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
巴黎圣母院观后感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还不能免费观看之前,网络上就出现了大量有关它的评论,其中以否定的声音最为响亮,笔者由于了解张艺谋的“艺术阴谋”(那一套),所以在没有观看到这部电影的情况下,对这些“否定的声音”就采取了支持的态度,更何况发出这些“否定的声音”的大多是我素来所敬佩的专家、学者,《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后来网络上可以免费观看了,笔者又闲着无聊,就来看看,才发现我之前竟被那些“否定的声音”忽悠了。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堪称华语电影的鸿篇巨制,其视听效果之恢弘强悍,人物台词之风趣幽默,演技表情之准确到位,故事情节之跌宕起伏,思想含量之深刻博大,颇有好莱坞风范。令笔者疑惑的是,这么一部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思想能量的影视作品,竟遭遇到许多专家、学者的粗暴解读!
    首先,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披上爱国主义的简陋外衣。电影《金陵十三钗》从头至尾奏响的无疑是一支有关善(正义)恶(邪恶)搏斗的人性之歌,它采取的叙述背景是令中国人不堪回首的南京大屠杀,不过是客观再现了当时的历史疼痛,难道因为此一重大历史事件后来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素材,就让客观呈现这一历史疼痛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简单轻易
地打上爱国主义的烙印?据笔者掌握的史料,可以说,电影《金陵十三钗》所揭露的日军暴行全都有史可查,包括豆蔻和香兰的死亡方式,没有丝毫捏造或夸张。而整部电影《金陵十三钗》没有出现过任何所谓的爱国叙述,虽然出现过诗句“”,这是十二钗在激烈讨论是否充当替身时所发的牢骚,实际上是她们对自己遭受世俗歧视的无奈抱怨,根本与爱国没有瓜葛,而之后她们愿意代替学生们赴约,也不是什么爱国,而是她们的人性之善使然——她们均有自己的人生之痛,她们不想让它在这些学生们身上重演,如此简单而已。
    其次,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让情暴力泛滥成灾。在张艺谋以前的作品里,情暴力等影视元素均遭受过批评家们的猛烈抨击,不知道张艺谋是否从中吸取了教训,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它们相对而言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克制。众所周知,情暴力是人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由竞争的商业社会里,要最大限度地迎合广大众的心理需求,就必须无条件地尊重人性。因此,情暴力元素的广泛采用也就成为了电影的重大生存策略。事实上,大量欧美电影包括许多好莱坞巨片在内,都不同程度地含有情暴力元素。如果对此有意忽略,却对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吹毛求疵的话,就有失公允。在笔者看来,电影《金陵十三钗》并没有出现情暴力过度渲染的问题。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情镜头没有过分暴露,都做到适可而止,当然里面可能存在电影分级和人为删节的原因,此不累赘。战
争暴力的镜头也许过于血腥,但是看过美国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的,都应该不会对此再有微词。相反,正是电影《金陵十三钗》在一些细节、场面运用了特技,达到了较好的视听效果,才能为自己进军国际影坛营造有利条件。
    此外,还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是在大发“国难财”,在笔者看来,此种指责也没有太多的道理。虽然以国家或民族的历史灾难作为艺术题材,确实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煽情效果,但是问题是,没有谁规定不准以国家灾难作为艺术题材,当然,也更没有哪部法律禁止历史灾难之类的题材进入影视领域。在这方面,欧美电影也并不乏例子。例如,美国的《偷袭珍珠港》就是一部典型的以历史灾难作为题材的影片,为何没有人指责它大发国难财?因此,并不存在国难能否再现的问题,而是存在能否再现得更生动,更有创意,也就是说,能否再现得更有艺术性的问题。假如能够做到有创新,更具艺术性,即使再拍一百部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材或背景的电影又何妨。假如第一百部这样的题材电影仍能感动你,那绝对不是题材敏感的原因,而是电影的艺术魅力所致。如果一个国家能够产生一些以历史灾难为题材的优秀电影,给世人以永恒的启迪,那无疑将是一个民族的极大幸运,观后感《《金陵十三钗》之观后感》。关于这一点,在笔者看来,张艺谋的电影《金陵十三钗》已经做到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文化底蕴
    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同名小说《金陵十三钗》,其故事中心讲述的是一女学生和一秦淮女子(风尘女子)同在一座天主教堂避难,后来女学生们暴露了身份,被日军强迫去参加庆功晚会,在明知这个晚会是一个陷阱的情况之下,这秦淮女子挺身而出,代替这女学生奔赴死亡之约。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表面上这个故事的主题是“替死”,实际上我们没有理由不说它是“避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与《巴黎圣母院》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极有可能是严歌苓模仿借鉴了雨果),从而让电影《金陵十三钗》具备了浓厚的宗教彩。
