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人类中心主义视角下的唐代送别诗研究
刘芳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
摘要:非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以人类为中心,提倡人类重视自然和所有生命的价值。从非人类中心主义视角解读唐代送别诗,唐代诗人在诗中表达了“物人平等”的观念,把人类与自然万物视作平等、相互依赖的关系。唐代送别诗呈现出生态之美和生命之美,这就是诗中蕴含的自然之美。自然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人类精神文明比如诗歌创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人类中心主义;唐代;送别诗;自然
唐代送别诗是唐代诗人创作的关于送别亲友的诗作,表达诗人对亲友的依依不舍之情。送别是以人类为中心的事件,送别诗叙述的是人类的行为和情感。但是,唐代诗人在创作送别诗时却并未以人类为中心,而是把周围的环境、自然界的万物放在平等的地位,弱化了人类的行为,强化了自然山水的角,描绘了独特的自然美,突显了自然的价值。这种不以人类为中心、人类和大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理念与深层生态学提倡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契合。
一、非人类中心主义
非人类中心主义虽由西方学者提出,却不是西方特有的生态文化,中国古典哲学一直反对以人类为中心,提倡“天人合一”和“道法自然”。西方学者从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汲取灵感,弥补了西方二元对立观念的不足,丰富了生态学:“深层生态学在它的理论体系中广泛借鉴了……其他民族的精神资源(如亚洲的道家、禅宗佛教、甘地的思想、印第安原居民的思想等),这些思想在它的理论核心‘自我实现’论有很好的体现”[1]。“天人合一”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不仅在中国人的思维中扎根了,还对西方人影响深远。中国文化存在非人类中心主义,中国古人也有非人类中心的观念,只是中国古代还没有生态危机。中国人坚持的非人类中心的内涵是“道法自然”,顺其自然,不强求,不妄为,尊重自然、尊重生命。西方的非人类中心主义也认为:“大自然中的其他存在物也具有内在价值,其他生命的生存和生态系统的完整也是环境道德的相关因素……”[2]研读唐代送别诗,就会发现大自然中的一切构成了唐代送别诗中的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生物圈中的所有角在诗中各施其责。诗人通过展现自然之美、肯定自然价值,实现诗学之美。
二、自然之美
武汉大学的汪东树教授在其专著《天人合一与当代生态文学》中提出了“生态视域的自然之美”,他认为:“诗意栖居的理想首先意味着诗意的发现,即人在生活中能够发现大自然的诗意,发现自然之美”[3]。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蒙培元先生说:“生态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干”[4]。中国古典诗歌中也有生态文化,非人类中心意识。中国诗人眼中的自然与人类是平等的,自然有其独特的美,自然之美体现在大自
然中蕴含着生态之美和生命之美。现列举三首唐代送别诗作为范例来阐述诗中的自然之美,他们分别是王维的《送沈子归江东》,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和李冶的《明月夜留别》:
第一首: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
第二首: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第三首: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第一首诗是诗人王维在长江上游送其友人沈子归江东而作。前两句“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并没有对送别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而是平淡地介绍送别的场景,这句诗构架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中的生态元素包括代表自然山水的“杨柳”,代表人类世界的“行客”和“罟师”,地点为“渡头”。诗人勾勒出一幅生态美图:杨柳依依的渡头,行客稀少,船夫划着桨,船随着长江顺流而下即将驶向临圻,友人的背影也将渐渐消失。杨柳是送别诗中使用非常频繁的物象,“柳”与“留”字谐音,这个物象
被诗人用来抒发送别挚友或亲人时的不舍,形成能表达诗人主观情感的意象。后两句“唯有相思似春,江南江北送君归”把别后对友人的想念比作春,无论是江南还是江北,伴着友人回家。诗人把人类的主观情感完全融入大自然中,在实现了“天人合一”境界的同时,又表达了对自然的尊重,对其他生命体的敬畏。
第二首诗是刘长卿送挚友灵澈上人而作。前两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描写一片葱茏的竹林中有座寺庙,传来报时的钟声,诗人交代了送别的背景和周围的环境。后两句“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弱化了人类的送别行为,以景物描写为主。整首诗如一幅美丽的
基金项目: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2015年科研重点项目“基于深层生态学的唐朝送别诗研究”(zyzd201502)。作者简介:刘芳(1982-),女,湖南吉首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生态诗歌。
43
44
画卷,让读者欣赏到大自然的静谧和唯美,呈现了一个完整、和谐的生态系统,自然山水与人类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诗人笔下的自然是静态的、生态的:一片竹林、古古香的寺庙、夕阳西下、郁郁葱葱的青山宁静祥和。诗人笔下的人类活动是动态的:寺中传来阵阵钟声,友人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深处走去,渐行渐远。一动一静,相互辉映,自然的静谧之美烘托了送别之情,透出淡淡的离别感伤,情景交融的诗歌效果把生命之美展露无疑。
