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秋节,⼜称⽉⼣、秋节、仲秋节、⼋⽉节、⼋⽉会、追⽉节、玩⽉节、拜⽉节、⼥⼉节或团圆节,是流⾏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化圈诸国的传统⽂化节⽇,时在农历⼋⽉⼗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将中秋节定在⼋⽉⼗六。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中秋节古诗词:苏轼《⽔调歌头•明⽉⼏时有》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调歌头•明⽉⼏时有
宋代:苏轼
丙⾠中秋,欢饮达旦,⼤醉,作此篇,兼怀⼦由。
明⽉⼏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
甘油 白醋
转朱阁,低绮户,照⽆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长久,千⾥共婵娟。
译⽂
丙⾠年的中秋节,⾼兴地喝酒直到第⼆天早晨,喝到⼤醉,写了这⾸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明⽉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恐怕在美⽟砌成的楼宇,受不住⾼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下清影,哪像是在⼈间。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明⽉不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们离别时才圆呢?⼈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的亲⼈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也能共享这美好的⽉光。
注释
丙⾠: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年苏轼在密州(今⼭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平稳的反义词
达旦:到天亮。
送好朋友的结婚礼物⼦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台。
归去:回去,这⾥指回到⽉宫⾥去。
琼(qióng)楼⽟宇:美⽟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光下的⾝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眠:⽉⼉移动,转过了朱红⾊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指诗⼈⾃⼰)。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不该(对⼈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们分离时圆呢?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的“欢”“合” 和⽉的“晴”“圆”。
但:只。
千⾥共婵(chán )娟(juān):只希望两⼈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也能⼀起欣赏这美好的⽉光。共:⼀起欣赏。婵娟:指⽉亮。
创作背景
  这⾸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苏轼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为官,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苏轼差知密州。到密州后,这⼀愿望仍⽆法实现。公元1076年的中秋,词⼈⾯对⼀轮明⽉,⼼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名篇。
赏析