    耐人寻味的是,电影男主角约翰是一个入殓师,他本来是要给神父敛葬的,在他遇到这些女学生和秦淮女子之后,却被她们看作神父,而约翰为了保护这些女学生,最后也不得不把自己当作了神父,这就给我们呈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哲学议题: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神父。尤其是当你能够捍卫人的尊严,给人以生的希望的时候。这与中国佛教所说的每一个人都能成为佛陀,是一样的意思。这无疑就是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具有的一个哲学高度。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宣扬的普世价值
    在电影《金陵十三钗》,男主角约翰的扮演者是好莱坞一线明星克里斯蒂安·贝尔,从他身上散发出来的追求自由,坦荡率直,博爱,绅士风度,甚至好,等等,无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笔者认为,无论是通过克里斯蒂安·贝尔扮演的男主角约翰的表演风格,还是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聘请好莱坞一线明星扛大旗的影视策略,都无一例外的表明导演张艺谋企图通过电影《金陵十三钗》来宣扬具有巨大文化能量的美国价值。事实上也如此,张艺谋要想进军好莱坞和欧美影坛,其影视作品如果不迎合普世价值,跟不上时代潮流,那就没有任何希望。于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张艺谋高调宣扬追求自由,尊严,博爱,人道主义的普世价值,而这正是中国电影之前最为缺乏的,而现在却通过这种特殊的背景和方式呐喊出来,振聋发聩。因此,笔者认为,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金陵十三钗》将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
    儒家文化虽然也标榜“仁爱”、“仁政”,但这不过是统治权术在文化领域的虚伪表演。可以说,儒家文化在本质上仍是一种专制工具,它一直不能摆脱与专制的联姻,因此,严格来说,儒家文化并不能孕育出真正的普世价值,它只不过一直充当统治阶级的文化权杖而已,这不能不说是儒家文化的悲哀,当然,也是中国文化的悲哀。但基督文化却不一样。基督文化虽然也跟儒家文化一样,充当过专制权力的统治工具,但是它后来却能摆脱专制的权力联
姻,得到自由的发展和进步,最后孕育出光彩四溢的普世价值。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叙述虽然是发生在中国境内,里面也包含着不少中国元素,但其灵魂叙述却不属于中国文化,而是孕育出普世价值的基督文化。因此,电影《金陵十三钗》的强势出击,对于缺乏普世价值的中国人来说,未尝不是一顿营养独特的文化盛宴。
    有趣的是,在电影《金陵十三钗》,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它们毫不保留地体现在对待这个弱势体的态度上。一是以女学生为代表的东方儒家文化,一是以约翰为代表的西方基督文化。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那些还没有走向社会,还没有多少生活阅历的女学生们从一开始就对是极端厌恶和蔑视的,仿佛是一种集体无意识,这正是中国传统社会里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对她们潜移默化造成的结果,于此相对应的就是基于种种文化偏见和道德歧视之上的特权意识。可以说,凡是具有某些道德优越感的人,其骨子里必然拥有一定程度的特权意识。试想一下,在道德优越感蔑视一切,特权意识大行其道的中国社会里,所谓的人人生而平等将是一句空话,民主自由平等也不过是一个口号。与女学生们不同的是,约翰对是比较宽容和理解的。风情万种的约翰并没有表现出任何道德纠结,他甚至愿意跟玉墨谈一场恋爱,而且还作出许多感人的承诺。我们可以看到,在约翰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以自由、宽容、率真为核心的并没有任何道德优越感的西方基督文
化。
    电影《金陵十三钗》所体现的弱势关怀
    毋庸置疑,弱势只是相对强势而言的一种表达方式。在电影《金陵十三钗》里,逃入教堂避难的两大体女学生和秦淮女子,可以说都是弱势体,但这两大体里面,秦淮女子因为属于成年人,而女学生属于未成年人,因此,相对于秦淮女子,女学生又是弱势体。电影《金陵十三钗》的故事核心就是秦淮女子体为了保护女学生体,甘愿代替女学生们奔赴死亡之约。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具有悲壮彩的弱势关怀。
    有一些人指责电影《金陵十三钗》宣扬了腐朽的出身论,说什么女学生比高贵。人人生而平等,这当然成为了文明社会的一种共识。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似乎确实存在替死(舍己为人)的所谓道德污点。但是,那些女学生都是未成年人,在电影里,也通过男主角约翰“神父”呐喊了几遍,为什么大家还是充耳不闻?在当时的严酷形势下,成年人自觉保护未成年人有什么可指责的?这难道不是人性之美吗?唯一可指责的地方似乎出现在那个教堂孤儿身上,他似乎也是个未成年人,最后竟然冒充十三钗之一赴死。但这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保护弱势者的一种壮举!
    也有一些人指责张艺谋要借电影《金陵十三钗》“为立牌坊”。笔者认为拥有这种观念的人一定是因为他们自以为占据着所谓的道德高地,就理所当然地拥有所谓的道德优越感。首先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不是人?回答若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