第三首诗是唐代女诗人李冶的作品。前两句“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写友人在月下分别时的场景,两句中都有人与月的描写。人与月的物理距离虽然遥远,但是月却能感知人类的情感,两人分别时无言,月亮也无声,周围一片寂静。月亮不是无情物,它用光来表达对人类情感的回应。后两句“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描写别后的相思。作者把不舍与思念比作月亮,思念之情如月亮一样恒久,日复一日,长长久久,人的思念还可以像月光一样去到天涯海角,无处不在。整首诗不仅细腻地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还把“人月交融”写的别有韵味。月不是人类情感的衬托,是与人类共生的事物,人与月交织在一起,体现出诗人把人与世间万物放在平等的位置,尊重自然,尊重生命。
这三首诗送别诗的共同点是不把人类置于世间万物的中心,不把人类视作创造价值的主体。人类能发现自然的内在价值,并予以肯定。人类与自然中其他生物、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人类认识到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生活。人类还能从草木、山水、斜阳和月亮中发现世间最生态的美,发现其他生命的美。
三、自然价值
人类的价值毋庸置疑在于推动了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能创造生态文明。自然界也有其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自然界的价值有两层含义:一是它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二是它满足其他生命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维持地球基本生态过程的健全发展。”[5]自然界对人类的价值体现在为人类提供可以生存的各种资源,宜居的住所,同时,自然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很多文人墨客以隐逸于山林为乐,浮躁的人类在喧闹的城市久居,去大自然放松,瞬间觉得神清气爽,心也能静下来了。如果没有自然,人类和其他生命无法生存在地球上。自然的价值还不仅如此,它是人类文学、艺术、音乐等各领域创作的源泉,没有自然,就没有人类的精神文明。
从以上三首送别诗可以看出自然界对诗歌创作的价值。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万品,动植皆文……”[6]诗歌之所以美是因
为它能聚天地万物之美于诗文中,动植物也不例外。王维的《送沈子归江东》如果没有描写“杨柳”和“春”,诗人就不能含蓄地表达想“留”住友人的不舍之情,也不能把自己的相思比作春,诗人的情感就无法随着友人去往“江南江北”。仅仅使用“行客稀”和“送军规”来描写送别,这首诗是索然无味的,既无情感,也无美感。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亦是如此,整首诗若无“苍苍竹林”、“斜阳”和“青山”,只描写寺庙传出的“钟声”和友人“荷笠”“独归远”,这样的分别环境少了诗意和静谧,这样的分别场景少了一分动人
的情感。李冶的《明月夜留别》把“人月交融”意境写得非常细腻,这不仅营造了“天人合一”的境界,还让读者体会人类友情之深厚浓烈。诗人如果不把自己的情感比作“月亮”,而是平铺直叙友情之长久、深沉,语言会显得特别干涩,缺少美的意境。
自然的价值不仅满足人类和其他生命的物质需求,也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自然与生命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自然是生命范畴,有生命意义,自然价值就是生命
王维 送别价值”[7]
。人类如果本着非人类中心的理念,就会感恩自
然带给人类的巨大价值,欣赏自然之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而不是恣意从自然界去索取。
四、总结
送别诗最大的特点是主题固定,诗人只能围绕送别进行诗歌创作。送别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的,唐代诗人在创作送别诗时不仅没有以人类为中心,反而在诗句中突显了自然在送别行为中的作用。诗人通过“爱物”、爱自然使送别诗融合了自然之美和人类真挚的情感,在诗歌中升华了人类和其他生命的价值。因此,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来看,“爱人”与“爱物”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因为“‘爱物’是生命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也是人
性的自我实现,其最终结果就是‘万物一体’境界”[8]。
参考文献:
[1]雷毅编.深层生态学:阐释与整合[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39.
[2][3]汪东树.天人合一与当代生态文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95-96,236.
[4]蒙培元.从中国文化中汲取什么?[J].中国哲学研究,2008 (8):26.
[5]章海荣编著.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232.
[6]刘勰.文心雕龙[M].王志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3.
[7][8]蒙培元.生的哲学—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7(6):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