  此词是中秋*怀⼈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限怀念。词⼈运⽤形象描绘⼿法,勾勒出⼀种皓⽉当空、亲⼈千⾥、孤⾼旷远的境界氛围,反衬⾃⼰遗世独⽴的意绪和往昔的⼤醉,作此篇,兼怀⼦由。”丙⾠,是公元1076年(北宋神宗熙宁九年)。当时苏轼在密州(今⼭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边赏⽉⼀边饮酒,直到天亮,于是做了这⾸《⽔调歌头》。苏轼⼀⽣,以崇⾼儒学、讲究实务为主。但他也“龆龀好道”,中年以后,⼜曾表⽰过“归依佛僧”,是经常处在儒释道的纠葛当中的。每当挫折失意之际,则⽼庄思想上升,借以帮助⾃⼰解释穷通进退的困惑。公元1071年(熙宁四年),他以开封府推官通判杭州,是为了权且避开汴京政争的漩涡。公元1074年(熙宁七年)调知密州,虽说出于⾃愿,实质上仍是处于外放冷遇的地位。尽管当时“⾯貌加丰”,颇有⼀些旷达表现,也难以遮掩深藏内⼼的郁愤。这⾸中秋词,正是此种宦途险恶体验的升华与总结。“⼤醉”遣怀是主,“兼怀⼦由”是辅。对于⼀贯秉持“尊主*”节操的作者来说,⼿⾜分离和私情,⽐起廷忧边患的国势来说,毕竟属于次要的*负荷。此点在题序中并有深微的提⽰。
  在⼤⾃然的景物中,⽉亮是很有浪漫⾊彩的,很容易启发⼈们的艺术联想。⼀钩新⽉,可联想到初⽣的萌芽事物;⼀轮满⽉,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活;⽉亮的皎洁,让⼈联想到光明磊落的⼈格。在⽉亮这⼀意象上集中了⼈类⽆限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位性格豪放、⽓质浪漫的⽂学家,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间⾃由翱翔。反映到词⾥,遂形成了⼀种豪放洒脱的风格。
  此词上⽚*,既怀逸兴壮思,⾼接混茫,⽽⼜脚踏实地,⾃具雅量⾼致。⼀开始就提出⼀个问题: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明⽉⼏时有?把酒问青天。”把酒问天这⼀细节与屈原的《天问》和李⽩的《把酒问⽉》有相似之处。其问之痴迷、想之逸尘,确实是有⼀种类似的精、⽓、神贯注在⾥⾯。从创作动因上来说,屈原《天问》洋洋170余问的磅礴诗情,是在他被放逐后彷徨⼭泽、经历陵陆,在楚先王庙及公卿祠堂仰见“图画天地⼭川神灵”及“古贤圣怪物⾏事”后“呵⽽问之”的(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是情景触碰激荡的产物。李⽩的《把酒问⽉》诗⾃注是:“故⼈贾淳令予问之。”当也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正如⼩序中所⾔是中秋*,欢饮达旦后的狂想之曲,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间词话》)。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回还
离奇的特点。从创作⼼理上来说,屈原在步⼊先王庙堂之前就已经是“嗟号昊旻,仰天叹息”(王逸《楚辞章句•天问序》),处于情感迷狂的精神状态,故呵问青天,“似痴⾮痴,愤极悲极”(胡浚源《楚辞新注求确》)。李⽩是“唯愿当歌对酒时,⽉光长照⾦樽⾥”(《把酒问⽉》),那种因失意怅
惘的郁勃意绪,也是⿐息可闻的。苏轼此词作于丙⾠年,时因反对王安⽯新法⽽⾃请外任密州。既有对朝廷政局的强烈关注,⼜有期望重返汴京的复杂⼼情,故时逢中秋,⼀饮⽽醉,意兴在阑珊中饶有律动。三⼈的创作⼼理实是脉络暗通的。
  苏轼把青天当做⾃⼰的朋友,把酒相问,显⽰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魄。李⽩的《把酒问⽉》诗说:“青天有⽉来⼏时?我今停杯⼀问之。”不过李⽩这⾥的语⽓⽐较舒缓,苏轼因为是想飞往⽉宫,所以语⽓更关注、更迫切。“明⽉⼏时有?”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好像是在追溯明⽉的起源、宇宙的起源;⼜好像是在惊叹造化的巧妙。读者从中可以感到诗⼈对明⽉的赞美与向往。
  接下来两句:“不知天上宫阙,今⼣是何年。”把对于明⽉的赞美与向往之情更推进了⼀层。从明⽉诞⽣的时候起到现在已经过去许多年了,不知道在⽉宫⾥今晚是⼀个什么⽇⼦。诗⼈想象那⼀定是⼀个好⽇⼦,所以⽉才这样圆、这样亮。他很想去看⼀看,所以接着说:“我欲乘风归去,⼜恐琼楼⽟宇,⾼处不胜寒。”唐⼈称李⽩为“谪仙”,黄庭坚则称苏轼与李⽩为“两谪仙”,苏轼⾃⼰也设想前⽣是⽉中⼈,因⽽起 “乘风归去”之想。他想乘风飞向⽉宫,⼜怕那⾥的琼楼⽟宇太⾼了,受不住那⼉的寒冷。“琼楼⽟宇”,语出《⼤业拾遗记》:“瞿乾祐于江岸玩⽉,或谓此中何有?瞿笑⽈:‘可随我观之。’俄见⽉规半天,琼楼⽟宇烂然。”“不胜寒”,暗⽤《明皇杂录》中的典故:⼋⽉⼗五⽇夜,叶静能邀明皇游⽉宫。临⾏,叶叫他穿⽪⾐。到⽉宫,果然冷得难以⽀持。这⼏句明写⽉宫的⾼寒,暗⽰⽉光的皎洁,把那种既向往天上⼜留恋⼈间的⽭盾⼼理⼗分含蓄地写了出来。这⾥还有两个字值得注意,
