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古诗三首《清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字,会写5个字,其中重点认识“魂”字,重点指导书写“魂”字,注意左右结构的字是左窄右宽。正确读写“牧童、遥指”词语,并注意“遥指”的“遥”。
    2. 有感情有节奏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培养孩子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有感情有节奏诵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难点这首诗写了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谈话导入古诗《清明》,板题,读题。
二、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三、学习古诗
1、交流预习资料。(了解作者、清明节)
2、朗读古诗,注意有感情有节奏读古诗。
3、检查学习生字。
    多媒体出示“欲、魂、借、酒、牧”5个生字,老师讲解“欲”字与“浴”区别来记,“酒”和“洒”区别来记。
    4、借助注释,理解学习诗句。
    (1)小组交流。
    (2)集体品读感悟。
揭示了春雨独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袭了开发的花朵,春雨迷蒙,象烟雾般笼罩着柳树。"纷纷"所体现的正是这样一个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通过对"纷纷"这个词语的品味,领会了诗歌所描绘的"景":春雨的特点与境界。"纷纷"还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纷乱的心情,由何而来。
“行人”“断魂”:
    关于清明节的诗句古诗通过品味这两个词语,作者体会了诗歌的"情":清明时节,应当是家人团聚,悼念已逝亲人之际,可自己却孤身行路,不免触景伤怀,又加上细雨纷纷,更增加了愁绪。
    通过品味“纷纷”、“行人”“断魂”,我们体会了诗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境界。
    学生齐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四、拓展延伸,我爱诗词
1、游戏:飞花令、诗句接龙。
2、总结课堂。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古诗,并默写。
2、综合实践:查资料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节日。
板书设计:                9古诗三首
清明雨纷纷
清明  行人欲断魂      排解愁闷 振作精神
酒家→何处有
牧童→杏花村
学习任务5  文学阅读与写作
本任务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
举办一次外交谈判模拟活动
主题:举办一次外交谈判活动
情境:经济科技迅猛发展,社会生活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冲突与矛盾也逐渐增多,智慧化解冲突与矛盾显得尤为重要。
任务:举办一次外交谈判模拟活动
1、解释单音节词“朝、亡、厌、国、戍、夕、危、师、及、辞”,体会并发现古代汉语单音节词的特点;
活动1:精读《烛之武退秦师》  2、体会“鄙”“既” “之”等词发展变化的特点;
3、选择一个文言知识点梳理探究其规律:状语后置、宾语前置
4、探析烛之武“说”的艺术特点;
5、感受烛之武形象;
6、理解作者创作意图。
1、比较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
活动2:“说”的艺术知多少      2、个性探究分析“劝说”的艺术;
3、小组交流总结“劝说”的艺术特点。
1、拟写谈判词
活动3:我是外交官            2、小组交流推荐
                              3、模拟谈判
课时:6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举一反三探究“鄙”“既”“之”等词发展变化的特点;
2、对宾语前置这个语法知识点进行探究总结;
3、探析烛之武“说”的艺术特点。
学习步骤:
一、导入:
北京时间2018年3月23日凌晨,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指令有关部门对从中国进口约6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国投资并购。由此中美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序幕。大国决战岂在沙场?在这场战争中美国一直保持强硬态度,而中国一直希望协商解决,而不是通过贸易战的方式。如果你是外交官,被外交部委派到美国和特朗普谈判,你想怎样说服他?