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中陕西科技创新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辉梁丹丹
摘要:随着我国“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科研单位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维度,在“双一流”建设中备受关注。文章以陕西科研单位为研究对象,从宏观政策、平台建设、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梳理了“双一流”建设中陕西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提升陕西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双一流;科技创新能力;分类评价
一、引言
在以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为基本特征的新经济时代,智能化、数字化成为促进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科技创新是智能化、数字化的重要支撑,没有一流的科技创新,就没有一流的智能经济和数字经济。高校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阵地,高校的创新能力建设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是高等教育大国,据统计截至20XX年6月15日,我国大学数量总数为2956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成人高等学校268所。陕西省是我国的高等教育大省,也是西部高等教育第一省,共有93所高校。截至20XX
年12月31日,陕西省高校共有科研人员约8万人,其中,理工农医类约5万人,人文社科类约3万人。近年来,陕西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但与“双一流”的建设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梳理并总结目前陕西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对于构建陕西区域创新系统、提升高校自身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双一流”建设中陕西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引导科技创新的宏观政策供给不足
政府作为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主体,其制定的相关政策对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具有较强的引导作用。20XX年以来,中央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提升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水平的政策文件,对科研单位科技工作进行宏观指导。陕西省有关部门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也陆续修订出台了《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励办法》、《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办法》、《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
化若干规定》、《关于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促进省属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施意见》等制度。这些制度有力地推进了陕西科研单位科研管理和评价改革。
但综观上述文件,关于科研单位科技成果管理的较多,而涉及科研经费安排的却偏少。20XX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科技厅和陕西省财政厅联合出台《关于改进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就加
强陕西省属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管理提出相关意见,明确了学校的主体责任,要求建立分级分类的管理体制。这一文件对于进一步规范陕西省属高校的科研经费管理,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陕西科研单位科研经费的投入和产出存在一定的不平衡,“高投入、低产出”和“低投入、高产出”并存,尤其是“高投入、低產出”问题较为严重。在这方面目前仍然存在制度真空,亟需出台相关文件优化科研经费的配置。
(二)用于整合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不够完善
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整合了相关资源,对于高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科技成果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构成之一。近年来,国家依托高校建设的科技创新平台主要有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既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必然要求。
目前,陕西科研单位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与“双一流”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管理模式尚待完善,高校间的科技创新平台协同合作较少,相对封闭;二是科技创新平台的人才支撑不足,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力量偏少,且团队合作意识不强;三是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有待扩容,可以发挥学科交叉优势的科技创新平台有待拓展。
(三)科技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不足
缺乏充足的经费支持,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就很难形成。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执行部门,但其获得的经费支持是有较大差异的。近年来,企业、科研机构获得的经费支持远远在高校之上,这种情况在陕西省也普遍存在。据统计,20XX年陕西省各类企业研发经费支出236.54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为51.3%;科研机构研发经费支出183.28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
支出比重为39.8%;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37.6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比重为8.2%。
陕西科研单位科研人员的数量与所得经费的比例不匹配。高校的科研人员数量远高于科研机构,但其科研经费支出却仅为科研机构的21%。研究经费的不足直接影响到高校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这也是目前陕西高校科技创新乏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持,就没有先进的实验设备、没有充分的实地考察、没有可以接受研发失败的容错机制。最终,一流的科技创新成果就很难在陕西高校生根发芽。
三、“双一流”建设中陕西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
(一)以增强自主权为宗旨加强有效的政策供给
陕西科研单位的科研管理制度目前主要集中于项目管理和成果管理,即重视科研工作的头和尾,忽视过程管理。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持续推进,高校已日渐成为办学主体,相关部门要以增强高校自主权为宗旨,转变已有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建立合理的科技评价体系,促进科研单位科技创新活动健康开展。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科技评价体系,严格区分管理部门评价和学术评价,引导科研人员由注重论文数量向追求论文质量转变。其次,要强化科技创新的过程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科技管理部门要对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管理,随时掌握研究的进展和资金的使用情况。最后,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为科研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使每一位研究者的创造力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二)以提升效率为目标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
陕西科研单位应加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力度,利用科技创新平台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为“双一流”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在宏观指导下,坚持“开放、协同、合作”的原则,扩大科技创新平台的对外交流和合作,不断提高资源的共享能力。同时,要注意提升科技创新平台的国际化水平,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提升国际视野,实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是建立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重视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激励创新的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各类人才。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的日常管理。陕西科研单位应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和资金管理专门委员会,负责建设资金的筹措、监督建设资金的使用,不断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三)以提高投入产出比为导向加大科研经费投入
陕西科技大学怎么样科技创新必须要以充足的科研经费做保障,一所科研单位只有获得足够的科研经费,才能够保证高层次人才的引育以及科研平台硬件和软件的更新。科研经费是一所高校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各大学间的科研经费投入差距较大。艾瑞深中国校友会发布校友会20XX中国大学科研经费排名100强,排名前十的分别是: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山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天津大学。其中,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3所高校科研经费投入均突破了百亿大关。陕西省目前尚没有一所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进入全国前十名。
从世界范围来看,一流的科研成果是“双一流”的建设标准之一,而要想取得世界一流的创新成果,科研经费是必要的物质基础。陕西省不同年度、不同类别科研单位之间的科技效益差距明显,不同类别的高校在科技效益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因此,陕西省应以提高投入产出比为导向进一步优化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全面提高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不同类别的高校也应立足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合理调整科技工作的方向,提高科技工作的效益。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