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潮》评课稿(一)
今天我们在教研组李组长的带领下,听了王老师的《观潮》教学,感触颇多。他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准确的抓住了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尤其是能够适时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值得我学习。
下面就课堂观察到的几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浅薄看法:
一、在第一课时中有一个目标是:理解“笼罩、水天相接”等词语的意思,绝大多数学生都是通过查阅工具书或上网知道的,而老师的引领也就是这些方法,《课标》在中年级段明确指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所以,我建议要具体词语具体对待,有些词语完全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例如学生都不理解的“若隐若现”。
二、第一课时王老师提出的朗读目标是:我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而学生的课上的第一次展示读,老师的要求就是:顶天立地的读----读出气势。这显然与本课要达成的目标不符。建议老师把要求降低,出示的问题要有指向性。
三、第一课时王老师先后两次让学生谈谈钱塘江大潮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并要求用文中的词句。而目标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钱塘江大潮给我留下的印象,这里的问题承载的教学目标就不明确,建议老师对问题进行修改。
4、第二课时问题探究一: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将潮水的变化展现出来的?你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对应的目标是:我能体会作者按一定顺序抓住事物特点的观察方法。两个学生很容易的说出课文是按时间顺序和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看似达成了教学目标,但总觉的太容易了。“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是《课标》对高年级段提出的要求,问什么四年级的学生能轻而易举的说出答案,而且几乎没有老师的引导,很显然这是一个假的问题。建议老师的问题在简单些,可以让学生在文中勾出表示时间或方位的词语,这样更简单些。
《观潮》评课稿(二)
观潮说课稿听了王老师的课,让我受益匪浅,下面谈谈我个人浅薄的看法:
《观潮》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本文通过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向读者先容了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异景"的钱塘江大潮。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乐于表达,乐于与人交流,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钱塘江大潮的雄伟景象,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教师提供直观的图象帮助理解。我怀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听了这节课,王老师能捉住课文的重点跟难点,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通过准确,流畅,有情感地朗诵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懂得的基本上感触钱塘江大潮的壮观与雄奇。
一、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王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假如你就是察看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境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将心比心的领会到观潮人的迫切、冲动的心情。
二、应用电教媒体,直观感触,激发感情和兴致。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概,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述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后放录像,展示大潮来时的雄浑的情景,在体会文中刻画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宏伟和壮观。最后在安排功课时,要求学生给录象配讲解词,既锤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育了学生的写作才能。
一、创设情境,体会观潮人的感受
首先王老师在屏幕上出示钱塘江大潮到来之前人们在大堤上等潮来的情景,提出“假如你就是察看人中的一员,想到就要见到大潮了,你心境如何?你会怎么做?观潮的人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将心比心的领会到观潮人的迫切、冲动的心情。
二、应用电教媒体,直观感触,激发感情和兴致。
学生通过感受到了大潮的气概,老师就问潮水真的像作者描述得那样吗?想不想亲眼看看,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后放录像,展示大潮来时的雄浑的情景,在体会文中刻画的情景的基础上再次直观感受到大潮气势的宏伟和壮观。最后在安排功课时,要求学生给录象配讲解词,既锤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育了学生的写作才能。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