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导游考试口试导面试游词之三 天坛
1、天坛概况及祈谷坛建筑
(介绍天坛的历史沿革、天坛布局特点、天坛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年代;祈谷坛建筑规制及祈年殿建筑特点、用途,附属建筑的功能;七星石、丹陛桥)。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的古代祭坛建筑。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坛举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坛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
天坛不但以精美的古代祭坛建筑闻名于世,也是北京城内最大的园林景观。占地面积有273公顷,植被覆盖率达89%。100年以上的古树名木就达3600余株之多。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明朝天坛主要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天地合祀时期,一个是天地分开祭祀的时期。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在营建北京宫城的同时,建天地坛。初建时为天地合祀,称天地坛。主体建筑有大祀殿。有9位明朝皇帝在天地坛举行过合祀天地大典。嘉靖年间,将天地合祭改为天地分祭。在原有的大祀殿的南面建圜丘,专门祭天。
又在北京城的北郊建了方泽坛,祭地;东郊建朝日坛,祭日;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嘉靖十七年时,把原来的大祀殿改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三层圆形攒尖顶,更名为大享殿。三层圆顶又分别铺盖成了绿、黄、蓝,三琉璃瓦,在这里举行大享礼。
清代乾隆皇帝对天坛的礼制、建筑进行完善和相应的改变。主要有六项:
     第一,改建斋宫。
     第二,改天坛的内外坛墙为“夯土砖包墙”。
     第三,扩建圜丘。
     第四,把祈谷坛大享殿改称祈年殿,三琉璃瓦统一成今天我们看到的蓝。
     第五,在天坛西侧增设圜丘坛门,两坛两门,规制更加严谨。
     第六,改建皇穹宇。将重檐改称单檐。我们今天看到的天坛祈年殿是光绪年间重建的。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天坛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部分建筑进行了修缮。使得天坛焕然一新。形成了以“一、三、五、七、九”为特点的建筑布局。
    一,一条明显的中轴线。
    三,三道坛墙。内坛墙;外坛墙;圜丘、祈谷之间的隔墙。
    五,五组建筑。圜丘坛建筑;祈谷坛建筑;斋宫建筑;神乐署和牺牲所建筑。
    七,七星石。
    九,九座坛门。外坛墙两座,一座通往圜丘坛,一座通往祈谷坛。圜丘坛周围四座,泰元门;昭亨门;广利门;成贞门。祈谷坛东、西、北三座。东天门,西天门,北天门。
    现在我们的位置是在成贞门。抬头向北望去,可以看到一条长长的路,它连接着皇穹宇与祈谷坛建筑。这条路,叫海墁大道,又叫丹陛桥。全长108丈,中间是神道,东侧是御道,西侧是王道。之所以称为桥,说法有两个:第一种说法是因为它南低北高,有步步高升的意思,与天相连,所以叫桥。第二种说法是因为这条路的下面靠北建有走牲口用的通道。这个通道还有个别称,叫鬼门关。因为这些牲畜是祭天的贡品,一旦经过这个通道,就再也无法生还,所以得名。 在丹陛桥的北侧偏东,有一个平台,这里叫具服台。是皇帝举行祈谷大典时,临时在这里休息,换衣服的地方。
