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5-9题。(18分)
【甲】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恬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 游白水书付过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①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②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③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④有巨人迹⑤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⑥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⑦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选自《东坡志林》)
【注】①幼子过:苏轼的三儿子苏过。②殆:大概。③磓(duī)石五丈:用五丈长的绳子系石
投入水中,是测水深的方法。④崖:边。⑤巨人迹:巨大的脚印。⑥掬(jū):捧。⑦馀甘:橄榄。
7.下列句子断句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折处/辄/为潭 D.复/与过/饮酒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心乐之 ___________ (2)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度数谷___________ (4)顾影颓然 ___________
9.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为坻,为屿 不足为外人道也
B.乃记之而去 停数日,辞去
c.其源殆可熟物 高可二黍许
D.书以付过 家书十二卷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6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3)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11.【甲】【乙】两文都作于作者被贬谪之后,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案:
7.(3分)A(潭中鱼/可百许头)
8.(4分)(1)以……为乐;(2)凄清;(3)越过;(4)回头看。
9.(3分)B (A成为;对、向;B“离开”;C可以,能够;大约;D写文字;书信。)
10.(4分)
(1)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2)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2分)
(3)水边有几十个巨大的脚印,是所谓佛的痕迹。(2分)
11.(2分)【甲】文主要表达了作者的孤凄悲凉之情;【乙】主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之情。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
游白水书付过①
苏轼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②。浴于汤池③,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
山而东,少北,有悬水④百仞。山八九折,折⑤处辄为潭,深者縋石⑥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山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⑦,观山烧⑧,火甚。俯仰度⑨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⑩中流,掬⑾弄珠璧。到家,二鼓⑿,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①此文是作者远谪惠州上所作。白水:山名。过苏轼第三子,名过,题目的意思是作者与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后写成此文交给苏过。②佛迹院:寺庙名③汤池:温泉④悬水:瀑布⑤折:弯转⑥縋(zhuì)石:用绳子系着石头向下。⑦倒行:顺来路回去⑧山烧:一说夕照景象,一说山火⑨度:越过⑩击汰:击水,汰:水波。⑾掬:用双手捧取。珠璧:喻星月在水中的倒影⑿二鼓:二更。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
①食余甘煮菜
②顾影颓然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为”和“折处辄为潭”中的“为”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
B.公输盘曰:“夫子何命焉为?”(《公输》) C.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童趣》)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
14.作者在这篇游记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1. ①吃②回头看
12. A (A. 动词,是;B. 语气词,表疑问;C. 介词,被;D. 介词,跟,同)
13. (我们)在温泉中沐浴,(水)很热,它的源头(的水)大概能把东西煮熟。
14. 表达了山水之乐和身世之悲的复杂感情。
小石潭记练习题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3
游白水书付过阅读答案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磓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际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度数谷。至江上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
【注释】
[1]白水:山名,在今广东博罗县东北。《舆地纪胜》说:“山有瀑布泉二十丈,下有石坛,佛迹甚异。”可与本文所记参看。
[2]绍圣元年:即1094年。绍圣,北宋哲宗的年号。
[3]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
[4]汤池:即汤泉。据宋人记载,佛迹院中有相距很近的二泉,东为汤泉,水热,西为雪如泉,水凉。
[5]殆:大概,恐怕。
[6]少北:稍向北。
[7]悬水:瀑布。百仞:这是夸张的说法;苏轼《答陈季常书》说此山“布水三十仞”,则是据实估量。仞:古时以八尺或七尺为一仞。
[8]折:这里是弯转的意思。
[9]“深者”二句:谓潭水深的地方,用绳子系石坠入五丈,还到不了底。磓(zhuì):当作“缒”,音同字误。缒,用绳子拴住人或物放下去。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