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节日与风俗
唐朝是一个高度开放的历史时期,节日民俗在继承了部分传统节日的基础上,也兼容并蓄地吸收了很多外来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唐朝节日民俗系统。
第一类:时令性节日
1、元日:元者,始也。元日也就是元旦,但是与今天的元旦不同的是唐朝的元旦指的是农历的正月初一,也就是今天的春节。
作为开年的第一个节日,元日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元日作为阖家团圆的佳节,饮屠苏酒是传统的风俗之一。屠苏酒,是一种药酒,有去避瘟疫的功效。屠苏酒的饮用顺序是从幼至长,唐代著名诗人顾况在《岁日作》中有这样的诗句:
灭蟑螂的方法
燃脂心率计算公式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还将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除了屠苏酒之外,胶牙饧也是古人元日必不可少的食物。胶牙饧就是糖瓜,人们通过食用胶牙饧来检验牙齿是否松动的情况。
爵士乐歌曲
汤显祖纪念
钢琴入门指法教程2、中和节:贞元五年,唐德宗下诏增加的节日。日期为阴历的二月初一,在中和节设立之前,都是以正月晦日(正月最后一天)作为春天的开始,唐德宗的这一举措将春天延后了一天。中和节成为法定节假日,唐朝的官署休假一天,宰相李泌提出了官员要向皇帝献农书,司农要献种子,民间要酿春酒,祭祀勾芒祈求五谷丰登等风俗。
3、上巳节:祓禊,是源于汉代的一种风俗,人们在三月的第一个巳日,前往河畔通过洗涤来去除不祥与不洁的一种行为。到了唐代,日期逐渐固定在了农历三月三,上巳节的仪式感逐渐消失,变成了一个聚会游玩的节日。唐代皇帝上巳节赐宴曲江亭的记载在史书中的记载也颇多。
4、中秋节和重阳节:这两个节日我们在唐诗中比较多见,与现在的风俗相差不大。
5、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除了守岁之外,驱傩活动是必不可少的。这种通过仪式去除灾难的活动,由“傩翁“和”傩母“领队,人们戴着面具进行角扮演,祈求来年无灾无疫。驱傩与山东地区元宵节的”扮玩“有不少相似之处。
第二类:有纪念意义的节日
爸妈的话1、寒食节:清明节前一两日,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春秋时期,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国外之时,追随他身侧的忠臣介子推,在重耳食不果腹之时,介子推割腿上肉为他充饥。重耳回国后成为晋文公,当他要封赏介子推之时,介子推坚辞不受,与老娘隐居在绵山中。为了逼介子推出山,重耳进行烧山,最终介子推牺牲了性命。为了纪念介子推,从此之后,在寒食节当日人们便禁止烟火。
到了唐朝,镂刻鸡蛋逐渐成为了寒食节的一种风尚,白居易就曾经有过“玲珑镂鸡子,婉转彩球花。”的诗句。
2、端午节:阴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在唐代,除了赛龙舟之外,人们还会佩戴用五丝线编织的长命缕。长命缕就有辟邪的作用。
3、乞巧节:七月七日鹊桥会,传说这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现在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在唐代,乞巧节的夜晚,女性通常会借着月光穿针引线。除了通过这种方式乞巧之外,当时的女人们还会在七夕之夜捉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第二天早上,通过观察蜘蛛结网的疏密程度来辨别是否向织女乞巧成功。
4、诞节:在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在丞相张说等人的建议下,唐玄宗将自己的生日确定为千秋节。千秋节时,唐玄宗大宴臣于花萼相辉楼,大臣们给皇帝贺寿的同时,地方官也多了一个刮地皮的理由,所以在开元二十二年时,唐玄宗曾下旨禁止借千秋节之机,向百姓摊派。天宝七年,唐玄宗将千秋节改名为天长节。
从唐玄宗开始唐朝的皇帝的诞辰日都成为了法定节日,虽然叫法不一样(唐肃宗的天成地平节、唐代宗的天兴节等),可是诞节的纪念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朝灭亡。
第三类:宗教性节日
1、上元节:即正月十五。上元节是道家和佛家都很重视的一个节日。上元节的起源是祭祀太一神。随着佛教在唐朝时期空前繁荣,上元节燃灯供佛的活动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前期热播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就是以唐朝天宝年间上元节为背景,真实再现了唐朝时期上元节的盛景。
2、降圣节:日期为阴历二月十五,传说中这一天是道家始祖老子的诞辰。唐朝的国姓为李,老子一向被视为李家的祖先,道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唐朝的国教,所以老子的生辰在
天宝五载(公元746年)被列为了法定假日。
3、佛诞节:农历四月初八,佛教自玄奘西行取经归来后,在大唐掀起了一股礼佛的旋风。佛祖的寿诞之日也被列为了法定节日。唐朝曾经多次迎佛骨进行供奉,韩愈对于迎佛骨的举动表示反对,并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谏迎佛骨表》,韩愈也因此遭到了贬谪。
4.盂兰盆节:盂兰盆节是佛教超渡宗亲的节日,日期在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节也在这一天,两个节日都有超渡亡魂的意思,这也许是一种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