祈谷坛就位于丹陛桥的最北面了。
    进入祈年门,我们就看到了,著名的祈年殿。祈年殿的“祈”为祈祷,“年”为谷子成熟的意思、意为祈祷有个好年景,能五谷丰收。上殿下坛。殿高九丈九尺九寸九分。殿顶为圆形三重檐攒尖顶,顶部有鎏金宝顶。天青琉璃瓦,象征“天”,殿内有蟠龙藻井。
    祈年殿是用28根巨柱环绕支撑。形成内、中、外三圈。内圈4根龙井柱,柱间以东南西北的顺序,象征春夏秋冬。中圈12根金柱,隔出的12个柱间代表一年12个月。12根金柱的柱间隔成的空间加上12根柱位,是24,代表一年的24个节气。外圈12根檐柱隔出的12个柱间,代表一天12个时辰。祁年殿内中间北部,放有一个方形高石台,上面摆放的是皇天上帝牌位。东西两侧的方形石,摆放的是清代前8位皇帝的神牌。
    出了祈年殿,在祈谷坛的北侧,还建有一座五开间的大殿,叫皇乾殿。永乐年间建成,在天地坛时期它被称作叫“天库”,是专门存放祭祀天地神牌的地方。明嘉靖年间,天地分开祭祀后,皇乾殿专门放大享殿所需要用到的神牌。清朝乾隆年间将原来黄琉璃瓦的顶,改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天蓝琉璃瓦。
    祈谷坛南侧东西两边还有两个配殿,面阔九间。里面原来放的是日月星辰、风雨云雷、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山川太岁等的神牌。明嘉靖改制后这些牌位都移到了先农坛。现在是供游人参观的展室。
    过了祈谷坛向北走就是皇乾殿,皇乾殿始建成于永乐十八年,五开间,五开间,当时为天地坛天库,用
于存放祭祀天地的神牌。明嘉靖二十四年改名为皇乾殿。整座殿宇建于巨大的汉白玉须弥座上,绕以还白玉石栏。皇乾殿为蓝琉璃瓦庑殿顶,前檐悬青地金书“皇乾殿”匾。传说是明代嘉靖皇帝的御笔。
    明嘉靖九年后天地分祭后专门存放祈谷大典所需的神牌,清代沿用。乾隆年间,将皇乾殿殿顶的黄琉璃瓦换为天蓝琉璃瓦。
    祈谷坛东门外有一条通脊连檐的长廊,共72间,又叫七十二连房。长廊把祈年殿和神厨、神库连接在一起,是古代举行祭祀典礼时运送祭祀物品的通道。现如今已经成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了。
    长廊的东南侧,有八块大青石,石头是人工雕刻成“山形”,叫七星石。这里是八块石头,为什么叫七星石呢?那是因为最初在明朝嘉靖年间,有道士称,大享殿东北方空旷,不利于皇权稳定和皇帝万寿,于是皇帝把7块石头放在这里是象征北斗七星。到了清朝,清朝皇帝认为,这七块石头代表东岳泰山得七座山峰。康熙皇帝派人考察泰山七峰的发脉,最后认定泰山发脉于东北长白山,乾隆皇帝在东北方向再加一块小石头,象征长白山。寓意满汉一家,江山一统。
2、天坛圜丘坛建筑
(介绍圜丘坛建筑规制及特点、圜丘坛周围设施及用途、圜丘坛附属建筑、圜丘坛祭天大典仪程)。 
     天坛位于北京正阳门东南侧,始建于明朝永乐初年,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和祈谷的场所,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的古代祭坛建筑。天坛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北圆南方,象征天圆地方。天坛分为内,外坛两部分,每年孟春祈谷大典在祈谷坛举行,冬至祭天在圜丘坛举行。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这里举行过祭祀大典。
北京导游词
    永乐年间初建天地坛,无圜丘坛。北京的圜丘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乾隆年间大规模进行扩建,至今已有将近500年的历史了。扩建后的圜丘被两道低矮的壝墙环绕,内壝墙为圆形,外壝墙为方形,应古人天圆地方之说。圜丘坛南面的棂星门的外神路偏东有一个汉白玉平台,这里是供皇帝祭天时临时休息,换衣服的地方,叫具服台。
