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故都的秋》和丰岛与志雄《秋的气魄》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或白者为佳,紫黑次之,淡红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级。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
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③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秋之④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⑤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著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⑥“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⑦“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⑧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节选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①提起秋,人们会马上联想到红叶。然而,我不能不说,红叶和秋的本质相去甚远。
②从枫的红到银杏的黄,红叶有着各种各样的彩。直接来自这些彩的感触和对深沉专注的秋的感触,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呢。城市里也许不是这样,只要踏进乡间一步,你会看到山裾树林的红叶,田野稳熟的金黄的农作物,红彤彤的照射着日脚……
③当你一一抽出来单独静观的时候,就会发现,毋宁说他们是属于残暑的,不是真正的秋的领域。
④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
④没有活力的红叶,经一夜冷风,散落而去。只有这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从飘落到庭院的一枚桐叶,到林中飞舞的无数的树叶,或者多半经霜打枯的田野的草叶,都浓浓地涂抹着秋的气韵。踏着莎莎作响的落叶,走过林中小径时,人最深切地感受着秋。
⑥不知从何处吹来的微风中,常绿树的病叶和落叶树的红叶,是那样毫无反抗地自然地从树梢飘到了地上。
大自然窃窃私语:让地上的回到地上去。而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被风四处吹散开去。经霜打枯的草丛,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人的心,被自身的寒气和寂寥所驱使,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在地平线的彼岸,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
⑧秋是寂寞的,因为秋真实。秋将所有的外皮,不用的或必需的全部的外皮自行剥光,使万物赤裸裸地伫立着。
……
⑨这毫无遮挡的光线,是如何将光和影鲜明地投射到地面上啊!看到这番情景,人们尤其深深感到了秋。落叶上的树影,田亩上的草影,原野上的鸟影,还有,即使是狭小的城镇里,那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还有那映在格子门窗上的树枝的清荫,所有这一切都和明丽的日光区分得清清楚楚,人们见了会在心中涌起一丝难以名状的震颤。
⑩这震颤正是秋所具有的本来的感觉。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里,清晰地显现出明暗的区划,直接迫击着人们的心扉,在那赤裸的心里,也鲜明地投射着光与影。人在不知不识间,进入了凝视自己心灵的专念之中。纯的、不纯的,清澄的、污浊的,所有这一切,都毫不含糊地现出了原形。
(节选自日本丰岛与志雄《秋的气魄》)
1.下列关于甲乙两段选文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乙选文均运用了对比手法,甲文将南国秋和故都秋对比;乙文将红叶代表的秋和落叶、败叶、病叶中表现的秋进行对比。
B.甲文中作者“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是因为他们最能代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味。
C.乙文对秋之气魄的描摹细腻可感,写景、抒情、议论相结合。秋是寂寞的,秋是真实的,秋是一个静谧澄净的剥脱的世界。
D.乙文的景物描写带有强烈的主观彩,将景物描写和对心灵的凝视,以及由此产生的真实、震颤、专注思考结合起来。
2.有评论家说,郁达夫的散文既具文人特质又含平民姿态。请结合甲文从语言风格角度加以分析。
3.“一枝一叶总关情”,请赏析乙文划线句子,从表现手法和情景关系的角度,写一段不少于80个字的评点。
4.乙文“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与甲文所写的牵牛花底需要“秋草”做陪衬,都体现了怎样的审美心理?请结合两篇选文加以分析。
【答案】
1.B
2.雅俗结合,既有文人语言的典雅之气,又有平民姿态,以口语、俗语入文,亲切家常。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地地方”,如“还有秋雨哩,
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或“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3.(1)表现手法角度:一是运用拟人,赋予自然人格化的精神特质;二是联想、想象,由落叶、枯草的衰亡联想到人生的彷徨和希望。
(2)情景关系角度:描绘了落叶、枯草衰亡和败落的状态但又暗含生机,呈现了秋的肃杀与寂寞;作者认为这种自然生命的更迭,如同人的生命是寂寥与憧憬的更替,表达了对秋的热爱与欣赏;客观景物带上了强烈的主观彩,情景交融。
4.(1)两文都具有“物哀”的审美心理。
(2)甲文:景物的选择上以衰败、纤细、柔弱、家常之物为美;彩的运用上以清新、淡雅的冷调为美。
(3)乙文:景物的选择上选择衰败、悲凉、冷寂的物象;彩的运用上,如“经霜打枯的草丛”“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清荫”也是物哀审美的表现。
【解析】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B.“因为他们最能代表作者心中故都的秋味”错。作者心中最具秋味的是体现其物哀思想的景物,如秋蝉、枯草等,所以作者没有详细写这几处景,而只是一笔带过。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有文人典雅之语,如“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也有生活口语,如“租人家一橡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还有秋雨哩”“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唉,天可真凉了——”“一层秋雨一层凉啦!”。典雅之语文气十足,生活口语又极具北方方言特,这样雅俗结合,构成本文语言的特点。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从表现手法看,“窃窃私语”把大自然人格化,赋予大自然人的情态特征,形象生动地表现大自然对生命的召唤;“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经霜打枯的草丛”与“向着遥远的地平线彷徨而去”的人的心联系在一起,由自然联想到人,“有着淡梦般令人憧憬的世界”又使人产生对生命的希冀。
从情景关系看,“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却依然无法在原地安住”枯叶虽然衰败,可依然无法安于命运,“经霜打枯的草丛,结籽的杂草茎静静地迅速生长”草丛经霜,却有生命在静静生长。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表达出对生命的感悟,感性的认知和理性的思考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情景交融的效果。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者审美心理的能力。
乙文“能给红叶以秋的气氛的,是红叶中缺少活力的部分”与甲文“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透过所选景物感受作者的审美可知,都具有“物哀”的审美心理。所谓“物哀”,就是自然和人生的各种情态触发、引生的优美、纤细、哀愁的情感表现。
分析甲文景物:由“一橡破屋”“一碗浓茶”“碧绿的天”“青天”“破壁腰”“牵牛花(朝荣)的蓝朵”“秋草”“落蕊”“秋蝉的衰弱的残声”“秋雨”“青布单衣”可知 ,所选景物多为日常生活常见之物,而且破败、柔弱;彩以冷调为主,具有独特的物哀审美。
分析乙文景物:“只有这落叶才是真正的秋之物”“落到地上的那个枯叶”“经霜打枯的草丛”“那长满苔藓的庭院里屋宇的暗影”“还有那映在格子门窗上的树枝的清荫”,景物上选择衰败、悲凉、冷寂的物象,彩选择上“草丛”“暗影”“轻荫”也有冷调审美特征,也表现了物哀审美的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