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江南好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河南新郑(今河南郑州新郑市)人,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注释 
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 
谙(音安):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制青绿染料。
译文
春日,朝阳照耀下的江畔花朵,红得胜似烈火;江水碧绿的颜,只有蓝草可以相比。这一切,怎能不撩起我对江南的回忆?诗人用对比、夸张的手法,对江南水乡的诱人春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红绿相映,光彩夺目,印象强烈,引人入胜。
易水送别  唐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作者简介:骆宾王(约619—约687年),而《唐诗三百首新注》记载,其是公元640年出生,逝世日期不祥。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人(今中国浙江义乌)人,唐朝初期的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注释
                1、 此地:指易水岸边。
                      2、燕丹:战国时燕国太子丹。
发冲冠:形容                3、冲冠:人极端愤怒,因而头发直立,把帽子都冲起来了。
        4、冠:帽子。
          5、 人:指荆轲。
                  6、 没:死,即“殁”字。
              7、 水:指易水之水。
 
译文
            就是在这个地方燕丹送别荆轲,壮士慷慨激昂,场面悲壮。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只有易水还是寒冷如初。
 
 
饮酒  东晋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又名潜(入刘宋后改名潜),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
诗词注释
1.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2.人境:人世间。
3.尔:这样。
4.心远地自偏:心远离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5.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6.山气:指山中景象,气息。
7.日夕:傍晚。
8.山气日夕佳:山上的云气傍晚时很美。
9.相与:结伴而归。
诗词译文
把房屋建在人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
(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 yūn ),夕阳西落,傍晚的景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
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此中:此时此地的情景,指山中景象,也指隐逸生活。)
咏风  唐  王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作者简介: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
注释
肃肃:形容快速。景:一作“风”。
加:给予。林壑:树林和山沟,指有树林的山谷。
忆江南 白居易驱:驱散,赶走。寻:一作“入”。涧户:山沟里的人家。
卷:卷走,吹散。雾:一作“露”。楹:堂屋前的柱子。山楹:指山间的房屋。
固:本来。迹:行动留下的痕迹。一作“际”。
动息:活动与休息。
松声:松树被风吹动发出I斑像波涛一样的声音。
译文
炎热未消的初秋,一阵清凉的风肃肃吹来,山谷林间顿时变得清爽凉快。
它吹散了山中的烟云,卷走了山间的雾霭,显现出了山上涧旁的人家房屋。
凉风来来去去本来没有踪迹,可它的吹起和停息却好像很有感情,合人心意。
当红日西下,大地山川一片寂静的时候,它又自松林间吹起,响起一片松涛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