面上撒上糖,将两边边缘一合,一粘,一个“艾糍盒子”就做好了。有着别样的香味和脆脆的口味,每当大口嚼着“艾糍盒子”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时,真是有说不出的满足和快活。
每次都可以吃好几个,但也同时要受着“骂名”,因为我一吃多,外婆便笑着说我,怎又吃这么多?
我一直回忆着艾糍所散发出的轻轻浅浅的香味。在艾香中我感受到了浓浓的快乐与亲情,在艾香中渐渐长大,我逐渐学会——珍惜,那些即将逝去却给予我温暖的人;去发现,发现生活的美好,将它们转化成小小的暖,温暖我的心窝;随着时间的流逝,外婆的年龄也随之增大,那手也因时常做艾糍变得粗糙了许多。
现在的我,很幸福,我现在还可以吃到这普普通通却又充满回忆的传统小食。希望你可以陪我到很久很久……
故乡的食物作文 篇2
从外婆家的窗口望去,是一片微微泛黄的大海。海上,无数渔船在辛勤的劳作。仔细听,风力传来了渔民卖鱼的吆喝声以及那浓浓的鱼腥味,似乎那种淡淡的鱼腥味充满了我整个童年,整个在象山的童年。
象山,石浦,著名渔乡——盛产海鲜。外地人来过都说:“满城都是鱼腥味!”爱闻的人自然是喜爱,像我。海鲜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时候,外婆每餐饭都煮鱼,红烧鲳鱼,清蒸黄鱼等。但最令我垂涎三尺的就属那鱼丸和鱼滋面。这道菜我妈是不会做的,只有我外婆会,她说这是独家秘方,不得外传。话说我也是偷偷看过一次……
外婆先是带我去鱼市。在象山,鱼市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在一排排灯光下,发着青光的鱼吸人眼球——小的只有拇指般大小,据说是放汤时增鲜用的;大的比人还高,龇牙咧嘴的,看着也怪吓人。外婆挑了几条一般大小的米鱼,我拿着阿姨送我的大海螺两步并一步地走回家。
外婆先是用小刀刮去鱼鳞,那鳞片落在水池中,发出耀眼的黄,青的光,好看得很!接下来就是外婆的绝活,徒手拔刺——只见外婆的手在鱼肉上摸着,瞬间拔下好几根刺。这一部完成后就是漫长的剁肉环节。拿起大刀,切成丁,随后只听“哒哒哒哒”的声音,用
手搓一下,又是“哒哒哒哒”,手法十分熟练,不一会儿就剁成了鱼泥。加的料很重要,决定鱼丸或鱼滋面的美味。加入外婆的独家秘方,搅着搅着,鱼香味和料香味匀在了一块儿,扑鼻而来。
前面这些做完就简单多了,做鱼丸就搓成丸,做鱼滋面就先铺成饼状。两样一起下沸水,不一会儿就成型了。做成的鱼丸十分好玩,Q弹至极,将它往桌上一砸,会弹起来,别提有多有趣。
夜幕降临,海风在屋中窜来窜去,不冷,还带一丝暖气。大家都到了,围在大桌边,坐在电视机前,准备吃大餐。我通常坐在我哥边上,因为他人高,手长能帮我夹很多菜。菜上满一桌,哇,香气扑鼻,让人口水直流。外圈是红的发光的红膏炝蟹,各种海鲜等,重头戏在内圈——大家最喜爱的鱼滋面和鱼丸。
自从外婆也搬到宁波,我们和亲戚只能一年一次大聚餐——年夜饭。可以说是有了鱼丸和鱼滋面就有过年的气氛。
只是那熟悉的鱼腥味很少再出现在我的生活,菜场的鱼腥味有些刺鼻,闻着怪不舒服的。我还是喜欢淡淡的,石浦的,鱼腥味。
渔香充满了鱼乡……
故乡的食物作文 篇3
前几天去外面吃饭,看到菜单中有一道名叫“藕片夹糯”的菜。以往的回忆忽然从记忆里被遗忘的的一角涌了出来,我想了想,还是点了这盘菜。
这盘菜看起来很精致,做起来可能很费功夫,需要等很久。在我满怀期待的等待中,我开始在回忆中寻觅。
上学前,我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是一个农村妇女,她心灵手巧,会做许多新奇的我叫不出名字的菜来,都是她自己研究出来的。我曾问她为什么不给这些菜取个名字,外婆说:“外婆没有读过什么书,这些菜等我们宝宝以后读很多很多书,帮外婆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我笑着答应了。