    圜丘坛周围四门南为昭亨门,北为成贞门,东为泰元门,西为广利门。这四个门的名称出自《易经·乾卦》的卦辞“元亨利贞”。“元”为元始本原,“亨”为无不亨通,“利”为和谐有利,“贞”为正固持久。用来赞美天的“四德”。
    圜丘坛通高5.7米,通体铺以艾叶青石,四周围以汉白玉栏杆,三层四出陛,每层台阶九级。圜丘坛三层台面的直径分别是:最上层为九丈(“一九”);中层十五丈(“三五”);下层二十一丈(“三七”);合为“一,三,五,七,九”阳数俱全。“一、三、五、七、九”相加为天数二十五,三层台面直径相加为四十五,
寓意为“九五”之尊。
    圜丘坛上层台面中心圆石叫天心石。人站在“天心石”上讲话有很强的共鸣效果,声音特别洪亮,好像与天在对话。围绕天心石共环铺9圈扇形石板,都为九或九的倍数。九为极阳数,用9的倍数递增,使之最大化,强调天的崇高、神圣。(这些扇形石共378个九,共有扇形石3402块。)
    内外壝墙之间东南方有燔柴炉、瘗坎各1、铁燎炉8只,东西棂星门各有2只(铁燎炉共12个)。它们是在皇帝祭天时焚烧祭品用的。燔柴炉烧的,是从正位幄次上撤下来的祭品。铁燎炉烧的,是从配位幄次上撤下来的祭品。瘞坎像一个巨大的盘子,是绿琉璃瓦砌筑在地上,它是在祭天的时候,用于瘞埋牛尾、牛毛和牛血的,寓意祭天之时不忘祭地。内外壝墙间西南方立有望灯杆。在祭天的时候望灯杆上挂有望灯。祭天的望灯很大,高有2米左右,里面放5根巨大的蜡烛。在祭天的时候是起到信号灯的作用。由于祭天是在冬至日出前七刻(4点15到4点半),天还没亮。人们就以望灯杆的位置为坐标,望灯的升降为祭天仪式开始和结束的时间标志。
    皇帝祭天是一个非常复杂而且隆重的仪式。每年的祭天大典和祈雩大典都是在圜丘坛举行的。
    皇帝在冬至日祭天的前三天,就要先到天坛斋宫内斋戒三天,然后再举行祭天大典。到了清朝雍正年间,
雍正皇帝在北京紫禁城内建了斋宫后,斋戒仪式就改成了紫禁城内斋戒两天,天坛斋宫斋戒一天。皇帝在进行斋戒时要不问刑名,不宴会,不听音乐,不进女,不饮酒,不吃荤,不看病,不吊唁,不祭神扫墓等。陪同皇帝进程斋戒的官员人等也要这样,自己身体有病的,家里有丧事的,不准参加祭天活动。
    皇帝整个祭天的过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祭天前举行“视神礼”;第二部分就是祭天仪式。祭天大典分九项仪程:1、燔柴迎帝神;2、奠玉帛;3、进俎;4、初献礼;5、亚献礼;6、终献礼;7、撤馔;8、送帝神;9、望燎。祭天大典在举行时还要奏中和韶乐。
    清代举行祭天大典时,在圜丘坛上要摆有幄次(小帐篷),分正位、配位、从位,共七组。正位在天心石稍北,里面放的是皇天上帝牌位。东西两侧的配位幄次是按照“昭穆之制”,放置已故皇帝的神牌,从位幄次共四组,位于圜丘坛的中层东西两侧。供奉的是北斗星、二十八星宿、周天星辰、风雨云雷等众神幄次。
    正位、配位、从位前都有供桌,供桌上摆放有祭器,祭器里放有祭品。祭器的材料,明朝时是瓷器的;雍正时改称铜的;到了乾隆皇帝朝时,皇帝下诏说:“祭品宜法古”,分别根据用途不同材料改称了竹、木、漆、陶、铜、玉等。
    皇帝在祭天的时候站在圜丘坛中层,向着北面“皇天上帝”和列祖列宗的神牌位,进行跪拜。
    平时 “皇天上帝”的牌位都是供奉在圜丘坛北面的皇穹宇。皇穹宇是一座圆形院落。明嘉靖年间建,乾隆皇帝改建。“皇”指至高无上,“穹”指天,“宇”指殿宇。皇穹宇大殿是单檐攒尖顶,殿基为青石砌成的圆形须弥座,四周围以汉白玉石栏板。东、南、西三面出陛,南面丹陛上雕刻“二龙戏珠”浮雕。
    大殿内由8根檐柱和8根金柱环绕支撑,三层斗拱层层上叠,顶部中间有金龙藻井。皇穹宇殿内地面中心石周围有九环扇形石。第一圈8块,其余块数都是以8的倍数递增。共360块。这里的8,代表的“八维”,也就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8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