就是“我欲乘风归去”的“归去”。飞天⼊⽉,为什么说是归去呢?也许是因为苏轼对明⽉⼗分向往,早已把那⾥当成⾃⼰的归宿了。从苏轼的思想看来,他受道家的影响较深,抱着超然物外的⽣活态度,⼜喜欢道教的养⽣之术,所以常有出世登仙的想法。他的《前⾚壁赋》描写⽉下泛⾈时那种的感觉说:“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不知其所⽌;飘飘乎如遗世独⽴,⽻化⽽登仙。”也是由*⽽想到登仙,可以和这⾸词互相印证。词⼈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世、超越⾃然的奇想,⼀⽅⾯来⾃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更主要的是来⾃对现实⼈间的不满。⼈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不满意之事,迫使词⼈幻想摆脱这烦恼⼈世,到琼楼⽟宇中去过逍遥⾃在的神仙⽣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从此逝,江海寄余⽣”。然⽽,在词中这仅仅是⼀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种相反的思想打断:“⼜恐琼楼⽟宇,⾼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凡,但那⾥⾼寒难耐,不可久居。词⼈故意出天上的美中不⾜,来坚定⾃⼰留在⼈间的决⼼。⼀正⼀反,更表露出词⼈对⼈间⽣活的热爱。同时,这⾥依然在写中秋⽉景,读者可以体会到⽉亮的美好,以及⽉光的寒⽓逼⼈。这⼀转折,写出词⼈既留恋⼈间⼜向往天上的⽭盾⼼理。这种⽭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留恋⼈世、热爱⽣活的思想感情,显⽰了词⼈开阔的⼼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种旷达的作风。
  但苏轼毕竟更热爱⼈间的⽣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与其飞往⾼寒的⽉宫,还不如留在⼈间趁着⽉光起舞呢!“清影”,是指⽉光之下⾃⼰清朗的⾝影。“起舞弄清影”,是与⾃⼰的清影为伴,⼀起
舞蹈嬉戏的意思。李⽩《⽉下独酌》说:“我歌⽉徘徊,我舞影零乱。”苏轼的“起舞弄清影”就是从这⾥脱胎出来的。“⾼处不胜寒”并⾮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寒的⽉宫,还不如留在⼈间,在⽉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清影为伴。这⾸词从幻想上天写起,写到这⾥⼜回到热爱⼈间的感情上来。从“我欲”到“⼜恐”⾄“何似”的⼼理转折开阖中,展⽰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世的⽭盾纠葛中,⼊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间”是毫⽆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显⽰了情感的强烈。
  下⽚怀⼈,即兼怀⼦由,由中秋的圆⽉联想到⼈间的离别,同时感念⼈⽣的离合⽆常。“转朱阁,低绮户,照⽆眠。”转和低都是指⽉亮的移动,暗⽰夜已深沉。⽉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睡之⼈。这⾥既指⾃⼰怀念弟弟的深情,⼜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团圆以⾄难以⼊眠的⼀切离⼈。“⽆眠”是泛指那些因为不能和亲⼈团圆⽽感到忧伤,以致不能⼊睡的⼈。⽉圆⽽⼈不能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于是词⼈便⽆理地埋怨明⽉说:“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明⽉您总不该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是在⼈们离别的时候才圆呢?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的愁苦了。这是埋怨明⽉故意与⼈为难,给⼈增添忧愁,⽆理的语⽓进⼀步衬托出词⼈思念胞弟的⼿⾜深情,却⼜含蓄地表⽰了对于不幸的离⼈们的同情。
  接着,诗⼈把笔锋⼀转,说出了⼀番宽慰的话来为明⽉开开脱:“⼈有悲欢离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固然有悲欢离合,⽉也有阴晴圆缺。她有被乌云遮住的时候,有亏损残缺的时候,她也