外婆做的菜中,有一样是我最难忘的,那便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藕片夹糯”。当然,在外婆那里,它没有名字。
“藕片夹糯”,顾名思义,就是一片片切好的藕片,每片藕片的小孔上都夹上糯米,光是想着这道菜,我就恍惚能闻到香味了。清脆甘甜的藕片,夹上软黏香甜的糯米,一口咬下去,先是清新爽口的味儿溢了满口,再是“嘎吱”一声脆响,最后,糯米的米香味便浸入唇齿,软软的糯米黏住舌头和牙齿,香味在口中久久不会散去,光想想,就已经垂涎欲滴了。
冬日的每天早晨,外婆几乎都会做这道菜。为了能第一口尝到,我这个爱睡懒觉的大懒虫,破天荒地不用别人催促便自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早早地下楼等在外婆身边。
我一脸期待的翘首看着外婆,双手搭在灶台一角,手指像弹琴一样地敲打着灶面,外婆见了,笑着说:“馋丫头起来啦,一会儿就能吃了,别敲了,把我的灶都要敲破了。”然后,又继续去为我们准备精致的早餐了。
香脆的藕片在锅中翻滚着,像一个个在水里玩耍的胖白娃娃,藕煮到半熟,外婆便眼疾手快地捞出来,放在一旁的网架上沥干水分,接着便开始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夹到藕上。煮熟了的糯米粒粒晶莹饱满,外婆向糯米中加入几勺糖和一小勺酒,等搅拌均匀了,在用小勺子舀起糯米填满藕孔,一股股细长的热烟从藕孔中冒了出来,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着
狐假虎威的近义词香醇的甜味。
我要这脸有何用我深吸几口气,迫不及待地呼唤起外婆,外婆伸手刮了刮我的鼻子,夹起一片喷香的藕片,放入我的口中,香气充满了我的嘴巴,顺着喉咙来到我的胃中。我慢慢地嚼起来,清脆的藕片缠着甜甜的糯米香,还有少许的酒香,温暖着冬日清晨里那个已经空了一晚的胃,我满足而又惬意极了……
这时,服务员上菜了,是我心心念念的“藕片夹糯”。
天津市计划生育条例藕片淋上糖浆,夹着粒粒分明的糯米在灯光下金黄的闪着,看起来确实可口,但这究竟只是饭店里的一道菜,我记忆中的,是没有名字的,是外婆做的,是甜的,是我童年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此时只能回忆,我开始期待着,什么时候能见到外婆,再尝一下那儿时念念不忘的味道。
故乡的食物作文 篇4
每每端午将近,这个旧时乡里小孩最最期待的日子。虽然我的家乡也算江浙水乡,却不曾看到旧时苏州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雅景致,幼时的我也只在电视里看到几回划龙舟的盛况。于儿时的我而言,一年到头心心念念的,便是咂着嘴围着外婆的灶台,还时不时地揭开灶上蒸锅乌得发亮的锅盖,瞧一眼锅中整齐排列的豇豆粽是否到了可以出锅。
大概是儿时的我心性过急,在年幼的记忆中,豇豆粽蒸熟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的。每每我又一次搬来小木凳,一脚踩上去,伸出手去揭锅盖时,外婆总会一遍遍提醒我说:“莫急莫急,还没熟哩!”这么多年过去了,乡音依然历历在耳旁,只是如今已不知几月未曾回到老家与外婆团聚。不知在远方的外婆做起豇豆粽时会不会想起我这个在远方的娃娃呢。
俏的拼音和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