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大学城上海最早的“大学城”
作者:暂无
来源:《检察风云》 2020年第23期
文·图/潘真
吴淞地区,堪称上海高等教育的摇篮。在两次开埠促进吴淞发展的过程中,这里先后崛起过众多大中专学校,渐成蔚为壮观的吴淞大学城雏形。这是上海最早的“大学城”。
首开先河者,是中国公学。1905年,学校借上海民房创办。次年,两江总督拨炮台湾百余亩公地,兴建校舍。1909年迁入新校址。初期开设大学班、中学班、师范速成班,后逐步发展成包括文、法、商、理四院17系的综合型大学。中国公学的历任校长、校董都是学界或社会名流,有邵力子、郑孝胥、于右任、王云五、陈果夫、潘公展、马君武、张东荪、胡适、宋教仁、吴开先、蔡元培、杜月笙、叶揆初等。学校聘请了不少饱学之士授课,有郑振铎、沈从文、陈同生、冯沅君、高一涵、傅东华等。孙中山、鲁迅、郑伯年、潘梓年等也常应邀到校演讲。不少学生日后成为社会栋梁,有欧阳予倩、吴晗、陈波儿、韩念龙、陈沂、杨杏佛、张奚若等。
毕业于中国公学的胡适,后被遴选为校长。他主政的两年,是中国公学黄金时代。1952年12月23日,胡适应邀返台讲学,在中国公学校友会举办的欢迎会上说:“中国公学的‘校史’,实在可以算作‘中华民国’开国史和中国教育制度沿革史的一部分,它的光荣、它的价值,将是不朽的、崇高的。”作为近代中国最早的私立大学之一,从筹办开始,中国公学就承载着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关于家国、大学的恢宏梦想与期许。
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中国公学校舍遭到严重破坏,教育部勒令其逐年结束,办到原有学生毕业为止。
其次是复旦公学。1905年,马相伯、严复、熊季康、袁希涛等与原震旦学院部分爱国师生一起,在吴淞提镇行辕旧址(今吴淞中学内)创办复旦公学——复旦大学的前身。马相伯任监督(校长),聘请宝山人袁希涛为首任教务长。复旦公学建校,严复贡献最大。他领衔发起向上海绅商各界募集经费,并协助制订《复旦公学章程》。继马相伯之后,严复、夏敬观、高凤谦相继出任监督。早期学生中,陈寅恪、竺可桢等后来成为社会名人。
1911年辛亥革命后,因校舍被光复军司令部占用,复旦公学一度停办。1912年,暂借徐家汇李公祠复课,次年转为私立。董事会聘请孙中山等名人为董事,李登辉为校长。1917年,更名为私立复旦大学,开招大学本科生,并在江湾翔殷西路(今邯郸路)购地70余亩,建造校舍。1922年,另一批校舍落成,当年有学生316人。
同济大学原是德国人创办的同济德文医工学堂。1917年,华董吁请收回由国人自办,从市区迁入吴淞炮台湾,借中国公学及海军学校校舍开学,称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19年购地150亩,建造新校舍。1923年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1927年8月定名为“国立同济大学”。1936年起,设医、工、理三学院。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校舍遭严重毁损,学校离开吴淞内迁。
吴淞商船学校(大连海运学院前身),1911年建于吴淞炮台湾,设轮机与驾驶两科。1915年因财政困难停办,校舍改为吴淞海军学校。1929年复办。
江苏省立水产学校(上海水产大学前身),创办于1912年,次年位于吴淞炮台湾的新校舍落成后迁入。初设渔捞、制造两科,1921年增设养殖科,后又陆续增设其他多科。“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校舍被毁,学校停办。抗战胜利后在复兴岛复校。
国立自治学校,开办于1923年,以吴淞商埠局旧址为校舍。1925年改名“国立政治大学”。翌年改建校舍,设本科、预科两部,本科设政治、经济、社会、外交四系。1927年停办。
国立中央大学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前身),1927年由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创办于吴淞,学制7年。“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校舍被毁,学校迁入上海市区。
此外,在宝山县城西部的泗塘河畔,还办过劳动大学农学院,与大学园区有关联的藏书会、公共体育场、阅报社等。
多年耕耘,吴淞大学城形成了雏形,但最终毁于日寇侵略战火。仅留存下来同济路、水产路等大学路名。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