有她的遗憾,⾃古以来世上就难有⼗全⼗美的事。既然如此,⼜何必为暂时的离别⽽感到忧伤呢?词⼈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亮也是⽆辜的。既然如此,⼜何必为暂时的离别⽽忧伤呢?这三句从⼈到⽉、从古到今做了⾼度的概括。从语⽓上,好像是代明⽉回答前⾯的提问;从结构上,⼜是推开⼀层,从⼈、⽉对⽴过渡到⼈、⽉融合。为⽉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有圆时,⼈也有相聚之时。很有哲理意味。
形容很生气的成语  词的最后说:“但愿⼈长久,千⾥共婵娟。”“婵娟”是美好的样⼦,这⾥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共婵娟”就是共明⽉的意思,典故出⾃南朝谢庄的《⽉赋》:“隔千⾥兮共明⽉。”既然⼈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沟通在⼀起。“但愿⼈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结合在⼀起。古⼈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不能见⾯,却能以精神相通。“千⾥共婵娟”也可以说是⼀种神交了!这两句并⾮⼀般的*和共勉,⽽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这样⼀些重⼤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出词⼈精神境界的丰富博⼤。王勃有两句诗:“海内存知⼰,天涯若⽐邻。”意味深长,传为佳句,与“千⾥共婵娟”有异曲同⼯之妙。另外,张九龄的《*怀远》说:“海上⽣明⽉,天涯共此时。”许浑的《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千⾥与君同。”都可以互相参看。但愿⼈⼈年年平安,相隔千⾥也能共享着美好的⽉光,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苏轼就是把前⼈的诗意化解到⾃⼰的作品中,
熔铸成⼀种普遍性的情感。正如词前⼩序所说,这⾸词表达了对弟弟苏辙(字⼦由)的怀念之情,但并不限于此。可以说这⾸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表⽰的美好祝愿。
  此篇是苏词代表作之⼀。从艺术成就上看,它构思奇拔,畦径独辟,极富浪漫主义⾊彩,是历来公认的中秋词中的绝唱。从表现⽅⾯来说,词的前半纵写,后半横叙。上⽚⾼屋建瓴,下⽚峰回路转。前半是对历代神话的推陈出新,也是对魏晋六朝仙诗的递嬗发展。后半纯⽤⽩描,⼈⽉双及。它名为演绎物理,实则阐释⼈事。笔致错综回环,摇曳多姿。从布局⽅⾯来说,上⽚凌空⽽起,⼊处似虚;下⽚波澜层叠,返虚转实。最后虚实交错,纡徐作结。全词设景清丽雄阔,以咏⽉为中⼼表达了游
仙“归去”与直舞“⼈间”、离欲与⼊世的盾和困惑,以及旷达⾃适,⼈⽣长久的乐观枋度和美好愿望,极富哲理与⼈情。⽴意⾼远,构思新颖,意境清新如画。最后以旷达情怀收束,是词⼈情怀的⾃然流露。情韵兼胜,境界壮美,具有很⾼的审美价值。此词全篇皆是佳句,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作者既标举了“ 绝尘寰的宇宙意识”,⼜摒弃那种“在神奇的永恒⾯前的错愕”情态(闻⼀多评《春江花⽉夜》语)。他并不完全超然地对待⾃然界的变化发展,⽽是努⼒从⾃然规律中寻求“随缘⾃娱”的⽣活意义。所以,尽管这⾸词基本上是⼀种情怀寥落的秋的吟咏,读来却并不缺乏“触处⽣春”、引⼈向上的韵致。
  对于这⾸《⽔调歌头》历来都是推崇备⾄。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认为此词是写中秋的词⾥的⼀⾸。这⾸词仿佛是与明⽉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的意义。既有理趣,⼜有情趣,很耐⼈寻味。因此九百年来传诵不衰。吴潜《霜天晓⾓》:“且唱东坡《⽔调》,清露下,满襟雪。”《⽔浒传》第三⼗回写⼋⽉⼗五“可唱个中秋对⽉对景的曲⼉”,唱的就是这 “⼀⽀东坡学⼠中秋《⽔调歌》。”可见宋元时传唱之盛。全词意境豪放⽽阔⼤,情怀乐观⽽旷达,对明⽉的向往之情,对⼈间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彩,潇洒的风格和⾏云流⽔⼀般的语⾔,⾄今还能给⼈们以健康的美学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