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蜡烛作文初一范文
(咏物抒情)
咏物抒怀类诗歌鉴赏
一、概念
托物言志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器物、动物或植物等)为描写对象,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或寄寓作者襟怀抱负等
物: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所借之物:既是作者的理想、旨趣、节操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二鉴赏注意点
1首先要抓住描写的某一物的某些特征(形态、泽、所处环境等)弄清“形似”之处。
2然后由物到人,由实到虚,联系诗人的生平经历,探究其象征的精神品格、心胸情怀,把握“神似”。
3了解常用表现手法——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从局
部分析常用比喻、拟人、对比、象征(借物抒情、借意象抒情)、比兴、联想和想像、正侧面结合等手法。
三分类
1情态类——这类咏物诗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
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海棠苏轼
“东风嫋嫋(袅)泛崇光,香雾空
濛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头两句描绘海棠所生长的富丽环境,表明海棠的珍贵,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爱花、爱美之情极为深切。描写精致,用海棠比拟美人,更为生动。
2言志类——这类咏物诗赋予物以某种象征意义,作者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内心的志向与抱负、情操志节、精神追求等。
白云泉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象征)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
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乍一看,这首诗写的是石灰从采掘、冶炼到被使用的整个过程。再细细体会,诗中每一句既是在写“物(石
灰)”,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写作者自己不怕“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诗中流露出的凛然正气和豪迈情怀,不知鼓舞和激励了多少后人为真理和正义事业奋斗不息。
竹石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一幅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劲竹形象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立根破岩,咬定青山,千磨万击,屹立挺然。这副铮铮傲骨也正是诗人所追求和向往的,他那种
篇二:状物抒情、托物言志作文训练
状物抒情、托物言志作文训练
训练重点:状物抒情、托物言志
写作要求:从生活中选择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路”、“桥”、“蜜蜂”、“泥土”、“石子”、“蜡烛”等。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
体描绘了事物的形象,又要挖掘其内在的精神及象征意义,寄寓自己的感情。
写景抒情作文
作文题目:自拟(提示:可有《××的风格》、《××赞》、《我爱××》、《××的精神》或直接用事物的名称、相关短语命题)写作提示:
一、细致观察,凸现所状之物的特征,借我一双慧眼,留心多彩世界。平时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储备丰富的写作素材。观察时,既要全面观察,又要突出重点凸现其特征。如:外表丑陋,深埋地下,为树木默默吸取养份,乃树根之特征;不择地形土质,不畏风霜雨雪,无绚丽彩,无高大身躯,默默地为自然释放氧气,无私地为人类护土固沙,乃小草之特征;生命短暂,能驱散黑暗,力量微薄,能增添温暖,乃蜡烛之特征;凌寒独自开,风雪中喷芳吐艳乃腊梅之特征。总之,只有扣住所状之物的特征,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二、选好观察的角度,安排好描写的顺序。
选好观察角度,先要确立好观察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观察的方法,或仰视,或俯视,或环视,或远眺,或近视,同时要注意观察的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上到下,或以时间变化或以游览的先后为顺序,这样才能层次分明,多角度、多侧面的描写。
三、抓住事物特征,多方位描摹在细心观察,领会某物特
征的基础上,可通过视觉写它的形、神、,可通过听觉写它的声,可通过嗅觉写它的气味,可通过味
觉写它的味道,可通过触觉写触摸之感受,这样景物的特征才能更鲜明。当然在描摹其形、、声、味的同时,应该着眼于不同视点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可以从整体、局部、甚至细部去摹画事物,体现其层次性、
多样性。
四、采用多种表现手法,增强写景的生动性。
为体现语言的生动性,要善于选取精炼的动词和恰当的形容词来表达,尤其是要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和联想想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
《紫藤萝瀑布》中的“辉煌的淡紫”“那紫沉淀下来”,“在和阳光....
互相挑逗”中加点的词能生动形象地表现紫藤萝花的形、。比喻、拟人等..
修辞和想像手法的运用,更显现出花的特征和作者的喜爱之情。
五、展开合理的联想,挖掘所状之物的精神由所状之物的特征,联想到与之相近的精神品质,进而到具有这种精神品质的人,这才是状物抒情类的文章的要旨,即赋景物以灵魂。
由树根其貌不扬,深埋地下,可联想到默默奉献的精神,进而想到社会生活中的工人、农民、教师、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