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环境布置
《念奴娇赤壁怀古》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32号选手张大雁,我的说课内容是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板书作业设计等五个板块进行说课。一、说教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9课的课文。它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李清照的《声声慢》共同入选该册教材第三单元阅读古诗词,感悟人生这一学习专题。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也是豪放词的名篇,在古诗词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优美的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学习这些诗词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鉴赏古代诗词作品的能力,在分析、鉴赏中感悟前人丰饶的情思,博大的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这首词写于元丰五年,是苏轼被贬黄州游赤鼻矶所作。本词感情激荡,意境雄浑壮阔。全词融写景、咏史、抒情为一体。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一些鉴赏诗词的基本要领,领略壮阔意境,感受豪放词风;同时学习苏轼在逆境中依然乐观旷达的人生观。
(二)教学目标
第三单元导读部分已提出了要求:要在诵读和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感受诗
人的精神境
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所以,结合本词特点,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本词是作者乌台诗案被贬后所作,其中蕴含着作者复杂矛盾的心情。这里,如果学生不结合背景赏析探究,很难理解这看似消极出世,实则积极入世的复杂情感。所以,我将赏析眼前赤壁之景,探析周瑜和苏轼形象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把探析苏轼复杂情感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已有一定的了解,但由于生活阅历、读书体验的缺乏,对他们来说,如何通过知人论世的方法去品味作者的情感依然是个难题。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多给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
三、说教法学法
1.诵读法
2.情景教学法
3.合作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要求学生查有关苏轼的资料,尤其是被贬黄州时期的
史实和文学作品,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这能锻炼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导入新课
情景导入法告诉我们,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文本需要选择恰当的音乐,营造一种与文本相近的氛围,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顺势将课堂自然导入。我决定采用杨洪基老师的《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进行切入,带领学生迅速走进壮阔豪迈的情景氛围中,为接下来的教学环节做好铺垫。(三)作者、背景介绍
关于作者简介,因为课前预习已有交代,加之初中时期,学生已经学过苏轼的诗词,对苏轼本人的文学常识有一定的了解,教学过程前部分不做具体介绍。等赏析下阙时,再引导学生按照知人论世的方法去联系背景,探究本词的精神内涵即可。
有山有水的诗句(四)朗诵环节
朗读是诗词教学的重中之重。该词是一首豪放词,朗诵时应指导学生情绪激昂,情感饱满,这样方能读得铿锵有力。具体操作如下:
1,先请学生试读,请另一生评价语速,节奏和感情基调。2,教师再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对比中发现不足,改进阅读。3,全班齐读,争取读出苏轼词风的豪迈之气。
(五)赏析探究
1,赏析上阕
电影地道战观后感上阕主要是赏析字词,品味意境。通过对乱、穿、惊、拍等字的赏析,品味赤壁山势险要高峻,水势汹涌澎湃这一雄浑壮阔的意境,初步感知全词豪迈的基调。
2,探究下阙
下阙主要是分析人物,引导学生在对比和衬托中体会苏轼对周瑜年少有为的羡慕,对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愤。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我打算通过如下问题来引导:
(1)三国时代,英雄辈出,为何作者只提及周瑜?
(2)千百年后来到赤壁战场的苏轼又是怎样的境遇呢?(3)有人说,苏轼最后“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体现出一种消极的人生观,你怎么看?
这个难点我打算采用辩论的形式,这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带动课堂氛围,也遵循了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育理念。
(六)分享感悟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辩论之后我安排让学生写下想对苏轼说的话,把自己对苏轼的理解和感悟落实到文字上,再当堂发言与大家分享,这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锻炼其勇敢、自信的品质。
(七)再品诗歌
仪态万千经过反复以读带赏,以赏带读,此时再全班齐读,学生
对于该词豪迈之风的把握就能更加深刻了。八大艺术学院
(五)说板书及作业
(一)板书
日记大全70字
板书以简洁,凝练为原则。上阕的景与下阙的人物和情之间有“壮阔、豪迈”的共同点,所以,以此为中心,这样安排:
(二)作业
1,背诵《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
2,课后阅读《苏轼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